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法政评论 法学随笔

法学随笔

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守底线乐于奉献的人大人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亲爱的各位同学、家长,大家下午好!很高兴能够作为教师代表在毕业典礼上发言,感谢学院领导给我这样一个交流机会。

在获知发言安排后,我做了一个小型调查,结果是三个2/3:一是就业单位性质,由我教授指导的毕业生,三分之二到所谓体制内单位,也即做公职人员,而且一半以上是公务员;二是毕业去向:三分之二去了珠三角(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回家乡、去西部的较少;三是询问大家希望我讲什么,三分之二的同学建议我讲讲毕业生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如何顺利实现“从学校人到社会人”的角色转变。我很受启发,也非常感慨,于是把发言题目确定为“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守底线乐于奉献的人大人”。

今天毕业典礼的主角是各位毕业生,大都是二十二三岁的本科生、二十四五岁的硕士生、二十八九岁的博士生,看着各位充满朝气、胸怀大志、满怀期待的年轻面庞,我作为老师为你们感到高兴、感到自豪,衷心祝贺、真诚祝福你们!我还联想到自己也曾年轻――我在你们这个年纪是一名年轻军人,在上述三个年龄段也曾经历三个特殊的“毕业季”:一是从对越自卫还击战场胜利归来并荣立战功,这算是考试合格;二是从成都陆军学院作为优秀学员顺利结业,走上军事专业岗位;三是从中国人民解放军这所大学校毕业,转业到地方工作。

毕业季总是令人激动和忐忑的,感悟和期待也很多。这里,我结合自己数十年的观察体会,概括三句话同大家交流:第一句话,学校乃是特别宽容的社会;第二句话,需要看清大势、明确方向;第三句话,永远做牢记使命的人大人。

 

第一句话,学校乃是特别宽容的社会。

关于“从学校人到社会人”的角色转变,我觉得这个转变并非从“毕业季”开始,应该说从进入人大学习那天就开始了,甚至从各位出生就开始了。这是因为,所谓社会,有大、有中、有小,学校其实是不小的社会,是一个专业社会;家庭也是一个小社会,是社会的细胞;而工作单位,则是家庭社会、学校社会的延续,是更大、更丰富、更多不确定性的社会,需要我们扮演重要和独特的角色,它们的很多原理和要求是相同相通的,当然规则和要求不尽一致,特别是容错性也即它们对于成员犯错误的包容程度或曰犯错成本不一样,可以说是容错性越来越低,犯错成本越来越高。也因此,走出校门的同学,更要注意增强规则意识、珍惜发展机会。

像人大、人大法学院这样的人文社科为主的研究型大学、法学重镇,开展的许多科研学术社会活动,与大社会的联系更为紧密频繁,学生得到的锻炼是很多很大的,各位在学校得到的锻炼考验和经验教训已是一笔小小的宝贵财富,人大学子、年轻的人大法律人对自己要有自信;而且,同学们在家庭里,在学校里,扮演的角色、尽到的责任、得到的收获、犯下的错误,都是各位成长进步的因素、条件和表现;很难设想,一名学生如果在家庭、学校就不珍惜机会、不勤奋努力、不善待他人、不认真做人,形成不够良善的思考方式、行为模式和人际关系,幻想到了工作岗位就努力表现并得到快速进步,那只可能是小概率事件。

有一个多年前的故事:在北京农展馆举办毕业生招聘会现场,一个招聘单位挂出告示称:“北大、清华毕业生免谈”。虽是噱头,有哗众取宠、博取关注度之嫌,但也说明用人单位或者整个社会对名校毕业生的要求更高,同样一件工作及其效果,一般院校的毕业生就被认可了,但人北清师毕业生可能被认为高分低能。这就促使毕业生对自己当有更高的要求,能够承担更大的责任,今后才能真正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成为国家社会的栋梁。

简言之,待我们到了工作单位和更大的社会舞台去展现才能、打拼前程之际,我们就会深切体会到学校乃是特别宽容的社会,老师就像家长一样非常宽容你犯错误,犯错成本是很低的。记得20个年头前我与谢望原教授带法学院新生去卢沟桥坦克团参加军训,学生军训前后对于人大的感觉非常不同:去军训前对人大的住宿、食堂、澡堂等有很多抱怨,但军训结束回到人大,感到上述一切都非常美好、特别亲切、深感幸福(笑)。因此,无论各位在人大学习生活了多长时间,2年、3年、4年、6年、10年,想必对明德楼、一勺池、图书馆、食堂、操场,都有独特和难忘的印象,都会留在心底成为母校印象。就像俄罗斯著名诗人普希金的美好诗句: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一切,都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第二句话,需要看清大势、明确方向。

一个社会人需要钻研业务知识、做好本职工作、尽到社会责任,这叫埋头拉车;但也需要知晓社会发展阶段、国家发展大势、国际角力趋势,这叫抬头看路。那么,何谓大势?怎样才能看清大势、明确前进方向呢?

我想起清代云南剑川人赵藩在成都武侯祠的攻心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对此长联,听说毛泽东、邓小平等伟大革命家均予以肯定、赞赏。超人诸葛亮尚且不易审势,何况咱们普通人。

前一段CCTV播出的连续剧《觉醒年代》,表现了一百年前那些年轻的知识分子在百年变局面前如何选择前行道路。结论是:根据时代需要,听从人民呐喊,坚定地往前走。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社会变革,这就是那时的大势。

我的四川老乡邓小平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主政时,曾被记者问及长征途中他的作为和表现,答曰三个字:“跟着走”。听从党中央正确领导坚决北上抗日,这就是当时的大势。

1984年我从解放军大学校毕业,从军队专业到地方工作,那时有一种普遍的彷徨,我也有困惑:改革开放走向何方?经济改革能否成功?改革成功承诺能否逐一兑现?难道中国人也能过上前苏联人那样生活――能吃饱饭、穿好衣服、有宽敞住房、还能去旅游?那时几乎都持否定悲观态度。犹记得一位老首长赴珠三角考察回来作报告时非常伤心忧虑――担心变天了。这才有了邓氏三论(猫、摸、模)坚强指导。我也日益坚定了结合工作走改革开放道路。后来的改革实践证明,改革成功的承诺正在逐一兑现,除了实现扶贫攻坚整体脱贫的百年目标,还正在推进乡村振兴和城乡结合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共富建设(中央已作出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决策)。确立初级阶段理论,实行先富-共富战略,需要更多的共和国建设者清醒和积极地发挥改革创新的领导骨干作用,这就是改革开放的大势。

前天看了神州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与天和空间站核心舱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直播,场面震撼、令人感慨、意义重大,这意味着中国已经在最为综合尖端的高科技领域走在世界前列。根据当今世界主要智库(如IMFWTO、世行)的分析预测,再过10年左右,中国的GDP总量将成为NO.1,人均GDP60―70位,排在全球200个国家地区的前三分之一末尾或后三分之二前列。那样的新闻一旦发布,可以想像将震撼世界,促使人们做更广更深的思考。而且,到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之际,也即到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之际,我国将建成现代化强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大家知道,现在国际上许多打压封杀中国的怪相和荒唐皆源于此。而这个时期,同学们可能正是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和专业领袖,需要各位以正确的价值观、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强大的专业领导能力,也即不断修正的世界观、社会观、人生观和方法论,在所在系统、所在地方、所在单位去发挥引领作用,在经济、政治、行政、科技、文化、社会、生态、法治等各个方面,共同推动我国逐步成长为举世公认的富强、民主、文明、开放和负责任的大国、强国,同学们是否准备好且能够扮演好这个领导骨干角色?必须明晰并顺应此时代要求,这是当今大势和要求。

第三句话,永远做牢记使命的人大人。

要问人大人的初心使命是什么,这就要明确人大精神是什么?要知晓陕北公学精神是什么?要追问延安精神是什么?

人大前身的陕北公学,在延安的旧址有三处,延水河边的清凉山有一处,山坡上有七孔窑洞,建校80周年之际我和同事们曾去寻根,被那个场景深深震撼了。记得毛泽东主席曾为陕北公学提出了八字校训:忠诚,团结,紧张,活泼。最近还听说,为了形象地表现陕公精神,学校已投入90多万元签约排演精品话剧《陕北公学》,这非常好,非常期待。

写进2013年的我校章程中的校训是“实事求是”,学校国民表率、社会栋梁为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人民共和国的建设者”为光荣使命,这就是我们的初心使命。作为30万人大学子之一的每一位毕业生,我们要为自己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主义的大国、强国而感到自豪荣幸,更要为建成可行管用的中国式民主法治水平很高的美好国家、美好社会做出努力。那么,我们的贡献在哪里?如何才能做出应有贡献?本质上就是追问,我们要做怎样的人。

我的建议是做五者:1.建设者(犹如大学章程确定的使命);2.创新者(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讲话说:一个人有一个原创贡献就非常了不起,马克思有两个,更是非常非常了不起,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3.谔谔者(坚守政治底线、法治底线,关键时刻要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对错误做法坚决地说不――而现在谔谔之士太少,诺诺之士太多);4.志愿者(希望人大法律人能有更多的志愿者,希望志愿精神能够更大发扬,哪怕参加一次志愿服务活动也好,切忌成为缺乏奉献精神的精致个人主义者,不愿拔一毛而利天下);5.学习者(我的座右铭与大家分享和共勉:学习是一种生活态度、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

当然不是每一位毕业生都会成为各行各业的精英和领袖,关键是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守底线、乐于奉献,首先是尽到自己的责任,做一个能够坚守底线的人,做一个正直、诚实、善良、感恩、快乐的人。

最后我想到一句话。我在人大读博的时候,在西区食堂里一直挂着一条标语,写的是“今天我以人大为荣,明天人大以我为荣”,我觉得写得非常好。所谓“明天人大以我为荣”,就是为人民共和国的建设做出了应有贡献。换言之,那就是因为有了人民大学、人大法学院,有了人大毕业生、法学院毕业生,整个国家、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权利、福祉,与没有这个学校、学院及其毕业生,真的是不一样的!

谈了三点N多句话,归结为祝贺祝福大家,期待越来越为你们感到骄傲!

谢谢大家的倾听!祝愿大家在新的岗位才干迸发、成果丰硕、前程美好!

文章来源:明德公法网 发布时间:202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