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博士生做客“青年公法沙龙”谈论文写作心得
王贵松首先
河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杜文勇首先谈了自己对学术论文写作的体会。他指出,在进行论文的选题时,态度很重要,写作不应有功利性,不要为了写论文而写论文,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题。在写作时,应该以批判的态度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理性的批判和分析。而且,论文应该有符合良知的价值判断,就像法国思想家拉贝莱说的,“学术无良知就是灵魂的毁灭,政治无道德就是社会的毁灭”。随后他提到,文献综述对于论文写作是很重要的,因为它会帮助作者了解到其所研究的问题的研究现状。杜文勇强调,一篇论文一定要有一个核心命题,整篇论文各个部分都应该围绕这个核心命题展开并进行论证。最后,杜文勇对我国公法课题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他说,目前对于宪法关系的核心是什么、宪法的作用是什么,学界好像还没能回答清楚。他认为,宪法的核心问题是控制国家权力(包括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保护人权。另外,他提到,言论自由、拆迁问题等都是目前值得研究的问题。
宋筱婷随后发言。她认为,学位论文的选题应有一定的前沿性、现实性。在选题时,要判断题目值不值得写和值不值得选。在决定题目值不值得写时,可以通过先看综述类文章、然后“按图索骥”去看一些高级别、高质量的论文、并通过看高质量的论文中探讨的重点问题、热点问题等进行判断。在判断题目值不值得选时,要根据自己的写作时间、个人驾驭能力和自己的兴趣及知识领域和知识结构等因素决定。
张宇飞在谈论文写作时提出,做学术、写文章都是一个“冷暖自知”的事情,在进行论文选题时,很像找女朋友或男朋友,对某一个题目往往是“一见钟情”。他认为,一万字的论文和十
在三位博士生发言之后,秦强首先进行了点评。他说,研究有三个层面:价值、规范、实证,而目前实证方面是法学研究较为薄弱的环节。然后,他结合自己在社会学院作博士后的经历说明了实证研究的意义和方法。他还说,目前不仅是学术界,甚至整个国家都被一层功利主义的色彩所笼罩,所以
王建学在点评时首先提到了方法问题。他指出,一个学科的成熟度很大程度体现在这个学科的方法论上。一篇论文用很多方法来写,反而不容易写好,如果能坚持一种方法,把这种方法用好、用透,使文章纯粹而深入,就会写出好论文。随后,他提到资料的使用问题。他认为,无论是使用中文资料还是外文资料,是运用很多资料还是少量资料,最关键的问题是根据文章的需要来运用资料,通过资料的运用等方法把论证的问题说清楚才是最重要的。
点评之后,参与
最后,王贵松总结了本次沙龙讨论的主要问题,并对三位发言人细致而实用的发言和两位嘉宾深入的点评表示感谢,同时感谢各位同学的参与,并期待下次青年公法沙龙的召开,以使得同学们有更多交流的机会与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