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法研究中心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公法研究中心简介

自1950年成立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开始,就有国家法教研室的设置,1980年代国家法教研室更名为宪法与行政法教研室,延续至今。宪法与行政法教研室是新中国最早成立、获得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的教学科研机构之一。

自成立伊始,宪法与行政法教研室培养出新中国第一批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师资和法制建设急需人才,参与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和其他重要法律的制定工作,编写出版了新中国最早的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教学大纲和教材。“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人民大学复校以来形成了以许崇德教授为代表的一支学术品德好、学术造诣深、学术成果强的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师资队伍,培养出一大批国家法制建设急需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人才,参与了国家和地方一系列重要立法工作,出版发表了大量有重要影响和实践指导意义的学术著作、学术论文、咨询报告和统编教材,为我国法制建设特别是宪法与行政法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2002年,中国人民大学宪法与行政法学科成为教育部评定的第一批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再次获此殊荣。“中国人民大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教学团队是国家级、北京市级优秀教学团队。中国宪法学课程、中国行政法学课程获评北京市和国家级精品课程,宪法学课程2023年获评教育部确定的国家级本科线下一流课程。2021年,宪法与行政法教师党支部作为首批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培育创建单位之一,顺利通过验收评估;2024年,宪法与行政法教师党支部入选教育部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团队。

宪法与行政法学科现有专职教授7名,助理教授2名,全部拥有博士学位,均有出国学习、留学经历,4人在国外知名大学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宪法与行政法学科的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宪法学、外国宪法学、比较宪法学、中国行政法学、外国行政法学、比较行政法学、地方制度、港澳基本法、宪法案例分析、行政法案例分析、部门宪法、部门行政法、国家法学、国家组织法等。

为了促进和繁荣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科的教学研究,2005年1月4日,中国人民大学决定成立中国人民大学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2021年更名为中国人民大学公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公法研究中心是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重点学科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对外进行学术交流的组织形式。研究中心下设中国宪法学、比较宪法学、中国行政法学、比较行政法学、一国两制法律、警察法治等研究所以及许崇德宪法学发展基金。研究中心开设了明德公法网站,作为面向社会进行学术交流和宣传的窗口。明德公法网的网址是:calaw.ruc.edu.cn。中国人民大学公法研究中心已经形成了鲜明的学术特色和良好的研究梯队,始终处于国内公法学研究水平的前列。

(更新于2025年7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