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法政评论 法学随笔

法学随笔

传媒巨鳄的世纪审判

传媒大亨默多克又笑了!这回不是庆幸自己闪电般离婚,成功甩掉邓文迪;而是笑看旗下原《世界新闻报》官司判决出炉,女弟子成功脱罪。

624日英国《金融时报》报道,陪审团裁定:因证据不足,与默多克关系亲密的新闻国际前首席执行官、原《世界新闻报》主编布鲁克斯以及她的丈夫无罪。伦敦城市大学新闻学教授格林斯莱德说:“许多英国人希望她被判有罪。检方拿不出足够好的理由来给她定罪,人们很愤怒。”

窃听丑闻爆发前,担任首相新闻秘书的库尔森,则被“老贝利街”法庭判处非法窃听和妨碍司法公正罪名成立,面临最高两年的刑期。电视镜头前,处境尴尬的卡梅伦低头致歉:“我为雇用库尔森承担全部责任。”

“这起延续数年之久的案件所产生的影响,远比此次判决更加深远――议会举行了相关的听证会、默多克锐气大挫、英国制定了新的媒体法,而且促使小报新闻编辑部中最糟糕的一些行为得到清理。”《纽约时报》总结。

小报《世界新闻报》曾是英国销量最大报纸之一。这起窃听风波受害者超过600人,涉及王室成员、内阁大臣、文体明星和普通刑事案件受害人及家属。此案为英国诉讼史上耗时最长的案件之一,花费不下1亿英镑,媒体惊呼为“世纪大审判”。

窃听丑闻听起来就像是一部写得很烂的电视剧,所有的剧情转折都令人难以置信:默多克与布鲁克斯之间类似父女关系;新闻国际给她1760万美元(约合1亿元人民币)遣散费;法庭宣读了一封她写给库尔森的措辞露骨的情书;以及充满小报色彩的辩护策略――大量透露个人隐私,比如她的婚外情,以及代孕母亲替她生下女儿等。小报可能会为这样的爆料支付6位数的报酬。“我的个人生活就像一场车祸。”她自嘲。

镜头拉回到三年前,《卫报》头条爆料,2002年《世界新闻报》非法窃听失踪少女米莉道勒及其家人电话,并擅自删除语音信箱中的信息,扰乱警方破案。失踪六个月后,少女遗体在树林中被发现。

小报如此下作,不择手段,听到这一切,最先跃入脑海的形容词是卑劣、令人发指和令人作呕,英国民众群情激奋。议会针对窃听丑闻召开紧急会议,首相卡梅伦承诺展开独立调查。《世界新闻报》被迫吹响熄灯号。

那时,默多克收看自己的天空新闻频道,就会看到英国下议院中,议员都在发泄对传媒帝国违法行径的愤怒,指责公司高管说谎,掩盖犯罪行为。看到政客史无前例炮轰默多克,人们就会意识到,新闻集团魔咒已经被打破了。同时拥有英国四家报纸与英国第二大广播公司,他的影响力非同凡响。多年来英国政客对他――地球村的统治者,又爱又怕,就是因为新闻集团足以影响民意。

与历届前任一样,卡梅伦不遗余力地对默多克大献殷勤。上任15个月,会晤新闻国际代表26次,远远超过跟其它媒体集团的会见次数,足见对默多克有多重视。因礼聘前《世界新闻报》主编库尔森,出任首相新闻秘书,又与布鲁克斯过往超密切,卡梅伦饱受舆论指摘。

正乘坐喷气式飞机在美国各地频繁出席新闻发布会和鸡尾酒会的默多克,令人难以理解地表达了他个人对布鲁克斯的信任――满头红发的她正处于这场争议的“震中”。他用几个不痛不痒的词,表达了对这种“令人愤慨”和“不可接受”的行为的谴责。

意想不到的是,风向变了,助手无奈表示:“默多克仍可以拜谒卡梅伦――只要他走后门就行。”突然之间,一切都化为泡影,傲睨一世的他迅速遭到报应,传媒大亨跌下神坛。出席下议院举办的听证会,他亲口承认:“这是我人生中最为卑微的一天”。

默多克心中或许嘀咕:“《世界新闻报》不是唯一非法获取独家轰动性新闻的报纸。窃听语音信箱的做法一度非常普遍。其它小报也雇佣了狡诈的私人侦探。”但是,新闻国际所用手段之无情、规模之大,将竞争对手远远甩在身后。业内人士称《世界新闻报》已经“失控”。

《纽约时报》报道,默多克非常爱说的一句话是“埋掉你的错误。”但有一些错误是你不管花多少钱都无法埋掉的。为博眼球,小报无所不用其极,刻意迎合读者猎奇趣味。英国报刊投诉委员会不止一次发现,《世界新闻报》“根本无法提供所讲故事的任何证据”。

正是《世界新闻报》带来了媒体圈有偿新闻的风气。在这种风气熏陶下,甚至带动一批相关服务产业。媒体会向爆料者支付最少50英镑最高10000英镑的报酬,如果被多家采用,报酬更高。

除了已经广为人知的通过名人语音信箱寻找故事,雇用私人侦探跟踪也是英国小报界“常规”调查手段“实际上,除了名人,政客也被广泛跟踪。”前《世界新闻报》记者透露。《卫报》指出:默多克麾下的《星期日泰晤士报》和《太阳报》工作人员,曾“入侵”前首相布朗的法律文件。很多人半开玩笑说,政客们担心小报手上掌握的私人隐秘可能比军情五处还多,万万得罪不起。

“英国各地民众也越来越意识到,这一危机提出了政治家和媒体沆瀣一气文化的根本问题,披露了英国生活中更深层次的病症,这种病症可能在未来岁月继续主导英国国家政治。”《纽约时报》点出问题根源。

窃听丑闻到底意味着什么?是自由主义新闻观和媒介社会责任论的较量,是滥用新闻自由和维护公众个人权利之间的搏弈。

窃听丑闻曝光,卡梅伦委托资深法官莱韦森对媒体道德情况展开调查。法官提交最终报告,呼吁以法律为支撑,设立独立机构,实现媒体自我监管。英国政府去年宣布将建立独立媒体监管机构。

“错误发生了,我们为之道歉。我们已经向一些受到影响的人支付赔偿并配合调查。”新闻集团女发言人说:“我们改变了从事业务的方式,希望帮助确保不再犯同样错误。我们强烈支持预计今年秋天启动运行的独立新闻标准组织。”

《世界新闻报》黯然退场,传媒大亨旗下的小报《星期日太阳报》取而代之,默多克又开始了下一次收购,剑指时代华纳公司,传媒帝国继续前行。

文章来源:法治周末http://www.legalweekly.cn/index.php/Index/article/id/5423 。 发布时间:2014/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