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1年11月12日 星期六
|
||
地点:北航法学院如心楼206会议室
|
||
8:50-9:00
|
开幕式
|
主持人:翟志勇
|
9:00-10:20
|
单元一:法学的品性
|
主持人:泮伟江
|
黄 卉:论法学通说(又:法条主义者宣言)
王 锴:宪法平等权的判断方法
|
评议人:雷磊
评议人:翟国强
|
|
相关文章:
王 旭:行政法解释研究:在规范、事实与政策之间
王永茜:论风险社会危险犯的扩张与限缩――以构成要件为中心
雷 磊:法理学的方法论立场
马 驰:社会规则理论与作为制度事实的法律
郑玉双:不道德行为的惩罚及其限度――以聚众淫乱罪的分析为例
郑继汤:宪法修正案第十四条的经济分析
周耀凤:从历史语境解读法国民法典的修改――兼论中国法的清理
|
||
10:20-10:40
|
茶歇
|
|
10:40-12:00
|
单元二:近代法制的发生
|
主持人:周林刚
|
赖骏楠:十九世纪的“文明”与“野蛮”
――从国际法视角重新看待甲午战争
陈新宇:谁在阻挠《大清新刑律》的议决?――章宗祥回忆辨伪及展开
|
评议人:王利
评议人:尤陈俊
|
|
相关文章:
郭绍敏:
马剑银:走出法律移植的困境――从“古-今”、“中-西”两对范畴谈起
|
||
12:00-14:00
|
午餐
|
|
14:00-15:20
|
单元三:人民共和国的政法变迁
|
主持人:白斌
|
白 龙、周林刚:立法官僚的兴起与封闭
田 夫:什么是法律监督机关――以苏中检察制度比较为中心
|
评议人:王旭
评议人:周林刚
|
|
相关文章:
泮伟江:中国法律职业化的困境及出路
翟志勇:三座大山与共产主义――从宪法序言看中国革命的政法逻辑
周林刚:作为“多样性之样本”的人民代表――论社会主义国家的代表观及其起源
陈 颖:地方立法创新的界限初探---法律优先和法律保留原则的重新解读
|
||
15:20-15:40
|
茶歇
|
|
15:40-17:30
|
单元四:法与公共性
|
主持人:马剑银
|
田飞龙:中国政府公开性的法律建构:历史、类型与制度创新
陈 燕:软法规范的结构――兼论软法的宪政意义
吴良健:成就与困境:基层人大预算监督中的协商民主
――从“合法性传送带”角度解读温岭“参与式预算”模式
|
评议人:李筠
评议人:毕洪海
评议人:杨利敏
|
|
相关文章:
王建勋:“积极自由(权利)”的迷思
毕洪海:立宪民主的守护者
屠 凯:论西方多民族国家的宪制安排:英国、加拿大和西班牙
吴礼宁:从教会圣经到政治圣经――论国族-国家的宪法与宗教
郝世坤:国家管辖范围以外深海底生物资源的法律分歧与困境
张美榕:论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权理论之发展趋势
|
||
17:30-18:30
|
圆桌会议
|
主持人:白龙
|
18:30-21:00
|
晚宴
|
地点:培训餐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