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瓯
博士作客宪政与行政法治论坛主讲“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前瞻”
2008
年
3
月
5
日
下午2点30分,明德法学楼601徐建国报告厅,资深台湾政治观察家和参与者、中国人民大学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特邀研究院朱瓯博士带给我们一场关于“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前瞻”的精彩主题讲座。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莫于川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的许崇德教授、周惠博教授、韩大元教授、胡锦光教授、李元起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党史系张同新教授、清华大学法学院王振民教授、国务院港澳办王巧珑女士、首都师范大学郑贤君教授、中央民族大学熊文钊教授等特邀嘉宾以及众多校内外同学共150多人参加了讲座。
许崇德
教授首先对与会的各位老师分别做了介绍,同学们给予热烈的掌声表示欢迎。
在接下来的讲座中,
朱瓯
博士分五个不分对台湾领导人选举问题进行了介绍。首先,
朱瓯
博士先给大家做了一个深刻的引言说明:(一)由于任何一个地方的政治形式都是由本国的文化背景、政治土壤决定的,所以不可绝对地判断什么样的民主就是好的。(二)针对台湾地区领导人的选举,我们要以纯粹的学术角度去看待,不要带政治色彩。第二部分,
朱瓯
博士介绍了台湾50多年来形成的“相对多数的选举模式”,这一模式的核心就是“依法投票、依法执政”。并介绍了台湾立法委员选举,对其采取的“单一选区两票制”的选举方式做了详细分析,最终得出立法委选举的重要意义:一定程度上决定接下来的台湾领导人的选举;考验了民心向背;选举结果关系到海峡两岸以及台湾内部族群的和谐;也影响着未来台湾经济是否可以振兴。但是
朱瓯
博士面对立委选举蓝营大胜之势,其态度是相对谨慎的,他认为:对于台湾的任何选举,在票数统计出来之前,都不可以对结果妄加揣测。第三部分,
朱
博士介绍了民进党煽动的两次公投,一次是要想国民党讨党产,另一次是“入联公投”。但
朱
博士一针见血地指出在这民进党惯用的选举伎俩的背后,实质是“公投”绑“大选”的思维在作祟,而此时国民党采用号召大众“拒领公投票”的战略起了很好的化解作用,这也为立委选举的胜利奠定基础。在主讲的第四部分,
朱瓯
博士讲述了民进党执政8年的政绩情况,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经济发展方面没有成效;8年执政贪污更胜;蓄意挑起族群对立;去中国化、去蒋化激发民愤;挑衅两岸和平致使紧张关系……而所有的这些都会促使台湾人民重新作出选择。第五部分,
朱瓯
博士分别分析了民进党和国民党不同的大选思维,前者认为:“立委选举民进党输了,但台湾不能输”,这实质是为其摆脱选举失利困境的一种心理态势,也是其在进行选举时向公众鼓吹的一种口号。后者却认为:“国民党是不会用绝对的多数去做任何不对的事情”,要回归民生、经济的选举议题,不做无谓的口水战。从中使得大家对两党不同的选举思维有着深刻的对比。最后,
朱
博士对台湾大选做出了预测,并对大陆同胞最关心的“两岸关系”给出了自己的分析。
接下来,讲座进入第二个环节:互动交流。与会的老师、同学纷纷举手提问,问题涉及的角度多样,既深刻又不乏犀利,充分表达了对台湾选举的高度关注和对祖国两岸关系的关切之情。
朱瓯
博士也逐一给予了回答,其思维之缜密,眼光之前瞻赢得了阵阵热烈的掌声。
(撰稿人 张萍)
右侧为朱瓯先生,左侧为纪宝成教授。

文章来源:中国宪政网 发布时间:200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