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法研究》由浙江大学公法与比较法研究所主办,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公开出版。
一、本刊主要包括专题论文、部门行政法、译著选登、书评等栏目,以全面深入地反映公法学研究中的新观念、新方法,分析解决公法实践中的新问题、新现象,开拓公法发展的新思路、新领域。
二、本刊已连续出版了十辑卷,第十一辑征稿正在进行中,编委会立稿约如下:
1.专题论文可面向当下中国现实问题、热点问题;
2.文字优美、通俗易懂,不泛泛而谈;
3.论文字数在1-3万之间为宜;
4.注释体例实行全文脚注连续编码,具体请见注释体例;
5.本刊所用的稿件必须是未曾公开发表于纸质出版物或网络的;
三、本刊接受电子邮件投稿,请将稿件发送至gfyj2000@zju.edu.cn,并请注明“《公法研究》投稿”;请务必写明您的通讯地址和联系方式,可对您自己作简要介绍。
四、文章如发表,文责自负。来稿视为同意《公法研究》享有对稿件进行合理编辑、修改的权利,如不同意,请在来稿中注明。翻译稿需附原文,以及版权者对于此翻译的书面授权许可,因译者侵犯版权者的权利所导致的纠纷,编委会及其成员不承担与此相关的任何责任。
五、本刊以质取稿,对于采用的稿件赠送当期《公法研究》两册。
六、本刊长期征稿,欢迎赐稿。
《公法研究》编辑部
2011年9月6日
附注释体例
一、文中注释采用脚注,全文连续注码,注码放标点之后。
二、注释例
(一)著作类
1 《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9页。
2 应松年主编:《当代中国行政法》,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版,第1339页。
3 胡建淼:《行政法学》,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59页。
(二)论文类
1 姜明安:《软法的兴起与软法之治》,《中国法学》2006第2期。
(三)文集类
1 罗豪才:《现代行政法制的发展趋势》,载《行政法的源流》,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四)译作类
1 [日]盐野宏:《行政法》,杨建顺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19页。
(五)报纸类
1 马怀德:《制定行政程序法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必然要求》,载《法制日报》
(六)古籍类
1 《宋会要辑稿 食货》卷一。
2 [清]《沈寄�m先生遗书》甲编,第43卷。
(七)辞书类
1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489页。
(八)港澳台著作
1 叶俊荣:《行政法案例分析与研究方法》,台湾三民书局2000年版,第69页。
(九)外文类
1 M. Polo, The Travels of Marco Polo. William Marsden (trans.).Hertfordshire: Cunberland House, 1997, pp. 55, 88.
2 Matthew P. Harrington, “Public Use” and the Original Understanding of the So-Called “Takings” Clause, 53 Hastings L. J. 1245, 1250 (2002).
(十)网络类
1 Eric,Soft law in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ettings,http://www.j.u-tokyo.ac.jp/coelaw.htm,2005年3月15日最后访问。
三、其他
1.非引用原文者,注释前加“参见”。
2.引用资料非来自原始出处者,注明“转引自”。
3.引文出自同一资料相邻数页者,注释例:第29页以下。
文章来源:明德公法网 发布时间:201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