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清是我的老师,也是我的领导, 他曾经像父亲一样关爱我。他去世,我很悲痛。
我83年法大本科毕业留校。84年,许老师代表教研室推荐我到华东政法学院,参加全国宪法教师培训班。半年的学习,使我结识了宪法学著名教授,接受了系统的宪法教育,培养了授课能力和技巧,对今后的学术人生有重大影响。我跟许老师编写过7本书,都是教材。从讨论大纲,查找材料,到索引注释,文字推敲,每个环节都能学到知识,每个细节都能感受精神。这些铅印的文字,除了评职称,也能赚点稿费。我家是农村的,父母没工作,一家5口,全靠我和爱人的工资过生活。稿费收入对我挺重要。
刚分到法大时,教研室都在抗震棚。作为秘书,由于城里没有家,就住在棚屋里。冬天冷,北风吹,自己生炉子取暖。夏天热,蚊子咬,靠电风扇驱逐。许老师住对面的新1号楼。他不但请我到家里吃饭,还冒险把港台杂志、图书给我看,如镜报、信报、广角镜等。我岳父从天津来,许老师就做东请客,我们感到很温暖。
许老师乐于助人。山东曲阜一位艺人,因帮日本长崎县排练祭孔仪式,触犯了曲阜官员的利益被拘留,家人找到许老师救援。许老委托我去当地了解情况,最终使问题得到解决。更让我感动的是,4月14日许清教授的追思会,他儿子许达谈到,许老师被医院下病危通知,已经不能说话,还拼力挣扎两小时 写了一个“赵”字,画了墙和小人。后来许达才弄明白,原来有个姓赵的人被冤枉关进监狱,希望儿子去救他。
邓小平南巡讲话后,下海成风。由于在学校看不到希望,我辞职到广西防城港办律师所。种种原因,律所没办成,又想回教研室。我估计许老师会很伤心,甚至拒绝我。没想到老人家热情地收留了我,还鼓励我尽快发文章、做课题,准备评职称。感恩之外,我倍加珍惜这次机会。现在我当了教授,并以教书为志业和最高荣誉。
在政法的老教师中,许老师是比较激进的。他倡导扩大人大代表直接选举范围,实验乡镇政府首长人民直选,推行公职人员财产公开,学习香港廉政公署制度反腐败,落实和完善宪法监督制度,通过党内民主带动国家民主,强化审判和检察独立,通过公民权利制约公共权力等。他对宪政民主非常推崇,不但到处宣讲,还组织我们把中外最有影响的宪政论文,汇编成册,取名《宪政精义》,印发同学阅读。
老一辈学者有剪报的习惯。许老师订了十来份报纸,每天边阅读边分门别类剪贴,认为这是教师的基本功。此外,他还鼓励我多记笔记。“好脑子不如烂笔头”,他说每天把所思所想所听所看记下来,这是一笔宝贵财富。长期以来我除了自己坚持,还推荐给我的弟子。
许老师一生也有遗憾,他没带博士生。做教研室主任10年,法大宪法曾经有5大教授,但没有申报到博士点。这多少影响了法大学科建设和先生们宪政学术的传承。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言难尽。作为晚辈,我们应承担更多责任并加倍努力。
许老师有许多品质值得我学习。老校长江平指出,不管顺境、逆境,许清始终对宪政和人生充满激情。不巴结,不钻营,踏踏实实做事,堂堂正正做人。孙丙珠教授把许清的一生概括成两个字, 好人。为人正直,可以交心。
许老师逝世后,我在微博上发了消息,法大校友反响强烈。有501人转发,118人评论。网友熊熊说,许老师留给我们的精神是乐观面对一切困苦,善良对待所有人。法大尹志强回复,许老师84年给我上宪法课,音容笑貌记忆犹新。校友高广清律师提到,许老师是我本科的宪法老师,30多年了,先生上课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在这个国度里,讲宪法多难呀。网友碧水群青感慨,当年许先生说,人类经过了刑法时代、民法时代、宪法时代。中国还处在刑法时代,我们期待宪政时代的到来。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我对“许清”的解读。“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是我对许老师宪政之梦的感悟。不过,目前在我们的国度,水清如许,宪政撩人。命运如何暂时还不确定。没别的,让我们做好中国梦。
文章来源:《中国政法大学校报》2013年4月16日第375期第4版;法大宪政网 发布时间:201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