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公法书屋 中心图书

中心图书

平等权及其公法保障与救济

海峡两岸公法学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与台湾政治大学法学院、台湾政治大学法学院公法学研究中心联合发起。民主与法治是两岸公法学人共同追求的目标,举办该论坛旨在推动两岸公法学的交流与发展,促进民主与法治发展。论坛每年举办一届,在海峡两岸轮流举行,迄今已成功举办五届。其中,首届论坛于2010年在台北举行,第二届论坛于2011年在北京举行,第三届论坛于2012年在台北举行,第四届论坛于20136月在济南举行,第五届论坛于20143月在台北举行。

第四届海峡两岸公法学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山东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共同主办,主题是平等权的公法保障与救济暨法治斌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于20136月日在山东大学成功举行。来自两岸10余所院校的40余位知名学者和10余位研究生作为代表出席论坛,山东大学法学院200多名学生列席大会,数十篇高水平论文进行了大会报告交流。经过两天共9场的报告、评议和讨论,深化了认识,增加了共识,扩展了视野,明晰了路向,论坛获得了圆满成功。

本届论坛以平等权的公法保障与救济暨法治斌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为主题,延续了本论坛对于基本权利研究的关注。平等权是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架构基本权利体系的基础性权利,是权利主体参与社会生活的前提和基本条件。随着普法活动的深入展开,公民法律意识日益增强,平等一词在当今社会生活中频现,平等权受到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宪法中规定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逐渐为人所知。当受到不公待遇,平等权受到侵害时,人们已懂得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基本权利。公民对基本权的重视和运用,对维护宪法尊严、激发学者研究、提高法制建设水平、促进法治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宪法对平等权的经典表述是第33条第二款: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究其内涵,这一平等既包含了形式上的平等,又包含了实质上的平等。形式上的平等旨在反对不合理的差别,在强调适用法律方面平等的同时,又表达了一种原则和信念。而实质上的平等则必然承认合理的差别,且这一合理的差别除了需要合理、正当的依据或理由以外,还必须限定在合理的程度之内。除了上述概括性的经典表述,我国宪法中还有其他条款分别就公民的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等方面的平等做了细致的规定。此外,我国的行政法、劳动法、民商法、经济法等各部门法中也在其领域对平等权做了相应的规定。可见,对平等权的保护体现在现实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本次论坛中,各位与会发言者就其研究领域的平等权作了精彩和深刻的演讲和讨论。

本届论坛在前三届论坛的基础上,对作为公民基本权利之首的平等权作了比较深入的研讨,这不仅是学术研究的进一步深化,也有助于推进海峡两岸学术交流以及我国法律制度的健全与完善。本书《平等权及其公法保障与救济(海峡两岸公法学论丛2)》就是第四届海峡两岸公法学论坛论文选集,由莫于川教授主编。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台湾政治大学、台北大学、东吴大学等数十所院校的公法学者和公法学研究生围绕平等权的公法保障与救济暨法治斌教授学术思想研讨的主题,提供了数十篇高水平论文并作会议交流,经筛选和协商,共18篇收入论文选集。其中,来自大陆的文章14篇,来自台湾的文章4篇。论文主题涵盖了对法治斌教授学术思想研讨(2篇)、平等权的规范与解释(4篇)、平等权的制度与实践(5篇)、平等权的保障与救济(4篇)以及参会研究生代表的文章(3篇)。

本书以采纳了海峡两岸公法学人关于平等权的研究成果,其中涵盖了平等权的规范与解释、平等权的制度与实践、平等权的保障与救济,是近年来海峡两岸学术交流又一重大成果。它有助于更多的法律学人、公法研究者和实务工作者深入了解论坛成果,有助于推动两岸公法学深化研究、加快发展,也有助于促进两岸在公法以外的议题和领域中相互了解和增加共识。

 

本书章节目录

 

第一编   法治斌教授学术思想研讨

法治斌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纪实(会议秘书组)

追忆法治斌先生人大法学院研究生)

民主法治视野中的知情权保护与资讯公开法制――法治斌教授的透明政府建设思想管窥莫于川)

秉承人权保障须由公法特别保护之理念――法治斌教授司法审查思想追思点滴杨海坤)

 

第二编  平等权的规范与解释

宪法条文中的平等条款与宪法平等权莫纪宏)

平等条款入宪史谈片李念祖)

现代宪法对法律特权的限制――反优越地位条款之适用朱福惠 胡婧)

试用期的台湾人?――承认次等公民的释字618号解释廖元豪)

 

第三编  平等权的制度与实践

从平等原则探讨公务人员考试董保城)

平等就业权与企业自主权的紧张关系及行政保护职责莫于川)

受教育平等权保护的行政法思考――以随迁子女的义务教育为例湛中乐)

平等给付之理论与实践――以社会法为讨论中心周佳宥)

论个体理性在征收与补偿中的平等地位与公共利益异化――以《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为视角耿焰)

 

第四编  平等权的保障与救济

宪法平等权与弱者权利的立法保障――以老年人权益保护主法为例杨海坤 赵玮)

论平等权的立法保障――当前中国立法体制下的理论困境及其克服(秦前红 黄明涛)

论平等受教育权的宪法保障(苗连营)

韩国宪法法院对平等权的违宪审查标准 []金永完)

 

第五编 参会学生论文

论对外国人工作平等权的立法限制雷振)

论对外国人在中国工作的合理限制谢林江)

运用平等原理,修正诉讼不停止执行原则”――论对例外情形限制的限制(周鑫)

 

 

本书由莫于川主编,法律出版社20143月出版,字数:256千字,书号 ISBN:978-7-5118-5987-7,定价:39.00元。

 

(中国人民大学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硕士生冯帅供稿) 文章来源:明德公法网 发布时间:2014/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