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中心动态 活动报道

活动报道

莫于川教授率队参加北京市学雷锋志愿服务推动日活动观摩交流

3月4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行政法学教授莫于川率领曾恒等法学院在校生一同前往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参加由北京市志愿服务联合会等单位主办的2016年度“学雷锋志愿服务推动日”活动。

webwxgetmsgimg

“学雷锋志愿服务推动日”活动是北京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综治办、市社工委、市民政局、团市委、市残联、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市志愿服务指导中心等单位每年定期举办的品牌活动,主要内容包括年度志愿服务工作综合发布、志愿服务项目发布、志愿服务主题展示、志愿服务经验交流、优秀志愿者与模范志愿服务组织表彰等等。北京的志愿服务活动很有特点、质量和代表性,志愿服务事业发展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一直受到各方关注和学习交流。

webwxgetmsgimg2

莫于川教授是我国资深的行政法学家,长期参加国家和地方的重要立法研究起草工作,曾主持起草了《北京市志愿服务促进条例》、《地方志愿服务条例示范文本》的试拟稿。一年前,莫教授率领学术团队专门承担完成了我国志愿服务法制建设课题研究工作,主持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志愿服务法》的专家建议稿,已报送全国人大常委会等机构,正在设法积极推动该法的正式立项制定工作。推动这部重要法律出台是当下我国社会发展立法的一项重大工程,其早日出台有助于依法打造志愿服务这张中国名片,增强中国的社会发展软实力。

莫教授带领学生参加本次主题推动日活动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更直观、直接、简便地了解北京市志愿服务的发展现状、突出难题和各方想法,以便寻求更合理可行的改革完善路径。例如,随着我国老龄化时代到来,老有所养问题日益突出,无论集中养老方式还是居家养老方式都非常需要志愿服务活动的配合,为此,莫教授正在指导中国人民大学的学生团队开展“居家养老服务中的志愿服务机制研究”的大学生创新项目,而北京市在全国率先制定并于2015年5月1日起施行了《居家养老服务条例》,该专项地方立法实施经验和问题须要考察研究总结,参加主题推动日活动的同学与活动现场的志愿服务组织对此进行了交流探讨。

在主题推动日活动现场,莫于川教授带领人大法学院的同学们穿行于各个志愿服务展台之间,不时驻足与展台负责人员交谈,并让同学们记录下有价值的谈话信息。在“志愿云app”展台,莫教授特地邀请志愿云app创始人王虎先生为同学们讲解该志愿服务网络平台的运行模式和发展现状。莫于川教授提醒同学们要多关注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现实发展,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否则解决问题的思路将会变得非常狭窄。

webwxgetmsgimg3

在北京海关的志愿服务展台,莫于川教授认真地向海关工作人员咨询与海关志愿服务有关的信息,并询问工作人员对志愿服务立法的建议。之后,莫教授对同学们说:“与许多国家曾经历过的发展过程和经验相似,当下我国的志愿服务事业发展也开始进入专业化、规范化、制度化、国际化的阶段,必须明晰战略、调整政策、完善立法、稳健转型,否则就跟不上世界潮流且不符合实际需要。中国的志愿服务种类何止千百种,不要停留在过时观念中,还把志愿服务仅仅理解成那些帮助老人理发、洗脚之类的简单类型,一定要关注不同类型、各个层次的志愿服务活动,要对我国目前的志愿服务发展状况有更准确的把握。”

webwxgetmsgimg4

在莫于川教授的带领下,同学们对会场内的各类志愿服务都有了较为清晰的了解,对志愿服务与政府服务、商业服务之间的区别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行程即将结束之时,莫于川教授对大家说:“我每年都会来参加这个活动。原因就是北京的志愿服务活动很有特点、质量、代表性和先进性,这个活动能集中反映北京市志愿服务的发展现状。我是做志愿服务立法研究的,必须了解基层志愿者、志愿者组织和被服务对象的法律需求。你们作为学生也是一样的,不要只是待在象牙塔里,望通过多种方式关注社会现实、参与社会实践。”同学们对莫老师的观点深为赞同,表示今后会更加关注志愿服务事业,多参加此类活动。

5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14级2班曾恒供稿)

文章来源:明德公法网 发布时间:201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