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权保障与给付行政法制体系的完善”
学术研讨会成功举行
由中国人民大学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比较行政法研究所主办的“生存权保障与给付行政法制体系的完善”学术研讨会于2009年12月12日(周六),在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法学楼725会议室举行。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南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苏州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山西大学、济南大学、司法部、国务院法制办、GE中国公司等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实务部门的30 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共收到比较行政法学术论文20余篇。与会代表围绕会议主题“生存权保障与给付行政法制体系的完善”进行广泛和深入的研讨交流,取得了较好的研讨效果,在许多问题上达成了共识。本次学术研讨会达到了预期目的,获得了圆满成功。
研讨会开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比较行政法研究所副所长、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教授朱芒主持。
在开幕式上,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韩大元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主任胡锦光教授和比较行政法研究所所长杨建顺教授,分别代表法学院、研究中心和比较行政法研究所致辞。
本次研讨会还举行了比较行政法研究所研究员的续聘和新聘仪式。张禹和栾志红2位博士受聘成为比较行政法研究所研究员。
会议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的议题是行政法制之困境与发展;第二单元的议题是给付行政法规范体系;第三单元的议题是社会保障行政法;第四单元的议题是行政救济与域外拓展。每个单元包括3个专题,每位报告人分别就一个专题进行报告,由2位评议人对其报告进行评议,共围绕12个专题进行了热烈的研讨。
在“行政法制之困境与发展”这一单元,与会代表就当代行政法的困境、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模式之反思与重构和美国收费制度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同济大学法政学院法律系王维达教授指出,当代行政法的多功能性使得其陷入了三难困境之中。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戚建刚博士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为分析对象,阐述了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模式,并进行了反思和重构。国务院法制办的张禹博士对美国的收费制度进行了系统的介绍。
在“给付行政法规范体系”这一单元,学者们围绕给付行政的法律特质、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立法、人才给付行政及其程序等问题,展开了多维度研讨。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副教授刘艺博士以《社会救助法(草案)》为例,探讨了给付行政的法律特质。苏州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章志远博士基于地方立法文本的分析,阐释了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立法研究。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肖泽晟博士以大学生“村官”工程为例,分析了我国人才给付行政及其程序。
在“社会保障行政法”这一单元,司法部司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许兵博士介绍了杨建顺教授主持的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重大课题《我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研究》的课题成果。山西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赵银翠博士从生存权的视角,分析了住房保障的行政法治化。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张步峰博士,阐释了社会保障行政的给付程序。
在“行政救济与域外拓展”这一单元,学者们探讨了邮件损失赔偿的法律性质、给付行政法律救济制度和美浓部达吉对中国公法学的影响。
最后,比较行政法研究所所长杨建顺教授作了总结发言。杨教授谈到,借此机会想表达内心的感谢之情。同时,也对研究员提出了殷切希望,真诚地希望各位研究员,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比较行政法研究所的工作,为比较行政法研究所的发展贡献智慧和经验,和今后在比较行政法研究所新的征程上加入进来的新研究员共同协力,携手共进,为比较行政法研究所的发展乃至中国行政法学研究的深入展开做出更大贡献。
“生存权保障与给付行政法制体系的完善” 学术研讨会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邹艳晖,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生)
文章来源:中国宪政网 发布时间:2009/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