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行政规制与权利保障(21世纪法学研究生参考书系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 杨建顺
定价: ¥69.8
出版日期: 2007年8月
作者简介:
杨建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副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比较行政法研究所所长,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法学会行政法学会副会长,日本国一桥大学法学博士。
代表著作:《日本行政法通论》,中国法制出版社,1998年版
代表译作:《行政法》([日]盐野宏著),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内容简介:
本书基本上是按照行政法总论、行政组织法、行政行为法、行政救济法和行政程序这五大块架构的,全书包括绪章(行政法的宪政理念论)、正文18章和代结章(行政法学研究方法论)共20个部分。在兼顾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对诸多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的探讨,阐述公共利益和个体利益,行政规制与行政给付,民主、自由和法制与权利保障,政府介入与市场自治,裁量与羁束等的辩证关系。本书首次按照作者长期以来所主张的行政行为论、参与型行政论和科学的行政法学体系论进行体例安排,将行政权力的诸种形态分别置于相应的价值思维之中展开探讨,在尽量阐述各部分的行政法学原理内容的同时,尤其重视相关问题意识、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的讨论。
目录
绪 章 行政法的宪政理念论
一、权利保障的历史发展
二、权利保障与制度改革
三、行政法的发展概观
四、行政法学体系的架构
第一章 行政国家与法治行政论
一、行政国家与行政的使命
二、行政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法治行政原理的确立及其发展
四、中国行政法基本原则
第二章 行政权力价值论
一、行政权概念的变迁
二、行政权的内容和功能
三、行政权的特征
四、行政权的依据和基准
五、行政权与行政责任
(一)行政责任与公共秩序的维持
第三章 参与型行政与公共利益论
一、公共利益优先的原则与利益均衡制度
二、公共利益的判断与行政法的多重属性
三、参与型行政与利益表达机制
四、舆论监督与公共利益
第四章 行政组织与公务员法制论
一、行政组织法的研究视角
二、行政组织
三、行政组织法
四、现代公务员制度的基本特色
第五章 民主政治与行政立法论
一、委任立法和行政立法
二、行政立法的性质
三、行政立法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四、行政立法的种类及其根据
五、行政立法的原则
六、对行政立法的统制与救济
七、行政立法的要件统制
八、行政立法中的“民主政治原则腐化”的克服
第六章 行政行为一般论
一、行政行为的概念
二、行政行为的基本特征
三、行政行为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四、行政行为的分类
五、行政行为的效力
六、行政行为法
第七章 行政行为要件论
一、行政行为的构成要素
二、行政行为的生效要件
三、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
四、有瑕疵行政行为及其后果
第八章 政府规制与行政许可论
一、行政许可分类方法论
二、行政许可的作用
三、行政许可与政府职能定位
四、无瑕疵行政许可裁量请求权
五、行政规制的缓和与行政许可制度的完善
第九章 政民协治与行政合同论
一、现代合同的构造
二、行政合同的概念、种类和特征
三、管理方式的转换与政民协治的理念
四、行政合同与法治行政――行政合同的原则
五、行政合同中的权利义务
六、行政合同的缔结及其履行
七、行政合同的变更和解除
八、行政合同的纠纷及其救济机制
第十章 服务行政与行政指导论
一、行政指导的概念
二、行政指导的方式和类型
三、行政指导的特征
四、行政指导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五、行政指导的地位和意义
六、行政指导与法治行政
第十一章 能动行政与政府职能论
一、房屋拆迁与政府职责论
二、劳动教养的目的与责任论
三、行政强制执行权力论
第十二章 行政裁量论
一、“行政自由裁量权”概念泛化的遏制
二、行政裁量的形态及其特征
三、行政裁量的必要性
四、行政裁量的运作规则
五、对行政裁量的监督制约机制
六、行政裁量的运作及其监督是一个永恒的研究课题
第十三章 行政监督手段论
一、以权力约束权力
二、以权利抗衡权力
三、以舆论监督权力
四、行政权的程序统制
五、以正确的理念导引权力
第十四章 行政复议论
一、行政复议的概念与特征
二、行政复议的作用和意义
三、对行政复议基本原则的确认与反思
四、对行政复议基本制度的确认与反思
五、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关系
六、行政复议的课题与展望
第十五章 行政诉讼论
一、行政诉讼的概念与构成要件
二、行政诉讼法的概念与功能
三、行政诉讼法律关系
四、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
五、行政审判依据及其适用
六、行政诉讼制度改革的视点
七、行政诉讼的类型与权利救济的利弊分析
八、司法权对行政权的统制及其界限
九、刘燕文诉北京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案的启示
第十六章 行政赔偿论
一、行政赔偿的概念、特征及法律根据
二、行政赔偿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三、行政赔偿的归责原则
四、行政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
五、行政赔偿范围
六、行政赔偿请求人
七、行政赔偿义务机关
八、行政赔偿程序
九、行政追偿制度
十、行政赔偿的方式
十一、行政赔偿标准
十二、行政赔偿费用
第十七章 行政补偿论
一、行政补偿的概念、性质和特征
二、行政补偿的原则
三、中国行政补偿制度的历史发展及其根据
四、中国行政补偿的基本制度
五、中国行政补偿制度的课题
第十八章 行政程序法论
一、行政程序的概念及种类
二、行政程序法的概念、地位和作用
三、行政程序法的历史发展
四、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则
五、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制度
六、正当行政程序的追求――行政程序价值论
代结章 行政法学研究方法论
一、学习研究方法的方法――相互尊重,学会接力赛
二、培养对行政法学的兴趣――正视行政法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
三、培养行政法学研究能力――注重基础能力,戒除急功近利
四、收集、整理、运用资料――兼存并蓄,事半功倍
五、珍惜交流和请教的机会――勤学好问,“三人行必有我师”
六、把握规律,全力以赴夯实行政法学专业知识
七、学术论文与学术真诚
附录一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二 相关法规范的简称与全称对照表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