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中心动态 明德公法论坛

明德公法论坛

迪特·格林教授做客名家法学讲坛主讲加强宪法法院地位的宪法改革

2025423日上午,德国柏林洪堡大学教授、德国联邦宪法法院前大法官迪特・格林教授作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做题为“德国关于加强联邦宪法法院地位的最新宪法改革”的讲座。本次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公法研究中心主办,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胡锦光教授担任主持人,喻文光副教授担任翻译人,韩大元教授李忠夏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王锴教授杨登杰副教授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后钱坤出席与谈。

首先,在主持人胡锦光教授热烈欢迎和简要介绍格林教授后,韩大元教授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公法研究中心致欢迎辞。韩大元教授对格林教授的到访表示欢迎,回顾了格林教授与人大之间的长久深厚渊源,并指出在当前国际秩序充满不确定性的背景下,格林教授的来访为我们依靠宪法寻求确定性提供了宝贵指引。

 

在讲座中,格林教授结合当前国际政治形势,系统梳理了德国联邦宪法法院改革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动因,强调宪法法院作为“宪法守护者”所承担的核心职责。他回顾了德国联邦宪法法院自冷战结束以来的发展历程,介绍了法院在宪法监督、权力制衡和维护法治方面的重要实践。同时,格林教授详细解读了2024年德国联邦宪法及相关法律的最新修改,指出此次修宪旨在将此前仅由普通法律《联邦宪法法院法》规定的核心条款纳入宪法,以强化联邦宪法法院的地位,避免重蹈匈牙利、波兰等国右翼民粹政治势力削弱宪法法院的覆辙。写入宪法的重要条款包括联邦宪法法院维持两庭制且不得随意增设;法官任期12年且不得连任;法院自主制定内部程序规则,不受政治干预;判决对一切国家机构具有约束力等。格林教授认为,这些都非常值得肯定,但遗憾的是本次修改未将法官选任的三分之二多数决规则规定进宪法,而这对于保障联邦宪法法院法官的专业性、政党超然性,以及独立行使宪法审查监督权极其重要,这也是防止右翼政党将来通过修改法律来改组侵蚀宪法法院的核心预防机制。格林教授最后强调,维护宪法秩序不仅需要完善的制度设计,更要凝聚国民维护宪法的共识。

讲座语言为德语,喻文光副教授为讲座和交流环节全程翻译。

 /Users/wangweiyu/Library/Containers/com.kingsoft.wpsoffice.mac/Data/tmp/picturecompress_20250501093912/output_1.jpgoutput_1

 

在与谈环节,王锴教授提出能否借助宪法保留原则的“不可修改”条款巩固宪法法院地位的设想,杨登杰副教授针对议事门槛规则是否违反宪法法院理念进行了提问,李忠夏教授针对英国何以在缺乏合宪性审查制度的情况下有效防范民粹主义向格林教授请教,钱坤博士后提出了关于民粹主义与民主关系的思考,韩大元教授围绕宪法法官如何平衡政治实践与学术观点进行了讨论。格林教授还详细回答了学生提出的关于比例原则在合宪性审查中如何运用的问题。

 

最后,主持人胡锦光教授对格林教授的深度分享表达了诚挚感谢。此次讲座围绕宪法法院的制度设计、现实中面临的挑战以及不同国家在宪法审查制度方面的比较法经验展开了全面而深入的讨论,格林教授凭借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理解宪法秩序的守护机制提供了多元且深入的视角。

/Users/wangweiyu/Library/Containers/com.kingsoft.wpsoffice.mac/Data/tmp/picturecompress_20250427153511/output_1.jpgoutput_1

格林教授再次强调,宪法法院的存续与革新始终是民主制度建设中的核心命题。如何守护宪法,需要学界和实务界携手共进,持续开展深入研究和实践探索。

讲座最后,韩大元教授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公法研究中心,向格林教授赠送了“名家法学讲坛”纪念品。随后,与会师生合影留念,讲座活动圆满结束。

/Users/wangweiyu/Library/Containers/com.kingsoft.wpsoffice.mac/Data/tmp/picturecompress_20250427153606/output_1.jpgoutput_1

 

 

文章来源:明德公法网 发布时间:2025/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