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中国宪法学青年论坛”预定于2025年暑期在华南理工大学召开。经广泛征求意见,现确定本届论坛主题为:
从1954年宪法制定开始,我国宪法就确立了社会主义与人民民主两大基本原则。此后我国的宪法发展,特别是1999年与2004年两次宪法修改又陆续将法治国家、人权保障等原则载入宪法,形成了宪法上内涵丰富的原则体系,也确立了中国宪法的价值体系。宪法原则既是宪法学基础理论中的核心范畴,也是宪法规范体系中的重要规范类型。对于宪法原则的规范性理解,是中国宪法学的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期的实践中,出现了“宪法的规定、原则和精神”的表述,并将是否符合“宪法原则”作为合宪性审查的重点内容,从实践上提出了针对宪法原则的法教义学建构的要求。
展开针对宪法原则的新的探索,既是宪法学理论向更深层次的追问,也是基于既有学理储备对宪法实践发展的回应。21世纪初以来宪法学的方法论自觉,在基本范畴上的厚植积累,学界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人权等关键概念的探讨为深化对宪法原则的认识提供了基础。同时,宪法教义学在基本权利、国家机构、总纲等领域的知识拓展,以及对宪法事例、备案审查案例等实践的提炼、总结、争论,也为探讨宪法原则的适用场域与展开形态提供了素材,创造了空间。对宪法原则的理论分析既应根植于我国宪法规范,彰显立宪主义的基本原理,也应与中国宪法实践的最新发展形成呼应。
既有的宪法理论体系已为探讨宪法原则的基本构成奠定了基础,但仍有待在原则的一般理论、宪法原则的总论及分论等诸多层面进一步展开,包括:(1)宪法原则是否就是宪法基本原则?(2)作为规范的宪法原则具有怎样的形态、结构与效力?(3)我国宪法上究竟存在哪些基本原则,相互之间是何种关系?(4)社会主义、人民民主、民主集中制、民族平等、法治国家、人权保障等原则是如何在历史语境中形成演变的,其规范意涵为何?(5)各项宪法原则对于基本权利保障、国家权力配置的具体问题的解决又发挥何种功能?(6)近期合宪性审查的实践话语中出现了“宪法规定、宪法原则、宪法精神”的并列表述,应如何完成对相关概念的体系化建构?是否可以借鉴现代法理学对于规则与原则的“逻辑区分”的学理?(7)法律原则理论与宪法的解释与论证实践如何相互塑造?
有鉴于此,本次论坛确定研讨主题为“宪法原则”。
我们既期待宏观的、体系化的学理深耕,也同样欢迎针对某项宪法原则的学理及其实践指向的精细研究。
依本论坛惯例,将在四个半天分别以四个单元展开研讨,每个单元由主报告、评议、自由讨论等环节组成,由一位报告人作主报告,五位评议人作评议。论坛还将邀请资深学者担任单元主持人及论坛总结评议人。现征集主报告人四人。
注意事项如下:
1. 主报告人须对宪法原则相关问题已有深入思考及一定的研究基础;
2. 主报告人须就此主题撰写新的、有分量的学术论文;
3. 报名请于2024年12月31日前发邮件至论坛召集人张翔教授prof.x.z@pku.edu.cn,请在邮件中介绍已有的研究基础和希望提交论坛的论文的主题。
欢迎青年宪法学者踊跃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