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学术资讯 其他信息

其他信息

〔会议信息〕“宪政、公共政策与法学研究新范式”研讨会

“宪政、公共政策与法学研究新范式”研讨会

 

(北京·北京大学法学院  2010.10.16

 

2010 10 15 日,星期五

中午12:00 至晚上18:00

参会学者直接到北京邮电会议中心报到

晚上19:00

晚宴

2010 10 1 6 日,星期六

上午8:00至上午8:40

早点

上午8:40至上午9:00

会议开幕  主持:强世功(苏力、沈岿讲话)

上午9:00 至上午10:00

第一主题讨论  主持:凌斌

主题:中国宪政的历史-思想资源

讨论文章:

1柯小刚王道与人民共和:中国宪政的传统资源  评议:支振锋

2郭绍敏世界体系?民族国家?政制设计  评议:常安

3褚宸舸:人民民主专政视阈下的民主   评议:王旭

相关文章:

4支振锋:近代中国的法治变革

5常安:新中国成立初期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奠基

6刘晗:林肯的时刻:宪法、分离与美国内战

7章永乐:主权在国论:以康梁为切入点的考察

8高全喜:战争、革命与宪法宪政发生学之一

上午10:00至上午10:20

茶歇

上午10:20至中午11:20

第二主题讨论  主持:陈红太

主题:新中国的政制变迁

讨论文章:

1孟庆涛:革命与历史言说――关于七五《宪法》序言的一个分析  评议:陈端洪

2程雪阳:弱司法审查的兴起及其对中国可能的意义  评议:赵晓力

3牛悦:一种家长式自由主义的政治代表观  评议:郑戈

相关文章:

4孟庆涛:论人民主权的双重性

5侯猛:民主集中制与新中国政法传统

6李晟:宪政的军事背景

上午11:20至中午12:00

自由讨论主持:高全喜

中午12:00至下午2:00

午餐

下午2:00至下午3:20

第三主题讨论  主持:刘星

主题:当代中国的政治过程

讨论文章:

1汪庆华:通过司法的社会控制:涉法信访与行政诉讼  评议:陈柏峰

2黄岳:Why Policy Makers Listen: A Comparative Reading on Three Petitions from Chinese Law Scholars  评议:胡凌

3田雷:Trans-Provincial MuckrakingUnderstanding the Freedom of Press in Contemporary China  评议:刘晗

4林辉煌:民主宪政的想象与现实  评议:欧树军

相关文章:

5桂华:富人治村与基层民主萎缩

6王旭:中国宪法实施中的商谈机制

7黄岳:从图章到桥梁

8方明:分税制、财政转移支付与国家理性

9陈红太:中国应选择什么类型的民主发展模式

10胡凌:通过软件的治理

11陈柏峰:无理上访与基层治理

12欧树军:基础的基础:认证与国家基本制度建设

下午3:20至下午3:40

茶歇

下午3:40至下午4:40

第四主题讨论  主持:桑本谦

主题:公共政策与司法改革

讨论文章:

1郭小莉:公共征收还是私人征收:效率与分配正义  评议:何海波

2陈颀:赔钱减刑的司法意义  评议:侯猛

3刘忠:被识别的几率:非法取证程序性制裁的构成性前提  评议:劳东燕

相关文章:

4凌斌:经济运行的法律影响:科斯框架的一个理论澄清

5胡凌:通过软件的治理

6陈颀:为什么赔钱减刑

7劳东燕:罪刑规范的刑事政策分析

8陈若英:公共利益、公平价格还是财政透明度――以中国城市拆迁制度为例

9强世功:复转军人进法院

10桑本谦:公共政策的猝死:“钓鱼执法”与“后钓鱼时代”的执法困境

下午4:40至下午5:30

自由讨论  主持:刘海波

下午5:30至下午6:00

会议总结  冯象、章永乐

下午6:00至晚上7:30

晚宴

 

文章来源:中国宪政网 发布时间:2010/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