学会公告

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2011年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重点

在中国法学会的领导下,按照法学会2011年的工作部署以及本研究会的工作计划,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在2011年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在完成本研究会的建设和组织学术活动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现将本研究会2011年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组织召开中国宪法学研究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

根据中国法学会的统一部署,2011917日,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在北京召开常务理事全体会议,组成中国宪法学研究会筹备组,讨论并通过了《中国宪法学研究会章程(草案)》,选举中国宪法学研究会拟任负责人,讨论了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和理事调整方案。

20111022日,中国宪法学研究会第一次全体会员代表大会于在西安召开,会议组织展开了以下工作:

(一)通过了《中国宪法学研究会章程》(草案)

在会员代表大会上,中国宪法学研究会筹备组组长韩大元教授对章程草案进行了说明,与会代表通过举手表决的方式一致通过了章程草案。

(二)选举研究会理事会

本次会议到会代表248人,会议合法有效。首先,通过了中国宪法学研究会第一届理事会选举办法,然后根据该选举办法由出席中国宪法学研究会第一次全体会员代表大会的全体代表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出中国宪法学研究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

(三)举行中国宪法学研究会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出研究会负责人和常务理事

本次会议到会理事107人,会议合法有效。首先,通过了中国宪法学研究会第一届常务理事会选举办法,然后根据该选举办法,按照中国法学会关于《中国宪法学研究会章程(草案)和拟任负责人》的批复,到会理事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产生了研究会负责人和常务理事会,具体名单如下:

会长:韩大元

常务副会长:莫纪宏

副会长:周叶中、焦洪昌、刘茂林、童之伟、林来梵、董和平、张千帆、胡锦光、朱福惠、吴家清、陈斯喜、王振民、苗连营、王磊、李树忠、秦前红。

常务理事:丛文胜、杨临萍、任进、王人博、马岭、王广辉、许安标、刘松山、刘旺红、刘嗣元、汪进元、周伟、范进学、郑贤君、胡肖华、游劝荣、董茂云、穆红玉、刘春萍、熊文钊、殷啸虎。

秘书长:齐小力

(四)举行中国宪法学研究会第一届常务理事会第一次全体会议,聘请了名誉会长、副秘书长。中国宪法学研究会第一届常务理事会聘请许崇德、吴家麟、张庆福为本研究会名誉会长;聘请张翔、胡弘弘、谢维雁、任喜荣为本研究会副秘书长:

(五)通过了《关于中国宪法学研究会会费标准的决议》

根据本决议,本会会费分为个人会员会费和团体会员会费。其中个人会员会费为每年300元,团体会员会费为每年3000元。

(六)成立了《理事资格审查委员会》。为了健全本会的制度和加强本会的组织建设,成立了《理事资格审查委员会》,由童之伟副会长担任主任,齐小力秘书长担任副主任。

在以上工作基础上,本会正在积极准备材料,完成在民政部登记的手续。

二、组织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2011年会

本会按照工作计划,积极组织筹办年会。201012月,本会召开常务理事会议,初步讨论了年会主题。会后通过中国宪政网以及电子邮件,向宪法学会理事和社会各界公开征集年会主题。在总结征集意见后,学会确定以“中国社会变迁与宪法”作为2011年年会主题。

1022日至23日,由中国宪法学研究会、西北政法大学主办,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兰州大学法学院协办的2011年年会召开。包括宪法学研究会理事在内的近三百位专家、学者围绕“社会转型与宪法的适应性”、“中央地方关系的法律化”、“财政立宪主义与民生保障”、“宪法与刑法的关系”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三、积极组织学术活动

2011年,本会积极组织召开了多次学术会议,包括:

(一)18日“转型期人大制度:发展与课题” 学术研讨会。会议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会上还成立了“中国宪法学研究会人大制度研究专业委员会”。会议收到论文20余篇,与会代表就人大的组织建设、人大监督职能的充分发挥、人大的预算监督权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二)824日第七届“中国宪法学基本范畴与方法”学术研讨会。会议在昆明举行,由云南大学承办。本届研讨会共分四个单元,主题分别是“中国制宪史相关范畴”、“国家机构、基本制度相关范畴”、“基本权利相关范畴及其审查方法”以及“宪法解释理论”,共有10篇主题发言、12位与谈发言。

(三)917日“三大诉讼法修改中的宪法问题”学术研讨会。会议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会议分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三个单元进行了研讨,来自宪法学、诉法法学和行政法学专业的40多名学者就三大诉讼法修改中的宪法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四)1015日至16日,“第六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来自大陆、台湾和香港的19所高校、科研单位的40多名博士生代表。本届论坛主题为“法治政府建设的公法保障”,分论坛主题为:推动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加强权力监督维护基本权利;完善政府立法加强制度建设;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执法方式;中国法学博士培养体制交流;中国公法学博士生培养教育的问题与发展方向。

(五)1126日“全国宪法学教学研讨会2011年会”,会议由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承办。 与会代表就宪法教学方法的改革、案例教学和讨论教学在宪法教学中的应用、宪法学的课程设置等问题进行了研讨和经验交流。

四、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

(一)822日,本会在昆明组织召开第二届“西欧立宪主义在亚洲的继受与嬗变”学术研讨会,来自日本、韩国等国家的三十余名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专家分别探讨了西欧立宪主义在中、日、韩等国家的继受和发展,对亚洲立宪主义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二)1024日,国际宪法学协会2011年圆桌会议在西安开幕。来自世界各地的一百多位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周成奎、世界宪法学协会主席马丁•舍依宁教授、西北政法大学校长贾宇教授出席开幕式。会议由中国法学会和国际宪法学协会共同主办,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和西北政法大学承办。此次会议的是主题是“社会保障权的宪法保护”。

(三)2011115日至7日,“2011第二届海峡两岸公法学论坛:基本权利的公法保障”在北京举行。来自台湾地区政治大学、台北大学、东吴大学、中国文化大学、“中央研究院”法律学研究所和大陆地区院校的五十余位公法学者参加论坛。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基本权利的公法保障”,六个单元的讨论分两天展开。

(四)12910日,本会副会长莫纪宏、焦洪昌、王磊和副秘书长张翔参加了台湾地区“中央研究院”主办的第八届“宪法解释的理论与实务”学术研讨会。莫纪宏、张翔分别就国际人权公约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中国宪法解释的体制做了主题报告。

五、组织申报第二届“中国法学优秀成果奖”

按照中国法学会的部署,本会积极组织本会理事和会员参加第二届“中国法学优秀成果奖”评选活动。最终,本会推荐的张翔的《两种宪法案件:从合宪性解释看宪法对司法的可能影响》获得论文类一等奖,蒋劲松的《德国代议制》获得专著类二等奖。

六、学术书籍编辑

本会编辑出版了《中国宪法年刊2010)》以及年会论文集《宪法研究》等书籍。

七、2012年工作安排

2012年是现行宪法颁布实施30周年,研究会将围绕30年宪法实施问题安排系列的活动。

(一)201210月在北京举办“2012年宪法学年会”,主题是宪法实施30年的回顾与展望。本次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北京大学法学院、清华大学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共同主办。

(二)由中国宪法学研究会主办“第三届亚洲宪法论坛”,邀请20多位亚洲地区有名的学者参加,主题拟“亚洲和平与宪法”。

(三)20128月,与韩国公法学会共同举办“第三届西欧立宪主义在亚洲”国际学术会议;

(四)20127月,举办“第8届中国宪法学基本范畴与方法学术研讨会”;

(五)2012年3月举办“2012第三届海峡两岸公法学论坛”。

(六)与有关部门合作进行全国性的“宪法知识竞赛”活动。

(七)出版“中国宪法实施三十年”专题论文集。

(八)与《中国法学》合作,刊出“宪法与中国社会转型”笔谈。

文章来源:明德公法网 发布时间:201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