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学术资讯 其他信息

其他信息

〔会议〕《法学研究》青年公法论坛·2013

作为方法的权利和权利的方法

《法学研究》青年公法论坛・2013

权利,表征着行为的正当性;权利的体系化,构筑起一个社会伦理、法律的基础;权利规范、权利实践的历史,提供了社会发展史的一种解释。就是说,权利可视为划定行为界限、构建伦理法律制度、解释历史发展轨迹的一种方法。而在另一方面,权利的概念化、体系化、制度化以及社会后果,又依赖逻辑学、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法学等不同知识体系的方法予以阐释或论证、描述或分析。从方法角度,梳理权利概念、制度、实践的历史,虽可能有失宽泛,却也是一种把握权利的思路。

现代国家的形成有两个基点,一是主权,二是权利。在民族国家内部,这两个基点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制度构建方式。前者(国权)通过权力的体系化分解,建立起以支配-服从为核心的科层制,后者在权利的类型化基础上,以个人为起点发展出整个社会的横向关系模式。将权利方法引入权力的分解、配置、实施、反馈,发展出了现代宪政、民主、法治和人权。

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继权利本位、人权理想、法治国家的讨论后,被学者宣布开始迈入权利时代。权利时代,一要实现在横向关系上的权利界定及其救济,二要完成权利方法对权力机制的塑造,让权力实践除受制于自身逻辑外还受制于权利关系。简要说,要将权利作为达成整个社会秩序的核心方法。这当然离不开权利形成、配置、实践、反馈的具体方法的繁荣。

基于上述考虑,2013年《法学研究》青年公法论坛拟以作为方法的权利和权利的方法为主题。论坛拟于10月中下旬在重庆举行,诚邀海内外青年才俊(196911日后出生)踊跃撰文参加。参会论文可长可短,但需围绕主题展开。《法学研究》将选拔其中的优秀论文予以刊发。论文请于820日前发至xiehd@cass.org.cn

《法学研究》编辑部

2013528 

《法学研究》青年公法论坛简介

《法学研究》青年公法论坛设立于20118月。作为国内青年学者的公法学术交流平台,论坛主旨在于引导青年学者在公法研究的选题、方法、材料、思路等方面不断反思、创新,推动中国公法研究沿着严谨、务实、深入、学术的方向发展,是《法学研究》编辑部推动中国法学研究转型的具体努力之一。

论坛设计了两种模式:年度论坛和主题论坛。前者参加人员相对稳定,研讨内容主要为年度公法研究状况的评论(成就与问题)及下一年度公法研究的展望(选题)。后者则根据实际情况掌握,可以是针对特定(在写、将发、已发)论文的评论、辩诘,也可以是针对特定题目、特定公法事件的讨论;参加者根据研讨主题确定。年度论坛和主题论坛的成果,以在《法学研究》上刊发笔谈、优秀稿件或者另行出版文集等方式呈现。

论坛第一期年会于20111120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召开。主题为公法发展与公法研究创新,内容涉及:近代以来中国公法的变迁,中国公法学说史,中国公法学的时代使命,公法研究的理论前设,公法研究方法的反思与创新,公法研究与私法研究的分野与融合等。本刊2012年第4期刊发了公法发展与公法研究创新主题笔谈。

论坛第二期年会于201286日在安徽黄山海洲国际大酒店举办。主题为反思法治:制度、实践与话语,内容涉及:法治的理论与方法,法治话语的反思与更新,法治实践与宪法技术,法治与行政法治等。本刊2012年第6期刊发了反思法治:制度、实践与话语主题笔谈。

感谢法学界师友自论坛成立以来给予的热切关心和鼎力支持!期待更多法律理论界、实务界的朋友踊跃加入,并对论坛今后的发展献计献策!有关论坛发展事宜,敬请不吝与《法学研究》编辑部联系!

文章来源:明德公法网 发布时间:2013/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