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研究专题系列讲座之:
欧洲在中国,中国在欧洲:一部交流融合史
主 讲 人:以撒亚 亚纳科内 (Isaia Iannaccone)教授
日 期:2010年4月 7日14:00――16:00
地 点:中国国家图书馆总馆北区学术活动厅(学津堂)
讲座提要:
尽管有它封闭的一面,但多个世纪以来,中国始终是愿意接纳其它文化并与其融合的。从青铜器时代,到罗马帝国,中世纪,文艺复兴,启蒙主义,到今天的上海国际书展,欧洲的商品、科学、艺术、宗教、哲学和历史一直在源源不断地来到中国。与此同时,尽管过去的欧洲人认为中国是一个虚幻的不可及的国家,但中国仍旧以其伟大的文明为世界文化发展贡献了重要的力量,对欧洲历史的影响也是毋庸置疑的。早先的丝绸之路,之后的海上航行,使得这两大文明得以相遇和交融。讲座将向听众总体介绍中欧交流历史,就其中重要的阶段和代表人物进行深入探讨。
主讲人简介
1976年毕业于那不勒斯大学工业化学系
1986年毕业于那不勒斯东方大学中国语言与文学系
1980-1982 北京语言学院,学习中文
1987年 北京古观象台,研究员
1993-1995 北京国家图书馆,研究员
现任职务:
比利时布鲁塞尔第二欧洲学院数学、科学与化学系教授
法国巴黎天文台研究员
国际科学史学会会员
曾任职务:
- 1991年至1998年,那不勒斯东方学院远东历史与文明系助教,教授课程:东方科技史;15-18世纪的欧中交流两门课程;
- 1995年,威尼斯大学中国语言与文学研究特邀教授,教授课程:15-18世纪的欧中交流;
- 1995年,法国科学研究中心访问学者,研究方向:15-18世纪的欧中交流;
- 1996年,意大利米兰东方语言学院教授,教授课程:中国史
- 1994年,台北,中国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此外,他还是下列机构成员:
1)远东科学与技术史研究组(那不勒斯东方学院);
2)物理史研究组(那不勒斯FEDERICO二世大学);
3)欧洲中国研究协会;
4)意大利中国研究协会;
5)意大利物理学史协会;
6)意大利化学历史与原理学会
掌握语言:
意大利语、法语、英语、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