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明德公法网由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国人民大学公法研究中心创办,旨在给中心提供一个展示学术成果的前沿窗口,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研究人员提供表达学术思想和意见交流的园地,为实务部门的立法者、执法者、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法律人开展法律实践活动提供丰富的研究资料,力图以最快最准确的方式对外宣传中国宪法法治建设的成就和法学研究的最新进展。
自2003年4月3日正式开通“中国宪政网”,采用国内顶级域名calaw.cn,承蒙各界人士的厚爱,网站在国内法学界、尤其是宪法与行政法学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为了适应新媒体时代的传播要求,2016年6月18日,中国宪政网开通微信公众号“中国宪政网”(calawcn)。2018年网站和微信公众号更名为“中国宪治网”。2020年网站和微信公众号更名为“明德公法网”“明德公法”。2025年7月,明德公法网正式启用全新域名calaw.ruc.edu.cn。域名中的首字母C代表宪法学(Constitutional Law),次字母A代表行政法学(Administrative Law)。
明德公法网在内容与形式上将不断完善,力争成为国内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的阵地,成为在国内外皆有较大影响、为学界所公认的专业性学术网站,从而为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法学研究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
数年来,网站得到了许多本校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学生的无私奉献。这里,我们将各届编辑和联络协调人的名字记录在这里,明德公法网会铭记不忘!
2003年~2005年
联络协调人:屠振宇
编辑:牛文展、王贵松、王锴、杨安志、张步峰
2005年~2006年
联络协调人:柳建龙
编辑:胡晓、李炯,等
2006年~2008年
联络协调人:秦强
编辑:李敏、刘亚凡、王飞、王书成、许莲丽、张震
2008年~2009年
联络协调人:王涛
编辑:陈细容、李蕊佚、李维钊、王飞
2009年~2010年
联络协调人:于文豪
编辑:崔金鹏、李希芝、赵真
2010年~2012年
联络协调人:史全增
编辑:邓静秋、董妍、杜思雨、黄鑫、李文姝、李艳萍、田伟、于文豪
2012年~2014年
联络协调人:王理万
编辑:陈国飞、孟凡壮、韩春琴、胡大路、黄鑫、罗潇、舒颖、孙如意、孙森森
2014年~2016年
联络协调人:邓静秋
编辑:封蔚然、金春丽、刘会霞、汤能干、万妍琪、王建睿、王世杰、姚子骁、张琳、赵程成
2016年~2019年
联络协调人:姚子骁
编辑:陈芊默、陈伟、程皓楠、封蔚然、赖伟能、李依、刘陈桉、刘书辰、娄君镒、钱坤、石寒、汤泽佳、王嘉贤、王世杰、许瑞超、张莹莹
2019年~2021年
联络协调人:钱坤
编辑:陈靓雯、陈越如、程皓楠、丁晓东、戈文、何佳怡、胡步维、黄智杰、刘书辰、陆一爽、石楠、孙政、谭耀淇、王钧民
2021年~2025年
联络协调人:谭耀淇
编辑:陈靓雯、陈奕希、段洋溢、李人杰、李松霖、林茂盛、刘芮池、刘书辰、苏晨曦、谭耀淇、王钧民、王善超、王思懿、王炜煜、肖峻峰、谢晨、徐崇凯、杨瑞、张浩然、张柳怡、张馨予、张子洋、赵以俊
目前,网站的负责人为中心主任胡锦光教授,具体指导者为王贵松教授。网站的运营得到了中心各位老师和同学的大力支持。
三
明德公法网运营至今,得到了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各兄弟院校的大力支持,得到了宪法学界、行政法学界以及其他各界学人的鼎力支持。在此我们深表感谢!
网站的文章多数来自于公法学人的赐稿,虽然没有稿酬,但是会有高点击率的回报。我们继续欢迎您将大作赐予本网,方便诸位网友,共同研究,共同进步。
我们期盼您以文章、技术以及其他各种形式继续给予明德公法网大力支持!如果您有什么建议和支持,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以适当的形式及时做出回应。
期盼您继续关注明德公法网,继续参与和支持我们的活动,继续为中国的宪政贡献自己的力量!
涓涓细流,可以汇聚成江河;殷殷赤诚,终究要点燃宪政的圣火。
联系方式:
中国北京市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法学楼728室
中国人民大学公法研究中心办公室
电话(传真):010-82509255
邮政编码:100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