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斯·凯尔森与东亚法文明
――纪念汉斯·凯尔森诞辰130周年――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Hans Kelsen and Contemporary East-Asia legal civilization
Internationale Tagung
Hans Kelsen und Ostasiatische Rechtszivilisation
zum 130. Geburtsjahr Hans Kelsens
主办方(Sponsor/Veranstalter):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奥地利驻华大使馆
Law School of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The Austrian Foreign Ministry
德国基尔大学法学院 奥地利维也纳大学
Law School of Kiel University Law School of Wien University
汉斯·凯尔森研究所
Hans Kelsen Institut Wien
2011 Beijing China
Invitation Letter
Dear ,
On behalf of the Law School of Renming University of China, we have the pleasure of inviting you to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Hans Kelsen and Contemporary East-Asia Legal Civilization, to be held in Beijing on May 25th �C 26th 2011, which is jointly organized by the University of Vienna in Austria, the Hans Kelsen-Institute in Vienna and the University of Kiel in Germany.
The Symposium is dedicated to the 130th Anniversary of the birth of Hans Kelsen,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nd greatest jurists and legal philosophers of the 20th century, whose theory of democracy and liberty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constitutional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Europe and East Asia as well. This Symposium will be held in Beijing on May 25th -26th 2011. It will provide us a unique opportunity to share points of views with other scholars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even different continents. Aside from presentations and roundtable discussions, an exhibition on studies of Hans Kelsen’s legal thought in different languages, sponsored by Law School of Renming University, will open during the conference. It will be our honor to welcome you to this event.
If you are interested in participating in this conference please send your respond before 01.15.2011 to us via email, phone or fax.
We are looking forward to meeting you at the symposium!
Sincerely yours,
Dean of Law School
Han Dayuan 韩大元
¨ 时间 (Date/Termin):
2011年 5月25 - 26日 2011. 05. 25 �C 05. 26
¨ 地点 (Place/Ort):
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法学楼 MingDe Law Building, Renmin University, Beijing
¨ 已经确定的参与者 (Participants/Teilnehmer):
Prof. Dr. Robert Alexy 德国基尔大学法哲学与公法学教授 Kiel, Germany
Prof. Dr. Stanley L. Paulson 美国华盛顿大学法哲学与国家法教授 Washington, USA
Prof. Dr. Heinz Mayer 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法学院院长 Vienna, Austria
Prof. Dr. Thomas Olechowski 奥地利维也纳大学 Vienna, Austria
Prof. Dr. Karl Stöger 奥地利格拉兹大学 Graz, Austria
Herr Dr. Jabloner 奥地利最高行政法院院长 Vienna, Austria
Prof. Morimura Susumu 日本一桥大学法哲学教授 Japan
Prof. Imai Hiromichi 日本北海道大学教授 Japan
Prof. Pak Un Jong 韩国首尔大学教授 Seoul, Korea
Prof. Park Joon Seok 韩国全北大学法学院 Chonbuk, Korea
Dr. Marco Haase 中欧法学院副院长 Beijing China
颜厥安Yen Chueh-an 台湾大学法律系 教授 台湾Taiwan
於兴中 Yu Xing-zhong 香港中文大学法律系 教授 香港Hongkong
庄世同 台湾辅仁大学法律系 教授 台湾Taiwan
冯玉军 Feng Yu-jun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教授
高全喜 Gao Quan-xi 北航法学院与人文高等研究院 教授
谷春德 Gu Chun-de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教授
胡锦光 Hu Jin-guang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教授
季卫东 Ji Weidong 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 教授
焦洪昌 Jiao Hong-chang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 教授
柯 岚 Ke Lan 西北政法大学 教授
李树忠 Li Shu-zhong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 教授
林来梵 Lin Lai-fan 清华大学法学院 教授
吕世伦 Lv Shilun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教授
莫纪宏 Mo Jihong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 研究员
史彤彪 Shi Tong-biao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教授
舒国滢 Shu Guo-ying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 教授
孙国华 Sun Guo-hua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教授
孙笑侠 Sun Xiao-xia 上海复旦大学法学院 教授
王 磊 Wang Lei 北京大学法学院 教授
徐爱国 Xu Ai-guo 北京大学法学院 教授
许章润 Xu Zhang-run 清华大学法学院 教授
张文显 Zhang Wen-xian 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 院长
张志铭 Zhang Zhi-ming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教授
郑永流 Zheng Yong-liu 中国政法大学 教授
郑贤君 Zheng Xian-jun 首都师范大学 教授
朱景文 Zhu Jing-wen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教授
朱力宇 Zhu Li-yu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教授
曹 磊 Cao Lei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副教授
叶传星 Ye Chuan-xing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副教授
李忠夏 Li Zhong-xia 山东大学法学院 副教授
王振东 Wang Zhen-dong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副教授
谢立斌 Xie Li-bin 中国政法大学 副教授
张书友 Zhang Shu-you 西北政法大学 副教授
张曙光 Zhang Shu-guang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副教授
张 翔 Zhang Xiang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副教授
支振锋 Zhi Zhen-feng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 副研究员
朱 岩 Zhu Yan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副教授
雷 磊 Lei Lei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 讲师
尤陈俊 You Chen-jun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讲师
王 晖 Wang Hui 德国基尔大学法学院 博士生
王笑红 Wang Xiao-hong 上海三联出版社 编辑
王 莹 Wang Ying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讲师
王 旭 Wang Xu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讲师
喻文光 Yu Wen-guang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讲师
余履雪 Yu Lvxue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讲师
周林刚 Zhou Lin-gang 中国法制出版社 编辑
张 �� Zhang Yan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讲师
会议日程(暂定)
Provisional Agenda/Zeitplan
2011年 5月24日
参会者签到,安排住宿(北京友谊宾馆)
Anmeldung/Registration(Beijing Friendship Hotel)
2011年 5月 25日
开幕式(8:30 - 9:00)
Eröffnung/Opening Ceremony
★ 主持人
Konferenzleiter/ Presider
朱景文教授 Prof. Zhu Jingwen, Professor of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 致词(每人5分钟/pro Pers. 5 Min. ):
Begrüßung von/Greeting by
纪宝成校长(Prof. JI Bao-cheng)
President of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Mr. Dr. Martin Sajdik(马丁·塞狄克大使)
Ambassador of the Austrian Embassy in China
韩大元院长 (Prof. Han Da-yuan),
Dean of the Law School of Renmin Univerisy of China
基调演讲(Hauptredner/Keynote Speaker):(9:15 �C 11:45,pro Pers. 40 Min.)
★ 凯尔森的生平(Kelsens Leben und Werke)
Prof. Dr. Thomas Olechowski:Hans Kelsen: Leben und Werke
托马斯·奥乐乔斯基: 汉斯凯尔森的生平与作品
★ 凯尔森的法学思想(Kelsens Rechtstheorie)
Prof. Dr. Robert Alexy
罗伯特·阿列克西
茶歇(Kaffeepause/coffee break)(10:45 �C 11:00)
★ 凯尔森的法哲学理论(Kelsen als Rechtsphilosoph)
Prof. Dr. Stanley L. Paulson
斯坦利·鲍尔森
第一单元:凯尔森法学理论中的基本概念 (14:00 - 15:55)
1. Plenum: Grundbegriffe in Kelsens Rechtstheorie
【主题发言人20分钟,自由讨论及回应5分钟】
★ 主题发言( Referent/Speaker, pro Pers. 20 Min.):
Prof. Heinz Mayer, Die Interpretationstheorie der Reinen Rechtslehre
(海因茨·迈耶:纯粹法学的解释理论)
Herr Dr. Jabloner, Der Rechtsbegriff bei Hans Kelsen
(亚伯隆纳: 凯尔森的法概念)
Prof. Karl Stöger, Der Stufenbau der Rechtsordnung
(卡尔·史特尔格: 法律秩序的层级理论)
王 晖Wang Hui:论凯尔森的归责概念
(Wang Hui, Zum Begriff der Zurechnung bei Hans Kelsen)
雷 磊: 逻辑推理抑或意志行为
(Lei Lei, Logical Inference or Act of Will)
★ 自由讨论及回应(Diskussion/Discussion, pro. Pers. 5 Min.)
15:55-16:10 休息(Kaffeepause/coffee break)
第二单元:凯尔森的国家观及其民主理论(16:10――17:50)
2. Plenum: Staatsauffassung und Theorie der Demokratie Kelsens
★ 主题发言( Referent/Speaker, pro Pers. 20 Min.)
颜厥安: 凯尔森的民主理论
(Prof. Yen Chueh-an, Theorie der Demokratie von Kelsen)
Prof. Park Joon Seok:Kelsen, Normativity, Authority
(朴峻�]: 凯尔森,规范性与权威)
徐爱国:凯尔森法律正义相对论新议
(Xu Ai-guo, Zum Relativismus der Gerechtigkeit von Hans Kelsen)
王 旭:宪法、基础规范与政治价值:对基础规范理论宪法学上的初步思考
(Wang Xu, Verfassung, Grundnorm und politischer Wert. Eine Versuchsstudie zur Grundnorm in der Verfassungstheorie)
张 ��:基础规范在立宪过程中的可证立性
(Zhang Yan, Begründbarkeit der Grundnorm im Prozess der Verfassunggebung)
周林刚:纯粹法学与民主
(Zhou Lin-gang, Reinen Rechtslehre und Demokratie)
★ 自由讨论及回应(Diskussion/Discussion, pro. Pers. 5 Min.)
17:50-18:15 参观凯尔森生平与作品展览
Visiting the Exhibition of Kelsen’s life and works
2011年 5月26日
第三单元:凯尔森的宪法诉讼观及其同时代的思想论战 (8:30――9:45)
3. Plenum: Theorie der Verfassungsgerichtsbarkeit Kelsens und Methodenstreit der Weimarer Staatsrechtslehre
★ 主题发言( Referent/Speaker, pro Pers. 20 Min.)
於兴中: 凯尔森思想中的经验主义倾向
(Yu Xing-zhong, Empirismus in der Rechtstheorie Kelsens)
Dr. Marco Haase
(汉马可博士)
冯玉军:汉斯·凯尔森与欧根·埃利希
(Feng Yu-jun, Hans Kelsen und Eugen Ehrlich)
柯 岚 Ke Lan
李忠夏:德国魏玛时期方向争议中的凯尔森
(Li Zhong-xia, Kelsen im Methodenstreit der Weimarer Staatsrechtslehre)
★ 自由讨论及回应(Diskussion/Discussion, pro. Pers. 5 Min.)
9:45 �C 10:00 休息(Kaffeepause/coffee break)
第四单元:凯尔森的法学思想及其在东亚的接收 (10:00 �C 12:00 )
4. Plenum: Rechtstheorie Kelsens und ihre Rezeption im Ostasien
★ 主题发言( pro Pers. 20 Min.)
Prof. Pak Un Jong :凯尔森对韩国法哲学的影响
Prof. Morimura Susumu
Prof. Imai Hiromichi
郑永流:凯尔森在中国
(Zheng Yong-liu,Kelsen in China)
★ 自由讨论及回应(Diskussion/Discussion, pro. Pers. 5 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