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法政评论 法学随笔

法学随笔

特殊的监票人

特殊的监票人

王世涛

2010 1127 是周六,是台湾“五都选举”日。早上八点投票正式开始,为了不错过这一难得的机会,全程观摩台湾的选举,前一天尽管睡得很晚,但在闹铃的催促下,我还是兴奋地730起床。在路上买了便餐顾不上吃,提着就来到了我居住地最近的投票站――胡适国小(投票站一般都设在附近的国民小学)。

我到胡适国小时,八点刚过,但还没有几个选民来投票。为了保留这珍贵的瞬间,我用手机对准投票点拍照,这时一个警察前来严厉制止。后来我才知道,禁止拍照是为了体现秘密投票的原则,从贴在选举点的宣传单上我注意到对我这一违法行为要给予几千台币的罚款,这次我算是幸免了。

投票过程在教室里,门前站着警察负责引导投票人并维持秩序,门口有工作人员验明投票者的身份证,然后再到室内首先核对在名册上自己的名字(事先有专门的机构负责选民登记、核查),再领取选票,每人三张,一张是印有市长候选人的选票、一张是印有市议员候选人的选票、一张是印有里长候选人的选票,三张票颜色不同以示区别。台北市长候选人共五位,根据抽签结果确定顺序。台北市议员的候选人有多人,都是从各区产生的。里长相当于大陆的居民委员会主任,在胡适国小的投票点,里长候选人只有一人。只见每位选民领票后到一个简易布帘遮蔽的小划票间在自己选定的候选人名字上方的空栏上卡一个小印章(当然这个过程我看不到,是工作人员告诉我的),然后把三张票分别投到三个特制的票箱里,完整的投票程序便结束了。每个选民进入投票间(教室)时,手机一律不准带入,交门口警察保管,投完票后领取。今天的天气难得的好,因此参选的人很多。台湾的投票率受天气的影响比较大,因为投票日是事先确定的某个周末,如果天公不作美,一些年老或行动不便的,或者对选举本来就不感兴趣的人,就不会去投票。

快到九点时,越来越多的选民到来,男女老少排成长龙,有拄着拐杖步履蹒跚的老人,有稚气未脱的年轻人(在台湾,超过20岁的公民有选举权),还有一个中年人西服革履拖着行里投完票后马上赶往机场,还着从美国回来参加投票的(当然并非专程,有很多台湾人长年居住在国外)。整个胡适国小在三个教室按照不同的居住区设了三个投票点,由工作人员引导,非常有序地在教室外排成三列,依次进入,投票后安静地离开,没有喧嚣、没有吵闹。与这些当局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现场只有我一个旁观者。

当天在台湾政治大学召开两岸宪法行政法学术研讨会,我于上午又赶往政大参会。中午休息时,会议主办者又组织大陆宪法行政法学者们到附近万兴国小去参观选举,工作人员为我们进行详细的讲解,就选举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回答各位学者的提问。如候选人如何产生,在什么情况下选票无效?研讨会的会程是一整天,听说下午四点投票结束,然后开始计票,台湾称“开票”,不等研讨会结束,我四点前再次赶到万兴国小。四点刚到工作人员宣布投票立即终止,此时一位女士风风火火地跑过来要投票,但还是被拒绝了。经过室内简单的整理后,正式开票。不知道为什么,我所在投票点(一间教室)除工作人员外,此时只有我一个旁观者,工作人员便邀请我来监督开票,当然我义不容辞了。工作人员在我的注视下,将票箱打开,马上开始计票。在市长竞选人中,一开始赦龙斌和苏贞昌还难分伯仲,可后来,苏贞昌便败下阵来。除了这两位主要竞争对手之外,还有几位名不见经传的市长候选人,这几个人完全成为这场选举大戏的配角,个别候选人竟然一票未得!说来令人不可思议,这些人为什么参加竞选,是自视过高、不自量力?其实都不是。可以说,在台湾参加竞选是出名最难得的机会,政治选举的关注度远非商业广告所能企及。对于一些人而言,真的是重在参与,选举的结果并不重要,关键是参与的过程。特别是在参选率非常高的情况下,不管选民愿意不愿意,每位竞选人都会闯入你的视野,成为你的记忆。从这个意义上,需要对竞选人的资格进行一定的限制,否则民主选举可能被一些人利用,成为商业的噱头或无聊的把戏,而且也会使选举的公共成本无限增长。在台湾参与政治竞选者要交一定数额通常是几十万新台币的保证金,如果竞选人得票数很高,这些保证金不但可以收回,而且此外会有很大收益,当然可以作为政治基金;相反一些得票很低的竞选人,不但没有什么收益,甚至连保证金也会血本无归。对于富人可以将其作为博取功名的投资,但对于普通的工薪阶层,这便是一场赌博。在台湾曾听说某一艺人竞选失败后破产。没错,竞选是有钱人的游戏,但对于防范滥用选举权,财产的限制也有其合理性。在台湾,参政热情很高,如果不加限制,候选人会不计其数,如果这样,选举不但无效率,甚至会完全变成闹剧。

计票工作完全公开、非常有序,而且效率很高。取票、唱票、监票、写票、计票各司其职。这些工作人员严谨、负责的态度绝对不会让人怀疑选举程序的公正性。现场的工作人员分工明确,而且还有备用人员随时准备替换。而且据说,所有这些人都是“义工”(相当于大陆的自愿者,在台湾随处可见这样的义工,特别是在一些公益性场所),我问门口的义警,他告诉我,他们没有报酬,只有午餐和晚餐两盒便当。走出投票站,已经夜幕降临,我注意到所有新闻媒体特别是电视全程实时报道各主要候选人的得票情况。让人想不到的是,在台湾五都选举有几百万张选票,几个小时后,整个台湾五都选举的结果就出来了,当晚,获胜者就开始和支持者一起欢呼庆贺。没有数量众多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认真而有效率的工作是难以想像的。在国民党与民进党五都选举的市长候选人的对决中,国民党以32的优势胜出。但在总票数,民进党高于国民党。台湾北部仍由国民党控制,台湾南部属于民进党天下。看来台湾在以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仍会是两党政治。

没有想到,我无意中参与到了台湾的选举程序中。想起来很可笑,在大陆从18岁开始享有选举权的我,不记得什么时候参加过投票,如果参加过,那漫不经心的划票,不曾给我留下任何记忆。但前几年我正式参加的一次基层人大代表的选举,我是“被组织”参加的。不知道为什么,这与我完全无关的台湾人的选举,却引起我极大兴趣,报以极大热情,并无意之中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

 

作者简介: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

文章来源:中国宪政网 发布时间: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