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定于2016年12月3日与4日在清华大学召开。
经过一个半月的紧张审稿,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最终入选论文终于尘埃落定(详见下表),组委会对审稿流程与入选论文谨说明如下:
一、本届论坛实际共收到全国各大院校投稿85篇。
二、本届论坛共评选优秀论文10篇,其中宪法学与行政法学论文各5篇。
三、本届论坛论文评审实行三审制,三审均为匿名审查。具体规则如下:
一审由清华大学法学院九位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博士生组成审委会,进行初步审查。在隐去论文作者身份信息后,每篇论文由三位博士生进行评审,三人中两人投票通过,则该论文进入下一轮评审。经过评审,共有43篇论文进入二审。一审淘汰论文不予退稿。
论文二审,组委会共邀请15位清华校外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学者进行匿名评审,均为全国各大高校年富力强,在某一领域有突出成果的中青年学者。规则如下:
(一)每篇论文由两位外审专家进行评审。
(二)评审专家以往研究领域与所评审论文有较强相关性。
(三)同一高校论文评审实行回避原则。如来自浙江大学法学院的投稿,不安排浙江大学学者进行评审。
(四)为保障论文评审质量,每位评审专家仅评审论文5-7篇。
(五)同一篇论文获两位评审专家投票推荐,则该论文进入三审。
三审由清华大学公法中心学者进行评审,从进入三审的论文中,评选10篇最终论坛入选论文。三审只评选入围稿件,不再出具评审意见。
四、在第二轮评审中曾经出现某位学者将论文交由学生代为评审的恶劣现象。组委会经查明后,对该学者评审意见不予采纳,邀请其他学者对涉及论文进行了重新评审。因此,导致入选论文公布时间比原定计划推迟一周。
五、组委会感谢在审稿过程中各位专家学者所给予的无私帮助,特别感谢南开大学宋华琳教授在论文评审期间帮助组委会确定与联系了部分外审专家。
第十一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最终入选论文名单
论文名称
|
论文作者
|
所属院校
|
宪法上国家财产所有权行使规则体系的建构
|
莫静
|
东南大学
|
论法律草案审议过程中的合宪性控制
|
邢斌文
|
吉林大学
|
“宪法宣誓仪式”价值功能的再探讨
|
刘艺灵
|
中国政法大学
|
学术自由宪法解释的演进逻辑、潜在风险及其规避限度
|
姚荣
|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
|
中国宪法视域中的社会保障立法:演进、挑战与反思
|
朱铮
|
中国政法大学
英国赫尔大学
|
信息政治学:信息公开缠诉现象的一个解释框架
|
郑涛
|
武汉大学
|
私人规制的行政法治逻辑:理念与路径
|
胡斌
|
北京大学
|
我国行政派出组织的宪法规制
|
苏艺
|
华东政法大学
|
资源配置类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及其法律规制
|
谭家超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公共政策决定的司法审查
|
谭清值
|
浙江大学
|
组委会将尽快在未能入选论坛的作者中,根据论文主题相近性邀请部分二审论文入选作者担任论坛点评人。
对论文评审中的有关问题,可通过以下方式咨询本届论坛组委会秘书处。
电子邮箱:wepubliclaw@163.com
马超 13051001095
晏� 15210529369
本届论坛由清华大学法学院与国家治理研究院共同承办,《清华法学》编辑部与清华大学出版社协办。论坛组委会感谢完美(中国)有限公司与我国台湾地区东华大学张志明教授的热情襄助。
2016年11月18日
文章来源:明德公法网 发布时间:2016/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