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度,市政府法制办和中国人民大学成为北京市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联合轮执单位。经研究会批准,比较行政法研究所代表联合轮执单位推出2013年度研究会活动计划,包括6次精彩的学术活动:“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 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学术讲座、《行诉法》修改国际研讨会、“行政调查与行政证据”学术研讨会暨比较行政法研究所年会、“行政救济”学术研讨会、“行政复议”学术研讨会、北京市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年会暨政府法治思维与法治方法论研讨会。本次学术讲座是北京市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本年度系列学术活动的开端,对于结合北京市现状展开法治政府建设的制度研究和理论探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学术讲座开始之前,举行了中国人民大学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客座教授续聘仪式,由胡锦光主任为周继东书记颁发客座教授聘书。胡主任高度赞赏周书记在行政法治等领域的深入研究、丰富学识,诚挚感谢周书记长期以来尤其是受聘客座教授以来对本研究中心工作的支持,并期冀在新聘期内一如既往地对研究中心工作给予支持。
客座教授续聘仪式结束后,学术讲座正式开始。讲座内容分为两部分:其一是对十八大政治报告内容的总体理解和把握,包括七大方面的内容:1. 十年来历史性成就的总结;2.深刻理解十八大主题;3.赋予“科学发展观”新的历史定位;4.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内涵;5.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和任务;6.“全面小康”五位一体的新布局;7.推进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等;其二是对十八大报告中关于法治的新思想、新观点、新部署的理解与认识。
周书记认为,十八大报告是历次党的政治报告中对法治方面内容着墨最多、最全面、表达最深刻的一次。围绕法治政府建设的几个关键问题,周书记分析指出:在2020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这一目标的实现并不容易,对“建成”的这一状态要有更高的标准。欲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从诸多方面加强建设:须将政府所有职权职责都纳入法律体系之中,都有明确依据作为权力来源;政府自身运作的法治化程度应当提高,无论是行政程序方面,还是行政活动的实体内容、包括政府的重大决策等,都需按照法律进行,并受到机制的监督和纠正。在体制设计、架构之外,行政法治的主体的法律意识也要提高,其依法行政的能力需要全面提升。周书记强调指出,法治国家、法治社会、法治政府,这三者是密切联系的统一体,无论哪一方面落后,另外的目标都不能够独立实现,而其中法治政府处于核心位置,没有法治政府无从谈法治国家,法治政府的建成才能够实现法治国家的建成。法治政府对法治社会的建设也有重要影响,政府自身依法办事能够带动全社会的法治观念的深入。要实现法治政府基本建成这一目标,还需要找出建设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找到人民的期待,来推进建设。
周书记进而对十八大报告关于法制建设的工作部署、确立法治思维的要求等进行诠释,对目前存在的执法公正性问题、司法权威问题及某些公民片面“权利意识”问题进行剖析,并与参加讲座的师生进行了积极互动。
最后,主持人
(文/孟也甜 黄硕 摄影/王叶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