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中心动态 活动报道

活动报道

莫于川教授参加中意两国宗教法治研讨活动

    430日,我院师生一行二十余人赴中国道教协会和北京白云观参观交流。这是中国人民大学法律与宗教研究中心自成立以来组织的第五次宗教交流活动。参加的老师有中国人民大学法律与宗教研究中心主任冯玉军教授,中心顾问孙国华教授,中心兼职研究员莫于川教授、马小红教授、贾林青教授和李钧助理教授以及十余位硕士、博士研究生。此次研讨活动得到了中国道教协会和北京白云观管理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中国道协秘书长王哲一、国际交流部主任尹志华安排了相关行程,并全程参加学术研讨和参观交流活动。

在中意宗教法治研讨会之前,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师生和意大利那不勒斯第二大学Anthony Fuccillo教授一起参观了中国道教协会所在地――北京白云观。白云观的邱道长、楼道长向大家详细介绍了白云观的历史和道教基本知识。

参观活动结束后,中国道协秘书长王哲一、副秘书长孟至岭道长、道协新闻发言人兼国际交流部主任尹志华、道协办公室主任王书宪等领导和道教学院多位道长同人大法学院师生和应邀来华参访的意大利那不勒斯第二大学Anthony Fuccillo教授一行举行座谈,道协领导特地向Fuccillo教授表示热烈欢迎,由衷感谢他多年来对意大利道教协会提供的宝贵帮助。

随后,中意两国法律学者在白云观西客堂举行了宗教法治研讨活动。研讨活动由道教协会尹志华主任和冯玉军教授联合主持,李钧助理教授担任主要翻译。意大利那不勒斯第二大学Anthony Fuccillo教授发表题为“意大利法律制度中的宗教与法律”的主旨演讲。

Anthony Fuccillo教授的演讲详细介绍了意大利法律渊源中的宗教规范,在意大利的多种法律渊源中都能找到宗教条目。意大利宪法明确规定了宗教团体概念,天主教、基督新教、佛教、伊斯兰教等都得到了宪法文本的确认,但遗憾地是道教目前还不属于宗教团体,不具有法律上宗教团体范畴。在意大利,市民身份和宗教身份多有混合,因此,法律调整也是混合的。宗教仪式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法律保障公民宗教选择的自由。

接着,Anthony Fuccillo教授专门分析了意大利宪法中的宗教条款,指出意大利宪法中的宗教条款丰富而有特色。这些条款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基本条款(即人权条款)中的宗教权利;二是宪法中的专门条款。如意大利宪法第八条规定一切宗教在法律面前均平等地享有自由;天主教以外的各种宗教,只要不违反意大利法律制度,均有按其教规建立组织的权利;第十九条规定了所有人均有权以任何形式――个人的或团体的――自由信奉其宗教,进行宗教宣传以及私自或公开作礼拜的自由,但其仪式不得违反良好的风俗。

意大利政教关系是Anthony Fuccillo教授演讲的重点。在意大利,国家政权和天主教会各行其政,独立自主。它们的关系由拉特兰条约(The Lateran Pacts)规定。在意大利宪法和法律中,没有关于宗教团体的文字定义,在此背景下,通过最高法院的司法判例所形成的定义只是司法机关的一种自我界定,而并非宪法或者国家的界定。天主教之外的宗教团体可以制定自己的内部规章,像意大利道教协会目前尚属于社会团体,还不具备宪法上认可的宗教团体资格。

最后,Fuccillo教授介绍了意大利依法成立宗教团体或协会的具体问题,以及一些部门法关于宗教事务的具体规定,如诉讼法中的关于宗教程序的规定、婚姻法中有关宗教婚姻与世俗婚姻的规定以及宗教对其他部门法的影响,如民法中有关合同解释的诚实信用原则,既有来自世俗领域的原则也有来自宗教领域的信仰与原则。

Fuccillo教授演讲结束后,人大法律与宗教研究中心的学者和中国道教协会的领导进行了评论和提问交流。

冯玉军教授对Fuccillo教授的精彩演讲表示感谢,并结合自己对意大利等欧洲主要国家宗教法制的研究成果,对若干问题进行了详细解释和补充。例如,意大利道教协会目前已经被合法注册,但这项注册目前只是一个社会团体性质的注册,而不是以宗教团体的身份注册的,其活动范围也仅限于卡塞塔市所在的坎帕尼亚大区,其在注册登记场所外进行宗教活动必须经地方政府同意。因此,意大利道教的发展还有一段很长的距离要走,还需要中意两国道教协会和学者们的共同努力。冯玉军教授还指出,Fuccillo教授此次访问和演讲只是中意两国宗教法治交流的起点和开始,期待中意两国宗教法治研究合作的进一步深入。

孙国华教授从人的精神性和物质性出发,指出宗教安顿内心的作用,强调了精神对人的重要性。他还特别指出,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思想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对立与统一思想。我们应该要好好审视道教的地位,应该重视自己老祖宗留下的东西。道教与法律有其共通之处,能够促进法律的实施,对法治社会的建设发挥积极的作用。

莫于川教授对Fuccillo教授的演讲给予高度评价。然后从宪法与行政法的角度,结合自己在美国的访学感受与观察,深入剖析了宪法上规定宗教自由、宗教平等和政教关系的重大意义。指出Fuccillo教授对意大利宗教法制的规范分析对于处理国家、社会、公民的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意大利的宗教法律治理框架是一种“国家放权-宗教高度自治”的结构,其对中国宗教(特别是道教)的发展和法律治理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马小红教授从道教与政治、社会以及人的内心之间的关系做了一个法律文化视角的考察。马教授指出道教关注生前、身后,这是明显不同于佛教等关注“死后”,即所谓来世轮回的特点,这是中国道教的独特之处。道教有很大的包容性、内涵丰富的辩证法。这些特征需要我们汲取和弘扬。

贾林青教授结合自己的宗教信仰和专业特色,对Fuccillo教授的演讲进行了评论。贾教授还就宗教团体法人和宗教场所法人资格问题进行了提问,试图了解中意两国关于宗教团体与宗教场所的相关规定的异同和互鉴之处。

研讨活动结束后,孙国华教授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法律与宗教研究中心向Anthony Fuccillo教授颁发人大法律与宗教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证书;中心主任冯玉军教授代表法学院韩大元院长向Anthony Fuccillo教授赠送礼物。中国道教协会秘书长王哲一代表中国道教协会和白云观向孙国华教授和Anthony Fuccillo教授赠送礼物。

中意两国宗教法治研讨活动结束后,与会人员进行了合影留念。中国道教协会在同和居设宴款待了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参访师生和Anthony Fuccillo教授一行。

                                          北京白云观简介

北京白云观位于北京西便门外,是道教全真三大祖庭之一。中国道教协会、中国道教学院和中国道教文化研究所等全国性道教组织、院校和研究机构先后设在这里。白云观是中国最著名的道教圣地,位于北京市内的西便门外,始建于唐朝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原名是“天长观”,是世界道教主流――全真龙门派的祖庭,也是首都――北京规模最大的道教建筑,号称道教“天下第一丛林”。

进入山门,分中、东、西三路及后院,规模宏大,布局严整。中路依次有灵宫殿、玉皇殿、老律堂、丘祖殿和三清阁等正殿,藏经楼在三清阁东;东路有南极殿、斗姥阁和罗公塔等;西路有吕祖殿、八仙殿、元君殿、元辰殿、十二生肖壁、二十四孝壁等。

白云观内收藏着大量的珍贵文物,最著名的有“三宝”:明版《正统道藏》、唐石雕老子坐像及元大书法家赵孟�\的《松雪道德经》石刻和《阴符经》附刻。

 

文章来源:中国法理网,原文链接:http://www.jus.cn/ShowArticle.asp?ArticleID=3395 发布时间:201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