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港澳台法制 台湾法制

台湾法制

台湾选举考察记

      范忠信

研究台湾十几年,我总算在最近找到一个机会实地考察了台湾。

因参加我校与淡江大学联合举办的“海峡两岸台湾史学术讨论会”, 1126,我们大陆学者一行13人来到台湾,住进淡水镇上的忠信客栈。开会四天,给我留下的印象不深,但会外的考察给我以深刻的印象。

我们到达台湾时,正是台湾举行所谓“中期选举”之时。台北、高雄两市的市长选举和两市部分市议员改选,选战正接近白热化阶段。

这次选举,对民进党而言,几乎是政权保卫战。民进党执政两年多,台湾政治似乎比国民党执政时更加混乱、市场更加萧条、民生更加凋敝。在我们到达台湾前两天,那里刚刚发生近年台湾最大规模的游行――10万农民渔民抗议当局农业政策的大游行。民进党灰头土脸,国民党暗自叫好。有人说这次游行的幕后支持者是国民党,也有人说是李登辉怂恿(向陈水扁施压)的。无论如何,游行发生在距投票日只差十来天的节骨眼上,对民进党的形象打击是无可怀疑的。

民进党认为,此次选举,是检验人民是否继续支持民进党执政的一面镜子。所以在北、高两市,民进党都推出了强有力的候选人竞选市长。在台北,推出了“行政院”秘书长李应元竞选台北市长,向现任市长马英九叫阵;在高雄,推现任市长谢长廷为候选人,与国民党推出的黄俊英(现任高雄市副市长)对抗。因为在台北战胜马英九比较困难,所以民进党把选战的重点放到了高雄。如果民进党失去高雄市长职位,则北、高两市市长全部为国民党获得。如此一来,就会明显地造成“民进党的中央、国民党的地方”的格局。这样必然影响2004年的“总统大选”,可能会导致民进党下台。但是,一旦赢得了这场选战,或至少维持了现状,则2004年继续执政信心大增。

这次选举,对国民党而言,也是一次生存力考验,是一次生死之战。国民党因为内部严重分裂而下台,时逾两年,一切都今非昔比,人心和资源都面临严重危机。要证明自己还有生机和活力,要证明自己还得民心,要证明自己还有可能重新执政,就必须赢这场选战。所谓“赢”,最好是既保住台北市长,又赢得高雄市长;但最低底线是至少不丢台北(包括在台北市议会中还保持多数席位)。因为,一旦失去台北市长一席,国民党就可能被视为彻底失败,其保持的民选最高职务就不过是象台中市长和一些县长之类的中层职位了。那将更会导致“树倒猢狲散”的效应,若要再重整旗鼓、争取重新执政,就不知要等到哪个猴年马月了。但是,一旦赢了这场选战,就可能一切“风水轮流转”地回来,2004年赢得“总统选举”大有希望。

既然此次选举如此生死攸关,那么选战当然就变成了两大阵营――泛绿阵营(民进党、台联党等)和泛蓝阵营(国民党、亲民党等)短兵相接的肉搏。

我们在台湾所感受到的正是这种肉搏。在 1125 126这十来天,两大阵营的竞选拉票的活动,达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境界。

这种境界,这种白刃相接,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出来。

第一,两大阵营都把选举当作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这十天里,两方都每天安排有大型造势活动。民进党方面,所有的党籍政府高官,几乎都成了竞选机器。“总统”陈水扁、“行政院长”游锡�遥�其他民进党籍的高官,几乎全部放弃法定职责公务,专职为李应元、谢长廷辅选。陈水扁在这几天里连续两下高雄为谢长廷站台,三次现身台北为李应元站台。每到台上发表拉票演说时,你感到他不是“政府”的“总统”,而是一党的竞选鼓吹手。还有什么游锡�衣柿斓摹靶姓�院团队”,专为民进党站台造势拉票。此时的“行政院”,给人的感觉就是民进党一党之私的“行政院”。当然,国民党也是一样,上上下下,大小人等,都在忙选战。马英九的台北市政府也几乎成了专职竞选班子。看那阵势,你会感到,在选战期间,台湾的“政府”瘫痪了、消失了,只有相互斗争的政党。

第二,两大阵营都摆出了最强大的助选阵容,什么角色能拉选票,就叫他上阵。就象妓院里把花魁名角儿都用上一样。泛绿阵营大打“登辉牌”、“总统牌”,让李登辉、陈水扁、吕秀莲三番五次在台北、高雄为李、谢站台拉票;让坐着轮椅的“总统夫人”吴淑珍、“总统府”秘书长陈师孟、国策顾问金美龄、民进党秘书长张俊雄、民进党第一“台独烈士”林南榕的夫人叶菊兰等人,纷纷上台表演,那拼命的架势真有些吓人。泛蓝阵营也不示弱,请出了国民党主席连战、民进党前主席许信良、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前高雄市长吴敦义以及其他前“党国大老”若干人,为马英九、黄俊英站台拉票。黄俊英甚至请出了自己80高龄的老母亲为自己站台,让老太太在台上拿着话筒向选民推荐:“我的儿子很孝顺,最不会说假话,请大家把票投给我儿子!”真难为老人家!

第三,竞选造势会场热闹非凡,各自使出浑身解数,比庙会和马戏团表演热闹好多倍。我们看过李应元在台北圆山一号公园举办的造势晚会,也看过宋楚瑜、黄俊英在高雄举行的造势晚会。你一到现场,就会被那现场的狂热场面所惊吓或震撼。台上的政客一声高呼:“某某某,冻蒜!(闽南话 “当选”),台下全体手舞足蹈,狂呼“冻蒜!”声震云霄;同时锣鼓齐鸣,礼花齐放,探照灯齐射,鞭炮震耳欲聋。数万人摇晃各色各样的大小旗帜,令人眼花缭乱,让人晕眩。那场面,有些象李洪志在发功。大街上,时不时有装备着高音喇叭的宣传车经过,候选人战在车上,向市民拱手,高呼“拜托父老乡亲投我一票”、“选我就是选择幸福”、“选某某党救台湾”,一路敲锣打鼓丢鞭炮。此外,造势会场上还少不了请来“河洛歌仔戏”之类的演艺团体或歌星,狂唱台语歌曲;或者候选人自己带着老婆孩子亲自在台上歪歪扭扭跳起民间舞蹈或唱民歌。最可笑的是那现场的主持人,一般都是女的,声音沙哑,一带头高呼口号,就会有半句失音。比如“谢长廷,冻蒜!”这一句话,从她嘴里出来时,就只有“谢长廷――”,后两个字眼简直就只是对着话筒猛吹了两口气而已。啥叫“声嘶力竭”,那就是。那场景称之为“群魔乱舞”(仅从艺术水准讲,不含政治评价)也一点不过分。作为“红小兵”我旁观过“文革”时期“文攻武卫”的狂热场面,但这选战场面足以使红卫兵的场面黯然无光。最让人惊叹的是: 12 5日晚 ,宋楚瑜在台北大安森林公园为马英九站台助选。讲到激动之处,宋突然双膝一弯跪了下去,向台下的支持者拱手喊着“让马英九高票当选好不好!”这一幕令全场空气沸腾,台下全场起立,台上的人几乎一齐跪下,更有人当场感动地拭泪。宋楚瑜的太太陈万水在身边早已哭红了双眼。这是我看到的此次选战中最煽情的一幕。

第四,“问苍生也问鬼神”。台湾选战中的迷信现象,我以前早就听说过。这次算是现场观摩了一下。 124日晚 在高雄,宋楚瑜在为黄俊英站台拉票,鞠躬毕,演讲毕,呼口号毕,主持人宣布:请宋主席到三凤宫上香!愿神灵保佑黄俊英当选!保佑亲民党的人当选!于是宋楚瑜、黄俊英一干人等在保镖的护送下挤过密集的人群,进了广场边上的三凤宫;进去后庙门就被关上了。我们在外面等候了好久,也没有见他们出来,估计是作程序复杂的祈祷仪式去了。在那几天的台湾报纸上,我们也看到国民党、民进党、亲民党的其它候选人到寺庙上香,尤其是一些市议员候选人拜佛占卜的报道,如根据某处有神灵的石头、古木、泉眼的变化来预测是否能够当选等等。这使我想起了唐人讽汉文帝“不问苍生问鬼神”的情形。不过毕竟是在现代社会,大家都知道:当选与否,首先要问苍生,其次才问鬼神。没有人只把宝押在“问鬼神”上面。

第五,抹黑运动,丑化对方。选战中,为激化选情,抹黑、造谣等恶质选风四处充斥。台北市方面,民进党诬蔑马英九有如“槟榔西施、出卖色相”,并将马英九抹黑为“撒谎第一”、“与黑道共治台北”等。我在街头收到民进党散发的传单,一版大报那么大,通栏标题是“恶警做强盗,市长当后盾”,报道台北“十大奇案”为马英九放纵恶警察和黑道所为。我也收到了亲民党方面的传单,指谢长廷贪污、搞“黑金”。国民党方面也散发传单,召开记者会,抛出证据,指谢长廷在“新瑞都弊案”中受贿450万元新台币。这一重磅炮弹使选情急转直下,一度使谢长廷的民调支持率落后于黄俊英(不过“新瑞都弊案”后来不了了之,说明证据不足)。

除抹黑之外,也有所谓“抹红”,其实是通过“扣红帽子”的方式抹黑。比如民进党诬蔑马英九“香港脚不走台湾路”、“爱中国比爱台湾还要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最好人选”、“一边一国选李应元、一国两制选马英九”……。简言之,要把国民党的候选人诬蔑成“暗通中共”、“出卖台湾”的吴三桂。

不过,台湾选举也有成熟或可爱的地方,也让我们见识了不少。

1)竞选造势现场发生严重暴力的事比较少见,抹黑也还算有些节制。十天里只有一次见到国民党两名台北市议员候选人在同一地方拉票发生斗殴的事,很快了结。也没有看到针对候选人的暴力。虽然有互相抹黑丑化,但还算有点节制。虽有揭露对方贪污、渎职、涉黑之类,但基本上没有人格丑化,没有见到以淫、盗、骗、赌、毒等涉及个人私德问题或隐私问题来丑化对方。

2)候选人有勇气上街头,进市场,深入随时聚集的闲杂人群中“拜票”。

12 1 下午,在台北著名的商贸区新光三越楼外,我就见识了马英九的“扫街拜票”。下午三时,陪同我们游览的淡江大学研究生小洪等突然告诉我们“马市长来了” 。顺著她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马英九一身运动装,在十几个市民或学生模样的人簇拥下,来到我们面前的空地上,一个栅笼式方木箱就成了临时演讲台。年轻英俊的“帅哥”马英九,站在木箱上,手拿话筒,对着越来越多的围聚过来的人群开始演说,不时挥手指向前方或左右,告诉大家哪项哪项便民工程是他的政绩;如果大家再投票给他,他又会做哪些利民工程、实施哪些便民政策等等。讲毕,市民纷纷挤上去索取签名,有的签在书本上,有的签在挂包上,有的干脆签在衣服上;他还不时抱过市民的小孩亲一亲。市民要求合影,他一一满足。如此亲民的现场气氛感染了我,我也忍不住凑个热闹,托一位高个子研究生将我的《法律史学术网》宣传单递到了马英九的手上。拿回一看,只见上面洒脱俊秀地写着“马英九,91. 12.1 。签名还不忘写上准确时间,可见人家“政治明星”做事之认真。

12 2 晚,在台北市圆山一号公园为李应元造势大会的现场,我也见识了李登辉、陈水扁等人的“深入群众”。我们大约10点左右赶到现场,大概程序已经过半,主席台上只剩下摇滚明星唱台语歌曲。因下雨,我们正准备离开,忽然,身边的人群自动让开一条通道,有人喊“总统!总统!”我正好被挤到通道边上,但见从广场边上的几辆轿车里走出了李登辉、陈水扁及其夫人等一干人等,鱼贯通过我面前的通道(此时,我如果稍往前挤点伸出手,能触摸到他们的肩膀),走上主席台。一时间,台上台下,口号震天,歌声刺耳,锣鼓动地,千旗挥舞,热闹得乱做一团。这大概是我有生以来最近距离接触最高级别的领导干部了(尽管不是我的领导)。

不管是马英九,还是李登辉、陈水扁,敢于深入没有任何“甄别”或“安排”的闲杂人等(群)中,这种场面多少让我有些意外。没有卫士如云,没有岗哨林立,没有层层警戒线,没有戴墨镜的保镖横在人民面前,没有人“清场”,没有人拿防弹盾牌走在前面,一切都很简朴。我的感觉,也就相当于县长乡长走过人群的架势。台湾的秋天,相当武汉的初夏,大家都单衣薄裳,穿不了防弹背心;台湾枪支泛滥成灾全球皆知。当时那现场,如果有人图谋行刺,大约如笼中猎兔,易如反掌。可是马英九、李应元他们怕不得,怕就不要出来竞选。可见资产阶级政治家得有比别人更大的勇气胆量才行。要想笼络民心,就必须冒生命危险深入群众,这也是件不容易的事。一看到这场景,我就想起在内地城市经常遇到的情形:主要街道戒严一两个小时,让成千上万车辆不得通行,仅仅为了保证个别重要领导安全通过;而且沿途岗哨林立,如临大敌。两相比较,我心里怪不好受。

3)候选人很注意宣传诱人的政纲,很注意给人民许愿。我在街头收到李应元的“绿色台北计划”,一张非常气派的纽约中央公园大彩图,告诉人民“这就是未来的台北”,他要“打造台北绿钻石”。我还收到过一张大标题为“为小市民精打细算的李应元”的传单,上面开列的是他吸引小市民的6大主张“垃圾袋减价一半”、“国小(小学)全面推行营养午餐”、“国小全天班,减轻家长负担”、“学生8点到校即可”、“上班族通勤时间缩短”、“设立青年创业基金”等。马英九方面,我有幸亲聆他向市民宣布未来政纲,同样是以小市民关注的民生治安环境优化为号召。看到这些,我也忍不住联想:我自成年以来,先后在重庆、北京、苏州、武汉四地投下过神圣的四次选票,选举区人大代表。但没有一次与候选人正式见过面(非选举场合见面除外),没有一次听见过他们的竞选主张。

4)选举中的秩序观念和秩序管理让人印象深刻。在台北和高雄,我们看到街头到处是竞选旗帜、广告、宣传车、竞选拉票活动,但奇怪的是:人们出入往返必经的车站、码头等交通枢纽之所,反而很清静。我不解,就问淡江大学的朋友。他们回答说,因为有关选举的法律明文规定:公共交通之所不得为竞选宣传所利用。我们也看到有的捷运站、火车站等交通枢纽的显眼位置贴有禁止竞选活动及竞选广告的通告。一纸通告就把一切竞选造势排斥在这些场所之外,没有看到一处违规,可见秩序之严明。另外,在选举中所体现的人民素质也很可观。所有造势集会,都有较好的组织,时间限制很严,大家都较遵守。比如 124亲民党高雄三凤宫的集会,显然严格遵守了法定时间限制,我看到10点钟准时散场,总共不过两小时,没有拖拉。 126,李登辉、陈水扁同台为李应元助选的大会,结束时间超过了《选罢法》规定的晚10点(该法规定候选人在合法竞选期间内,每日从事竞选活动的时间为早上7时至晚间10时,逾时将被开具制止书并予罚款),到1020分才结束,被台北市“选举委员会”开具劝止书及制止书,并罚款10万元。民进党方面乖乖接受处罚。这在大陆也许是不可想象的。“最高领导人”参加的会议,仅仅超时二十分钟,就要罚款十万?简直是扯蛋!此外,造势会场虽然热闹非凡、好像“群魔乱舞”,但也有群众自己的纠察队维持秩序,广场四周举旗或拉线为界,靠近交通路口处专门有市民纠察在疏导人群、帮助梳理交通。散会时,市民纷纷主动收拾现场,现场东西基本都带走,没有多少需要清扫的垃圾。这些都说明台湾人民的秩序观念和民主素质已经达到了相当的境界。

走马观花,匆匆数日,看到的可能是最肤浅的部分。不过,上述哪些肤浅现象,是台湾整体社会文明的一个缩影。也许,如果民主素质和选举文明没有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想装出那样“肤浅”的现象也是做不到的。

    

                                  2002 12 12 初稿, 2005 7 27 改定。

文章来源:http://hongfan.fyfz.cn/blog/hongfan/ 发布时间:2008/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