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宪政与社会主义论坛
会议及征文通知
本届论坛主题――
制度创新驱动与宪治新秩序
在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之后,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以创新驱动经济结构转型与国家制度转型的新改革开放时期。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发展社会主义宪政民主,推进社会主义宪政国家建设,从根本上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制度自信、制度自觉,《宪政社会主义论丛》编委会、北京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中国改革20人论坛、西北大学政治传播研究所定于2013年1月12日―13日在北京举办第二届宪政与社会主义论坛,本届会议主题为“制度创新驱动与宪治新秩序”,着眼于未来十年中国宪政制度建设的条件、路径与任务深入研讨。要求论文紧扣主题、言之有物。主要议题有:
1、宪政与社会主义的基本概念、核心价值及其耦合机制
2、复合民主与中国民主政治发展道路
3、宪法实施与违宪审查机制
4、共产党依宪执政与人大制度改革
5、宪政改革与人民政协参政议政制度化建设
6、宪政体制中的党权与司法权关系(司法改革)
7、宪政体制中的党权与行政治权关系(党政分开)
8、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关系
9、中产阶层与公民社会的兴起对宪政建设的影响
10、转型成本与改革风险的评估与控制
尤其欢迎结合宪政社会主义研究的核心课题提出新的理论创见或切实可行的改革策论。
会议地点定在北京社会主义学院(北四环惠新东桥附近朝阳区高原街6号),学院门口会有导引标志引导您到办公楼大厅报到处报到。外地学者报到时间为2013年1月11日(周五),2012年12月25日前发回回执预订可安排在北京社会主义学院宾馆住宿。北京学者报到时间为1月12日(周六)上午8:50前。会期一天半。
会议期间,对征文获选的特邀学者主办方承担以下费用:
1、 免会务费;免费发放《宪政社会主义论丛》第3、4合辑《复合民主与治理转型》等资料,以及本次研讨会论文集电子版。
2、 提供自助餐和晚宴;
外地学者的往返交通费和住宿费(以优惠价格提供北京社会主义学院宾馆住宿)须自理。《宪政社会主义论丛》编委会成员中报销确有困难者,可向编委会华炳啸提出,由编委会酌情予以补贴。会务繁重,请自行负责预订往返机(车)票。会议主办方提供正式的会议邀请函供报销用。如有特别需要,请与会务组联系。
非特邀的列席学者,可以参加自由讨论,一般不安排发言,住宿费、交通费自理,会务费200元(含午餐费、资料费等)。
会议论文请于2013年1月8日前提交给华炳啸(《宪政社会主义论丛》编辑部电子信箱:huabingxiao2021@163.com)。没有按时提交论文者,一般不安排大会发言,可参加自由讨论。2013年1月10日由主办方最后确定会议议程。
研讨会后,优秀论文及座谈发言稿将由主办方负责选摘编入《宪政社会主义论丛》第5辑正式出版。
如确定到会,请务必及时回函告知以下事项:
1、到会时间;离会时间;外地学者请告知乘车(机)到京时间和离京时间。
2、外地学者请详告住宿安排要求。北京社会主义学院宾馆条件简陋,如需自行安排住处,请标明。自费入住北京社会主义学院宾馆者,请注明需要大标间(260元/天)还是单人小标间(130元/天)。会务组将根据您的要求为您预留房间。住宿费用报销确有困难者,可联系会务组。请务必在2012年12月25日前发回参会回执,以便会务安排。
回执单(示例)
姓名
|
单位职务职称
|
论文题目
|
住宿要求
|
联系方式
|
|
张某
|
上海社科院某所所长,研究员
|
违宪审查机制的现实路径
|
12日晚―13日晚,住大标
|
13909999999,zhang999@sina.com
|
|
|
|
|
|
|
|
《宪政社会主义论丛》编委会
北京改革与发展研究会
中国改革20人论坛
西北大学政治传播研究所
2012年12月10日
附录一:
1、研讨会会议议程拟初步安排如下:
1月12日(周六)上午9:00―9:30:开幕式致辞
9:30―12:00:主题发言
12:00―13:30:自助餐
下午 13:30―15:00:第一节发言及讨论
15:00―15:15:茶歇
15:15―17:00:第二节发言及讨论
17:00―17:30 总结发言
17:30―18:30:《宪政社会主义论丛》编委会会议
19:00:晚宴
1月13日(周日)上午:宪政社会主义青年学者论坛
8:30―9:40 2012年改革观察报告与2013年改革展望
(华炳啸、梁学成、耿国介、石文龙、蔡文成、李洋、孙力舟)
9:40―10:00 自由讨论
10:00―11:00
宪政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的重点课题与合作方向
11:00―12:00 发言与自由讨论
由于研讨会时间有限,而参会学者名家荟萃,因此原则上没有按时提交论文的学者不安排发言,可参与自由讨论。对于提交论文的学者,我们将优先安排论文切近会议主题的学者发言。所有发言应紧扣主题,言之有物,具有学术探索性、理论建设性、实践可行性。我们尽量争取与会者都有发言机会。会议安排不周之处,万望海涵。所有提交的论文我们将汇编成册,提供给与会学者内部交流。
2、会务组负责人名单
《宪政社会主义论丛》主编、西北大学政治传播研究所所长 华炳啸
北京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 陈 剑
3、报到接待处联络人:
北京社会主义学院 老师,电话:
《宪政社会主义论丛》编辑部 褚宸舸,chuchenge@gmail.com(联系电话请通过邮件索取)
附录二:
《宪政社会主义论丛》编委会名单
(2012年12月4日最新名单)
编委会主任:江 平 高 放
副主任:郭道晖 王长江 华炳啸 李 磊
学术编委(按姓氏笔画排列,共42名):
马 岭(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马立诚(人民日报社)王长江(中共中央党校)、
王占阳(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王贵秀(中共中央党校)王海明(北京大学)
包心鉴(济南大学)、孙旭培(中国社科院)江 平(中国政法大学)、
刘小楠(中国政法大学)、华炳啸(西北大学)、许崇德(中国人民大学)、
许耀桐(国家行政学院)、李 �J(清华大学)、李 磊(北京)、
李步云(中国社科院)、李炜光(天津财经大学)、陈 剑(北京社会主义学院)
何 方(中国社科院)、张千帆(北京大学)何包钢(澳大利亚迪肯大学)、
杨明丽(陕西省社科院)、陆南泉(中国社科院)、何炼成(西北大学)、
张曙光(中国社科院)、周树智(西北大学)、周瑞金(中国社科院)、
姚中秋(北京九鼎研究所)、胡星斗(北京理工大学)、郭道晖(中国法学会)、高 放(中国人民大学)、高 锋(外交部)、浦兴祖(复旦大学)、
徐觉哉(上海社科院)、袁绪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盛 平(胡耀邦史料信息网)、萧功秦(上海师范大学)、梁仲明(西北大学)、童之伟(华东政法大学)、储建国(武汉大学)、虞崇胜(武汉大学)、
蔡 霞(中共中央党校)
(第一辑发行时创始编委16名,其余编委陆续递补)
编辑部名单(10人):
主编:华炳啸
副主编:褚宸舸
执行编辑:
梁学成(西北大学副教授,经济学博士后)
褚宸舸(西北政法大学副教授,宪法学博士)
石文龙(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宪法学在读博士)
戴激涛(广东商学院副教授,宪法学博士)
蔡文成(兰州大学副教授,政治学博士)
李 洋(西北大学讲师,新闻学博士)
赵守飞(安徽财经大学讲师,政治学在读博士)
耿国介(东北大学讲师,管理学博士)
孙力舟(南开大学国际关系学博士后)
责任编辑:任 洁(西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