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包赠品纸巾
王世涛
(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
在“五都选举”前夕,选举的气氛日渐升温。某天,走在我住所社区的街道上,我看到几个人在给每个过路人一边发东西一边说“多谢支持”,路过时我也领受一份,拿到后发现是两袋薄薄的塑封纸巾。上面印着某台北市议员竞选者的头像。我窃笑:这东西给我是白搭了,我也没有投票权,但留个纪念也好。再看薄薄的纸巾略显寒酸。按照台湾法律规定,在选举中超过30元新台币(相当于6元人民币)的赠予,就算是贿选,要承担法律责任。以前的台湾选举特别是基层选举也存在较为普遍的贿选。为了在法制上解决这一问题,进行特别的立法。立法规定有实效吗?这片纸巾便是明证。
当然仅有立法是不够的,因为很多贿选是私秘的,无法进行全面监控。为此,台湾对贿选的检举者进行重赏,检举者可得到几万元的奖赏。而且行贿者会承担法律责任,于是很少有人再冒风险。当然,不敢说完全杜绝。
我注意到,在塑封的纸巾袋上有小字提示:“欢迎小额捐款”,下面是户名和账号。但小额捐款往往杯水车薪,因为台湾竞选所需费用也是较为昂贵的,因此,竞选者往往都需要巨额财力支持。也就是说,台湾的选举也存在着政治献金,但政治献金要申报、公开。当然这里免不了幕后交易,如果是直接的现金支付的政治献金是没有办法控制的,没有人会傻到通过转账进行行贿的。当然这里存在着很大的风险,但为什么仍有人愿意冒险呢?其实,政治献金本质上就是风险投资。既然是投资,其追求的是回报。因此,竞选者获胜后经常免不了被投资者操控。当然,如果竞选者有显赫的家族背景或自身拥有雄厚的财力,可能会免于被幕后操手控制。
大陆基层选举的贿选有蔓延趋势,但很难遏制,每到农村选举村委会主任时非常热闹,对所有竞选者的赠物和吃请,村民一般是来者不拒。行贿的竞选者忙得不亦乐乎,但对受贿者是否能投自己一票也没办法控制。结果是,村民皆大欢喜、各有所获,行贿的落选者只能落得个鸡飞蛋打。在台湾,基层选举的贿选现象也曾较为普遍,类似的事情也曾经常发生。为了“规避投资风险”,曾有竞选人行贿时,在衣服里面印着佛主和其他神像图腾,行贿时展示给受贿人让其发毒誓。这可能会有一定的效果,因为在台湾很多人笃信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