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中心动态 明德公法论坛

明德公法论坛

第五届“中国宪法学基本范畴与方法”学术研讨会在福建平潭召开

第五届“中国宪法学基本范畴与方法”学术研讨会在福建平潭召开

 

范畴五2.jpg

 

5 30 ,由中心和浙江大学亚洲法律研究中心联袂主办的第五届“中国宪法学基本范畴与方法”学术研讨会在福建平潭举办。

来自人大法学院、中国社科院法学所、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法律系、国家检察官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香港城市大学法律学院、浙大光华法学院、上海交大法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福建省人大法工委、厦大法学院、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的二十余位宪法学者参加了这次会议。中心的 韩大元 教授、 张翔副 教授、 郑磊 博士、 王建学 博士、 王旭 博士参加了会议,提交了《<宪法解释程序法>的意义、思路与框架》、《论合宪性限定解释》、《论法国宪法中地方公共团体的概念》、《作为承认规范的劳动权》四篇论文。

根据收到的二十余篇会议论文,会议由“宪法解释理论”、“宪法规范的适用”、“宪法学基本范畴”、“基本权利研究”四个专题构成,学者们在这个远望如坛的中国第五大岛上开坛设讲,就中国宪法学基本范畴与宪法学方法论等方面的理论基础问题和前沿问题展开研讨,纯粹的学术交锋在此会议上多次形成、观点交错纷呈、交锋频仍来往,激起诸多思维火花。

“中国宪法学基本范畴与方法”学术研讨会的缘起,是中心 韩大元 教授、 胡锦光 教授与其他诸多宪法学者为促进中国宪法学研究基础共识之形成,在五四宪法颁布五十周年的2004年倡导,以中国宪法学基本范畴与方法为主题的专题研讨会,以五年为一个阶段,今年是第五届。与会学者回顾前五届的会议交流成果,认为五届会议实现了举办该会议的设想;并约定,继续以五年为一个阶段举办这项专题研讨会,期待在共和国第一部宪法颁布六十周年的时候,中国宪法学在基本范畴与方法等问题上形成更多、更成熟的共识。(郑磊 供稿)

范畴五1.jpg 

 

附录一:第五届会议论文目录

第一部分  宪法解释理论

《宪法解释程序法》的意义、思路与框架       韩大元

美国宪法解释方法论之思考       范进学

宪法释义学与宪法体系       郑贤

国外宪法方法发展及其启示       郑贤

宪法解释:问题及其分析     

第二部分  宪法规范的适用

建立健全违宪审查制度       黄晓辉

基本权利需要具体化才能实现吗       夏正林

德国法律的宪法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谢立斌

论合宪性解释       周刚志

论合宪性限定解释        

论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     

第三部分  宪法学基本范畴

论基本范畴意义上的宪法概念之界定       刘茂林、刘建辉

当下宪法概念界定中的认识方法与逻辑命题    朱福惠、李秋成

“宗教”一词在宪法中的意涵――中美宪法解释技术之比较分析       王广辉

论法国宪法中地方公共团体的概念    王建学

宪法学基石范畴研究     

第四部分  基本权利研究

人的尊严与人格尊严    林来梵

征收和征税的关系规则及其适用:美国法上的情形       刘连泰

中国宪法权利理论发展评述       翟国强

作为承认规范的劳动权     王旭

 

附录二:第五届会议日程

时间

 

8:30

8:50

开幕式

主持人: 林来梵(浙江大学亚洲法律研究中心主任)

致辞人: 成苏明(中共福建省平潭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

        韩大元(中国人民大学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主任)

8:50 9:00

 

9:00

10:15

第一专题:宪法解释理论

主持人:  李树忠 教授

导引发言:

           范进学(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教授)

“美国宪法解释方法之思考”

           郑贤君(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

“宪法释义学的发展动向与宪法体系思维”

             岭(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

“宪法解释:问题及其分析”

(每人15分钟)

与谈人:

  峰(香港城市大学教授)

徐振东(厦门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每人8分钟)

自由发言:

(每次不超过2分钟)

 

10:15 10:30

 

10:30

12:00

第二专题:宪法规范的适用

主持人:  韩大元 教授

导引发言:

夏正林(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基本权利的实现必须经过具体化吗”

周刚志(厦门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论合宪性解释”

  磊(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后研究人员)

“合宪性限定解释与合宪性法律解释的分工”

  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

“论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

(每人15分钟)

与谈人:

黄晓辉(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

  翔(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每人8分钟)

自由发言:

(每次不超过2分钟)

12:00 14:00

午饭与午休

14:00

15:20

第三专题:宪法学基本范畴

主持人:      教授

导引发言:

王广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

“‘宗教’一词在宪法中的意涵”

王建学(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后研究人员)

“论法国宪法中地方公共团体的概念”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博士生)

“宪法学基石范畴研究――宪法学语义下的人权研究”

(每人15分钟)

与谈人:

范进学(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教授)

邹平学(深圳大学法学院教授)

(每人8分钟)

自由发言:

(每次不超过2分钟)

15:20 15:40

 

15:40

17:10

第四专题:基本权利研究

主持人:  游劝荣 教授

导引发言:

刘连泰(厦门大学法学院教授)

“征收和征税的关系规则及其适用:美国法上的情形”

翟国强(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人员)

“中国宪法权利理论发展评述――以方法论为视角”

王旭(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后研究人员)

“劳动、国家伦理与政治承认――宪法劳动权规范内涵解析”        

(每人15分钟)

与谈人:

杜力夫(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

           薛小建(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

(每人8分钟)

自由发言:

(每次不超过2分钟)

17:10

17:30

综合讨论

(每次不超过3分钟)

17:30

18:00

闭幕式

主持人: 韩大元 教授

总结人: 李树忠 教授

林来梵 教授

18:00 20:00

 

 

附件三:前四届会议论文目录

第一届  浙大  200411

20世纪50年代中国宪法学基本范畴的分析与反思    韩大元

《中国宪法文本研究》课题之基本思路    韩大元、张翔

宪政问题研究    董和平

宪政与方法:走向宪法文本自身的解释――宪法解释学之意义分析    范进学

以宪法概念思维:规范是如何发现的?    郑贤

法眼看“黄碟”    刘飞宇

生存权的基本范畴    凌维慈

 

第二届  山大  20065

50年代中国宪法学上的基本权利范畴:一个文献的综述    韩大元

论宪法学的核心范畴和基本范畴?    刘旺洪

对话商谈与方法多元――论中国宪法学研究方法    范进学

战后德国政治法学方法的三大流派略论    李道刚

宪法学的方法问题    刘松山

宪法的哲学之维    刘志刚

宪法研究的新方法――“社会―国家关系分析方法”    任万兴、张东华

对民主范畴的历史解读――兼论五四时期民主理论的发展    王德志、孙婧

论宪法变迁    王锴

我国宪法学基本范畴的历史类型    夏泽祥

共和主义的宪政价值解读――兼谈中国宪法文本中共和之内涵    杨福忠

宪法学为什么要以宪法文本为中心?    张 翔

一种新型的宪法规范――违宪审查基准的导引式研究    郑磊

 

第三届  南师大    20076

中国宪法学视野下基本权利概念的起源与演变(上)    韩大元

提升基本权利保障水平是促进社会和谐之关键    童之伟

论公民基本权利的功能与实现    范进学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学科设置之我见       

地方“一把手”不可公器私用违法止“谤”    郭延军

论违宪审查权与立法权的分离    黄辉明

再论宪法概念    郑贤

宪法及宪法学:是什么?不是什么?    刘大生

固有抑或授权:地方权力机关监督权的宪政属性    秦前红?汪自成

关于我国党政关系的分析    马 岭

基本权利保护的双重审查标准    杜强强

本质与价值:裁判请求权的制度化原则    季金华

宪法基本权利实现机制的比较法研究    李求轶

商业言论自由的宪法学思考    赵娟

乡村债务的宪政解读    范毅

宪法效力新论    王广辉�~ 刘  �t

基本权利体系的人学思考    上官丕亮

人格尊严的宪法意义    刘志刚

祛魅与自足:政治理论对宪法解释的影响及其限度    张翔

宪法上的人格权的理论与启示――以德国为例的比较研究    骆正言

论美国司法审查的正当性问题    徐振东

宪法权利冲突还是法律权利冲突?    徐振东

论宪法中的基本国策条款    王锴

中国宪法文本中的责任研究    姚建国

宪法文本中的“县”与“市”――析“强县扩权”的宪法空间    郑磊

宪法审查的政治动力    田雷

宪法学范畴体系论纲    夏泽祥

从“基本权利”到“宪法权利”    夏正林

宪法层面环境权的基本内涵与法律进路――以与民法的比较为视角    张 震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规范的民主诠释    严海良

论迁徙权    周玉利、宁昕

 

第四届  武大  20086

论中国宪法学基本范畴中的“宪法―法律”关系    韩大元、秦强

宪法秩序作为中国宪法学基本范畴的证成及意义    刘茂林?、王从峰

中国宪法学基本范畴体系新论    范进学?、杨阿妮

宪法概念体系初论    郑贤

论宪法学的理论层次及其范畴体系――基于知识社会学的分析视角    周刚志

对人权法概念的一个澄清    刘�t

比较宪法学的比较研究方法论    邹平学

论宪法社会学的学科品性    潘弘祥

宪法方法论之中国觉醒――由合宪性推定说开    王书成

转型宪法与宪法学转型――中国宪法学的过去与未来    韩永红

论宪法原则的“第三条道路”――兼论宪法原则与规则关系的三种形态    陈焱光

平等的宪法解读    上官丕亮

论宪政与公民幸福    何士青

论宪法上的紧急状态    王锴

宪法惯例刍议    陈道英

经济政策与宪法规范    秦前红、涂四益

中国宪法文本中的“个人”――兼论人权的立足点    胡弘弘

关于“价值是如何进入规范的”    郑磊

宪法文本中“民主党派”的解读    叶海波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化的基本权利规范――以私有财产权条款为例   祝捷

民生至上:紧急状态下的宪法规范    曾哲

 

 

附录四:诗词两首

注:中国宪法学似乎与诗歌存在着某种缘分,诸多老一辈宪法学人诗书兼修;每年的宪法学会总有前辈宪法学者以吟诗、唱诗来闭幕压轴。本次会议上,与会的国家检察官学院张剑 文副 教授也形成了一诗一词,前者在会议闭幕式上吟诵,后者取材于学者们调侃中的一些妙语。

 

海坛吟

张剑文

 

海隅谁筑坛,东望漫青岚。

 

帝踪知何往,空留半洋帆。

 

潮去山不改,潮回崖成滩。

 

沧桑万千劫,神眠梦犹酣。

 

仙子别居处,碧玉妆平潭。

 

岸脚三十六,礁屿影层峦。

 

石耸林漠漠,沙白水澹澹。

 

摩诘历此境,岂独墅辋川。

 

景观历称奇,今乃供游闲。

 

都市厌嚣壤,纷纷觅天然。

 

心远意未足,身亲履地偏。

 

乡野闻慨叹:幽僻更多艰;

 

飨客以土产,旅舍陋且简。

 

既是慕田园,粗砺君莫嫌。

 

原生最时尚,朴质味至鲜。

 

若亦精与细,焉得复天然?

 

 

水龙吟◎会议纪要

张剑文

 

饱食有所事事,

 

团团坐,言辞交锋。

 

眉飞色舞,伏枥老骥,奋力硬撑。[1]

 

咬文嚼字,才俊青年,日上蒸蒸。[2]

 

廿八素心人,坐而论道,是亦为政。

 

 

乘兴更览美景,

 

海之坛,风情万种。

 

听佳人语,观天下奇,历神仙境。[3]

 

煎蛎烹蟹,啖墨食鲍,碗尽盘空。[4]

 

何饕餮若此?客随主便,自当从命。

 

 

――――――――

偷闲赴福州平潭岛参加宪法学会圆桌会议,28学人坐而论道。因于议题无所贡献,乃归纳林来梵师妙语,并小结会后观光及期间大啖海鲜事,撰此“会议纪要”,以为形而上会议之调味品。

1 林来梵 教授于宴席上调侃曰,45岁以上者可称“硬撑派”,再硬撑5年,即可退休而由年轻人主导学界矣。

2:与“硬撑派”对照,青年一代博士、副教授等有蒸蒸日上之态势,可名曰“蒸蒸派”。

3:平潭盛产美女,为我等导游之吴导及县府陪同干部皆为美女,于是曰“听佳人语”;徐霞客称平潭岛之石牌洋为“天下奇观”;平潭海蚀地貌之集中区域称东海仙境。

4:墨鱼带墨汁食用,至鲜且有益健康,惟其染色效果甚佳,我等一时间黑唇墨齿;鲍鱼为平潭养殖水产之一,鲜烹之,汤味绝佳。

 

 

文章来源:中国宪政网 发布时间:200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