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释义
莫于川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释义》,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年版
书 名: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释义
作 者:莫于川主编 / 林鸿潮副主编
出 版 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7月
字 数:23万字
书 号:ISBN 978-7-5093-2941-2
内容简介
行政强制是行政机关为保证实现行政管理目的,对有关公民的人身自由以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财产或者行为采取强行限制措施的具体行政行为的总称,包括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行政强制作为一种直接影响公民人身权和财产权的严厉行政手段,具有强烈的侵益色彩,对其进行严格的法律规制显属必要,而为保证行政效率,通过立法赋予行政机关以必要的强制手段,亦不可或缺,此为问题的两面。从域外经验来看,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通过立法建制对行政强制进行了规范,尽管各国的行政强制立法在体系结构、内容安排上各有特色,但其要义,皆以平衡公民权利与行政秩序为基调,而以尊重和保障人权为重点;从我国行政法制实践来看,行政强制不力与行政强制滥用并存,行政强制实务“乱”、“滥”、“软”等问题突出,因此,完善行政强制立法可谓大势所趋、形势所迫。
相关方面对行政强制的立法颇为重视,并早有动作。1988年,国务院就启动了《行政强制执行法》的起草研究工作。1999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正式启动了《行政强制法》的起草调研和论证工作。此后,《行政强制法》草案历经2005年、2007年、2009年、2011年4月、2011年6月五次审议,于
这部法典在中国宪政与行政法治进程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是继《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许可法》之后的又一部重要行政法律,其出台填补了我国行政法律规范体系的一个空白,结束了我国没有行政强制统一立法的状况,成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动力,有助于社会主义法治发展。同时,该法在规范行政强制活动、尊重和保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等方面有其特殊的现实意义。《行政强制法》创立了行政强制的五大基本制度:一是行政强制的设定制度,二是行政强制措施制度,三是行政机关强制执行制度,四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制度,五是行政强制的责任制度。《行政强制法》是我国法治建设三十多年来变革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反映,有着诸多创新,如强制观念现代化、立法宗旨控权化、基本原则体系化、基本结构科学化、责任制度细致化等。以上均为《行政强制法》的重要亮点。同时,“徒法不足以自行”,在该法颁行后,全社会特别是行政机关和公务人员还应更新观念、学习培训、清理制度、广泛宣传,以期《行政强制法》能够良好运行,充分发挥其规范行政强制权力、保障公民权益、推进法治建设的重要功能。
多年来,
本书由绪言和九章正文组成,基本内容包括《行政强制法》的立法指导思想、立法宗旨、行政强制设定和实施的原则、调整范围、强制方式、行政强制的设定权、行政强制执行制度、行政强制的程序、行政强制的监督、责任与救济机制等。这些内容兼具理论性和实用性,对于准确认知行政强制法制、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具有积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适合行政公务人员、法律工作者和高校师生阅读参考。
本书目录
绪 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行政强制的基本原则
第三章 行政强制的方式与设定
第四章 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一般程序
第五章 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特殊程序
第六章 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的一般程序
第七章 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的特殊程序
第八章 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九章 法律责任。
主要作者介绍
莫于川,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行政法研究所所长,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暨政府法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林鸿潮,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教师,中国政法大学应急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行政法学研究》编辑,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行政法研究所兼职研究员。
撰稿人
莫于川 林鸿潮 王 晨 梁 爽
王宇飞 李秋萍 曹海青 雷 振
(文/中国人民大学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 雷振)
文章来源:中国宪政网 发布时间:201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