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构建与政治宪法学”学术研讨会通知
中国的国家构建是中国整体现代化任务的基础性环节,是百年近现代史和数辈政治/知识精英艰辛探索的主题。经历战争、革命与改革的历史洗礼,“新中国”内含的现代国家的观念框架和制度体系,因复杂的新旧传统资源、后威权时代的权力格局以及紧张的国际环境,致使国家构建的进程充满了矛盾、张力与歧变。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市场经济的扩展和权利意识的兴起,一种“价值规范主义”的宪法学日益占据中国法政思维的主流,尤其以近十年来美国宪法学在国内的崛起为标志。这一传统下的宪法学直接将西方的理想分权体系和权利冲突的司法经验导入中国的转型框架,确立了一整套的评判与改革指标,并借助“事件”推动中国宪政转轨。然而,这一静态化的规范框架无法单独支撑中国“国家构建”的宏观任务以及中华文明复兴的伦理担当,其解释力和引导力难免有所局限。在此背景下,经由北京法政学界的高全喜、陈端洪等人的竭力推动,一种“政治宪政主义”与“政治宪法学”的法政思想和自由宪制框架逐步兴起,在活跃宪法学术思想、促进宪法学专业内部对话、辨析政治宪法学路径、引导宪法学回归中国问题的同时,也日益引起国内政治学界、政治思想史学界研究力量的关注。
鉴于“国家构建”与“政治宪法学”之间的紧密关系以及该主题研讨的重大理论与实践意义,《战略与管理》编辑部决定邀请相关方面的有关学者举行专题学术研讨会,深入探讨“国家构建与政治宪法学”的基本理论与制度命题。
会议主题:国家构建与政治宪法学
会议时间:2010年11月1日(周一)下午2:00―6:15
会议地点:北京钓鱼台国宾馆14号楼01会议室(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2号)
主 办 方:《战略与管理》编辑部
会务支持:郭琼虎 《战略与管理》执行主编,tiger@topvip.com
田飞龙 北大法学院博士生,tianfl2008@163.com,13581676417
《战略与管理》编辑部
2010年10月19日
附件1:“国家构建与政治宪法学”学术研讨会简明议程
“国家构建与政治宪法学”学术研讨会简明议程
(11月1日)
第一阶段 国家构建的理论与制度 14:00―16:00
引言人:高全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教授(20分钟)
讨论人:全体参会学者(每人发言时间控制在5―10分钟)
茶歇 16:00―16:15
第二阶段 政治宪法学的路径与价值 16:15―18:15
引言人:陈端洪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20分钟)
讨论人:全体参会学者(每人发言时间控制在5―10分钟)
晚餐 18:15
附件2:参会人员名单(共15人)
高全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教授
王 焱 《读书》执行主编
许纪霖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钱永祥 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研究员
陈端洪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姚中秋 独立学者
刘 擎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陈宜中 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副研究员
崇 明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周保松 中国香港中文大学政治系副教授
高超群 《文化纵横》执行主编
周 濂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王 利 社科院政治学所助理研究员
周林刚 中国法制出版社编辑
田飞龙 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