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卡特总统(James Earl Carter, Jr)
美国人关于卡特总统有个笑话:“卡特总统不当总统时,比当总统时更称职;克林顿当总统时,比他不做总统时更称职!”从这个笑话里可见人们对于卡特总统的高度评价。
由于卡特总统(James Earl Carter, Jr)卸任后,一直为埃默里大学(Emory University)的教授,因此埃默里大学的学生都有机会听卡特总统演讲。这里的本科生是幸福的。他们告诉我:每次开学典礼上,学校会为每位新生发瓶可乐,然后他们坐在那里听卡特总统演讲(真是振奋人心!可乐据说是世界第一品牌,而卡特可谓人们的精神领袖)。由此,我在亚特兰大也就有机会聆听卡特总统演讲了。
1978年,这位美国第39任总统,在未征询国会或要求国会同意的情况下,宣布与台湾断交转而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我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卡特总统与中国是有“不解之缘”的。而且他的生日还是中国的国庆;他也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那一年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因而,每位中国人也许应该记住卡特。
卡特是伟大的!他在卸任后仍然成就斐然!不论是任职总统期间还是其后,他都极力推进国际人权事业。其创办的卡特中心(The Carter Center),更是享誉全球。卡特中心与中国政府的合作也是由来已久了。据说也与人民大学有过合作。2002年,卡特获诺贝尔和平奖。目前他是极力反对战争,批评布什政府,“青春”尤在啊。
也许学术界更应该被卡特所折服。目前卡特总统已经出版了近二十本书,其中写于2001年的童年回忆录《天亮前一小时》(An Hour Before Daylight),不仅成为《纽约时报》畅销书榜的冠军,还因其文学水准入选当年普利策奖的决选名单。(卡特就是在中国估计也没问题,准能弄个"长江学者"啥的.)
不过,估计没听过卡特演讲的人可能以为这种演讲是形式而已。那可真错了。那天下午,因为是法学院的一个活动,法学院的很多老师都去了。卡特演讲的内容很丰富、感染力极强。虽然卡特年岁已高,但整个演讲,连提问阶段共延续了一个半小时左右,涉及美国人权斗争史、美国战争与人权等等人权话题。
演讲是在学校的一个教堂举行。没有想象的那样戒备森严。带上入场券,可以随便背包进入。虽然会场有几位西装护卫,但也较为随意。总统离人民的距离非常之近。
虽然卡特先生已不再就任总统现职,但是大家仍然尊称他为“总统”,而没有在前面加上“前”、“原”之类的词汇。可见,总统在美国已经不仅仅是俗套的权力象征,它有时候也蕴含了一种无形的声誉,当然原因之一可能是他曾经是人民(we the people)“操办”出来的总统。
(入场券上仍然是“总统吉米.卡特”的称呼,虽然他现在不是“总统”)
文章来源:中国宪政网 发布时间:2008/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