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中心公告 会议公告

会议公告

〔会议〕《人大法律评论》2025学术年会议程

《人大法律评论》2025学术年会


叠变:国家机关“分工、配合、制约”的规范与实践


2025 9 21 日 中国人民大学中关村校区明德法学楼601



中国人民大学中华法治文明高等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公法研究中心·《人大法律评论》编辑部





开幕式

8:409:00

致辞人:杨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致辞人:王 (中国人民大学纪检监察学院院长、中华法治文明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

主持人:谭耀淇(《人大法律评论》主编)

圆桌论坛一:监察司法过程中的“分工、配合、制约”

9:009:30

主旨发言

发言嘉宾:

韩大元(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题目:宪法文本上监察与司法关系的法理阐释

与谈嘉宾:

柳建龙(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教授)

刘苍瑜(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9:3010:30

主题发言

10:3010:50

自由讨论

发言嘉宾: (中国人民大学纪检监察学院教授、法学院教授)

题目:纪检监察一体运行中的两种衔接模式

发言嘉宾: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题目:“法检公”三机关关系原则的教义学展开

发言嘉宾:高童非(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教授)

题目:制度内外的策略性互动——公检法配合与制约的微观运作

发言嘉宾:孔祥承(国际关系学院法学院副教授)

题目:诉讼构造视角下案卷移送制度研究——兼谈一种刑事审判方式的建构路径

发言嘉宾:周维栋(中国人民大学纪检监察学院讲师)

题目:行政机关与监察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的关系

发言嘉宾:李世豪(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后)

题目:三机关、四机关和五权——论“分工、配合、制约”原则的主体扩容

主持人:李金林(《人大法律评论》编辑)

10:5011:00

圆桌论坛二:社会治理实践中的“分工、配合、制约”

11:0011:20

主旨发言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学术院长,教授)

题目:综治:作为中国法治的标识性概念

11:2012:20

主题发言

12:2012:40

自由讨论

发言嘉宾:陈杭平(清华大学法学院长聘教授)

题目:互联网借贷纠纷的溯源与治理

发言嘉宾:王志超(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英才培育计划”博士研究生)
题目:知识产权保护中行政与司法的互补与衔接模式(线上)

发言嘉宾: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
题目:检察机关在环境治理中的角色

发言嘉宾:陈天昊(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长聘副教授)

题目:司法审查能带来更好的环境治理绩效吗?—— 司法审查阴影下的行政绩效

发言嘉宾: (北京大学法学院长聘副教授)
题目:Policing Sexual Harassment in China

发言嘉宾:彭雅丽(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题目:Drunk driving criminalization and frontline enforcement realities in China

主持人:金上钧(《人大法律评论》编辑)

13:0015:00 休息

青年学者论坛

15:0016:20

报告人:刘金松(重庆大学法学院助理研究员)

题目:从“流水作业”到“层层把关”——刑事诉讼纵向构造改革的宪制逻辑

报告人:潘子骏(北京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题目:分久必合:司法行政机关与人民法院组织边界的形成

报告人:李彦全(清华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题目:“三机关关系原则”的历史之维:“检警一体”的中国实验

评议嘉宾: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评议嘉宾:孔祥承(国际关系学院法学院副教授)

评议嘉宾: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讲师)

主持人:徐崇凯(《人大法律评论》编辑)

16:2016:30

休息

16:3017:50

报告人:冯上多(复旦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题目:行政公益诉讼中监察介入与监检协同机制研究——以“不依法履职”的二元解释为切入

报告人:张晋(西北政法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论行政公益诉讼与行政执法协作机制的类型化研究

报告人:沈鸿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线上)

党领导立法原则下立法僵局的破解——以民法典编纂中各机关的互动为研究对象

评议嘉宾:王世杰(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讲师)

评议嘉宾:周维栋(中国人民大学纪检监察学院讲师)

主持人:刘子恒(《人大法律评论》编辑)

闭幕式

17:5018:00

总结人:黄尹旭(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