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姓名:张 翔 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单位:北京大学法学院 学位:法学博士 电邮:zhangxiang1976@hotmail.com |
张翔,男,1976年7月生,甘肃张掖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学士(1998)、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2001)、北京大学法学博士(2004),德国柏林洪堡大学访问学者;北京大学法学院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秘书长;获评第八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2017)、第二届首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2016)、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2017);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第一批青年拔尖人才(2013);入选国家2019年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 张翔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2009年、2015、2020年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研优秀成果奖”、2011年获中国法学会“中国法学优秀成果奖”、2012年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校青年教师基金基础性研究奖、2014年获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主持多项国家社科、教育部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 教育背景 1994.09-1998.06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法学学士 1998.09-2001.06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法学硕士(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 2001.09-2004.06 北京大学法学院 法学博士(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 国际研修 2009.10-2010.09 德国柏林洪堡大学 访问学者 工作经历 2004.09-2006.06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博士后研究人员 2006.07-2008.07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讲师 2008.07-2013.07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副教授 2013.08-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术与社会兼职 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 秘书长、常务理事 国家监察委员会 特约监察员 教育部青少年宪法教育研究中心 主任 中国行为法学会软法研究会 副会长 中央国家机关青年联合会 委员 人才计划 国家“万人计划”第一批“青年拔尖人才”(2013) 国家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019) 第八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2017) 第二届“首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2016) 学术类奖励 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青年成果奖(2020,教育部) 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二等奖(2015,教育部) 第五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二等奖(2009,教育部) 霍英东教育基金会基础性研究课题资助奖励(2012,省部级) 第五届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专著类三等奖(2014,省部级) 中国法学会第二届中国法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一等奖(2011,中国法学会) 中国法学会第四届中青年宪法学者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2006,中国法学会) 教学类奖励 首届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奖(2017,北京市) 中国人民大学教学优秀奖(2012,校级) 中国人民大学先进个人(2013,校级) 权威期刊论文目录(独著) 《财产权的社会义务》,《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9期。 《刑法体系的合宪性调控——以“李斯特鸿沟”为视角》,《法学研究》2016年第4期。 《国家所有权的具体内容有待立法形成》,《法学研究》2013年第4期。 《形式法治与法教义学》,《法学研究》2012年第6期。 《两种宪法案件:从合宪性解释看宪法对司法的可能影响》,《中国法学》2008年第3期。 《基本权利的受益权功能与国家的给付义务》,《中国法学》2006年第1期。 《基本权利的双重性质》,《法学研究》2005年第3期。 核心期刊论文目录(独著) 《宪法程序法:国家权力配置的视角》,《中国法律评论》2020年第1期。 《民法人格权规范的宪法意涵》,《法制与社会发展》2020年第4期。 《“合宪性审查时代”的宪法学:基础与前瞻》,《环球法律评论》2019年第2期。 《宪法与部门法的三重关系》,《中国法律评论》2019年第1期。 《国家权力配置原则的功能适当原则》,《比较法研究》2018年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