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部回应改革方案 称成立三大集团纯属谣言
2012年06月17日19:42人民网
[导读]铁道部称成立三大集团报道纯属谣言,有关人员将到《经济观察报》报社了解相关情况
人民网北京6月17日电 近日据《经济观察报》报道,铁道部改革方案将于10月份落定,谋划成立三大集团。经铁道部核实,此报道纯属谣言,铁路有关人员将到该报社了解相关情况,并对其谣言可能造成的后果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铁道部体制改革初步方案将定
铁道部政企分开的体制性改革终于撕开一角。
记者从相关部委、铁路建设系统及相关大型国有企业的高层等多个消息渠道证实,铁道部正在谋划成立三大集团,分别为投资、建设、运营集团公司。
三大集团公司成立后,铁道部将相关业务板块分别注入新公司,铁路业务运行铁道部不再插手,只负责行业监管和法规政策的制定。
上述人士称,三大集团成立后将划归国资委,改革初步方案或将在10月前落定。
地方铁路局或成三大集团分公司
从2003年至今,铁路系统的改革方案曾出现过两种方向。一种为按地域条块切割,撤销18个铁路局,成立五大集团,各自运营,铁道部负责行业监管和法规政策的制定;另一种方式则是成立国家铁路集团,铁路局变身集团的下属公司。
这两种方式更多偏向于运营,随着“十二五”时期铁路基础设施建设开始发力,铁道部负债急剧增长,这两种改革模式都显得顾此失彼。而按照投资、建设、运营成立三大集团公司,成为新的选择。
据铁路系统知情人士透露,三大集团的具体方案为,铁路投资集团公司未来主要负责铁路建设领域的融资和投资,铁路建设集团主要负责铁路项目的规划、建设、施工等,铁路运营集团则由铁道部的运输局剥离后成立,主要负责下属运输公司的各项运输内容,及对全国运输实行统一指挥。
地方铁路局成立分公司的方式,一种政策取向是以省为单位设立分公司,取消目前的18个路局。另一个取向则是,目前的18个路局变身为三大集团的分公司,受集团垂直管辖。据了解,目前多数铁路人士倾向于后者。
与此同时该人士还透露,政企分开之后,铁道部今后将只负责投融资、建设、运营、安全政策法规的制定和行业的监管。
三大集团之间仍将密切合作
记者了解到,铁道部已经开始对相关业务内容分离及剥离的各个环节进行核算、分析和研究,三大集团的筹备也已在计划中。
铁路系统知情人士称,铁路投资、建设、运营三大集团以公司治理结构来分析,虽然各自为政,但未来将息息相关:投资集团主要负责给建设集团真金白银的输血,将以股权结构置换与后者合作,而建设集团与运营集团也将以其他方式实现合作。
据铁路建设系统的知情人士透露,未来的铁路投资集团主要负责铁路建设领域的融资和投资,可能是目前中国铁路建设投资公司(下称“中铁投”)的改造重塑,将铁路负责相关资金筹措的业务再注入。
中铁投是由铁道部全额出资设立的国家铁路投资机构,前身为中铁建设开发中心,1994年由铁道部投资设立的面向全国部分合资铁路和地方铁路投资管理的企业,2004年改名,其核心业务之一是以铁路线股权向社会融资。
今年以来,铁道部已将多条主要线路的股权陆续转交至中铁投,有广深港线、沪昆线等。
铁路建设集团的成形,则可能是对现有两大建设单位中国中铁、中国铁建,进行资源选拔后的整合,或者另外组建。该集团成立后,主要负责铁路项目的规划、建设、施工等。
而铁路运营集团的设立,更多业内人士的观点则是由目前铁道部的运输局剥离后,成立运输集团,主要负责下属运输公司的各项运输内容,及对全国运输实行统一指挥。
资产债务如何管理尚未明确
据铁道部财务审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底,铁道部总资产为40084.14亿元,总负债为24298.36万亿,负债率升至60.62%。
由于铁道部负债率高升,现有高铁盈利时间较远,铁道部自筹资金较少等因素,导致铁道部融资成为一大困难。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铁道部从银行融资的渠道几乎被冰封。
由于资金压力,及铁路建设过度超前,从2011年开始,铁路的基础建设资金由7000亿急速下降为4690亿,今年建设资金再度减少为4060亿。
而从去年开始,铁道部发债的压力也急剧加大,甚至流标。在社会融资方面,由于铁路体制的政企不分,多数社会资本不愿进入也无法进入。由此造成的资金困境,成为“十二五”时期铁路建设持续发展的拦路虎。
据一位长期研究铁路的法律人士介绍,目前政府部门债务的处置方式大约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中央财政兜底,铁路属于公共产品,铁路建设投资所形成的债务,可以通过国务院发文实施行政剥离,最终铁道部欠银行的钱由国家财政分担。
另一种方式则是商业化,将债务划到新成立的资产管理公司,债务投资时产生的股权也将一并进入资产管理公司。“铁道部发行债券与贷款后,都用作了铁路建设的出资,活钱变成了固定资产,作为银行来讲,有资产就能抵押。”该人士表示。
早在2010年底,铁道部就酝酿成立一家专门管理高铁投资债务与股权的新公司,当时对于这家高铁资产管理公司的定位很单一,将专门收纳近几年高铁建设中,铁道部的投资债务和股权,便于铁道部对高铁资产的管理。
但这一动议至今未见实质行动,而如果成立三大集团公司后,会否将铁道部的部分资产和负债,以及其他相关部门打包到铁路投资集团里,目前尚不得而知。
铁道部“独立王国”不保?
铁路体制将改革
来源:联合早报2012年4月1日
饱受诟病的中国铁路体制或将迎来新的改革。中国媒体昨天报道,国务院已成立铁路改革小组,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对铁路体制改革方案进行研究。改革将按照政企分开、政资分开要求,明确铁道部、铁路局和运输企业之间的职能和权责。改革后铁道部的权责更多的是管理和监督,企业要成为市场主体。
中国铁路体制形成于计划经济时代,铁路实行准军事化管理。铁道部不仅包揽铁路融资、建设、运营和监管大权,还拥有专属的法院、检察院和公安系统,被舆论称为“独立王国”。
铁道部负债4000亿元
近年来,官方已开始将铁路所属的学校、医院以及公检法系统交由地方政府管理。但铁路系统政企不分、政资不分等体制弊端依然存在,不仅导致腐败大案频发,铁路建设资金紧张、铁路资产负债率攀升等问题也益发突出。截至2011年底,铁道部的负债已超过2万亿元人民币(约3992亿新元),资产负债率已超60%。目前将建、在建和续建的数百个铁路工程项目的筹资成为大难题。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根据国务院要求的改革工作流程,将由铁道部研究并提出铁路改革方案,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交通运输部等部门进行研究和讨论,并提出修改意见,最后将成型方案上报至国务院。
目前铁道部正在研究制订改革方案,交通运输部、发改委等部门也分别组织高校、研究机构对改革方案进行研究。
在今年“两会”(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年会)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中铁隧道集团副总工程师王梦恕等人大代表建议撤销铁道部,尽快实现铁路的政企分开和建立综合交通运输管理体制。
王梦恕建议,将铁道部撤并到大交通部后,可以将它的运营职能剥离出来,成立一家铁路运营总公司,而它的建设和筹资的职能则可以成立一家类似于日本国铁的铁路建设公团。
王梦恕认为,铁路改革方案的设计必须稳妥。政府财政没有能力因为铁路改革一下子将大量不良债务销账,刚在财政支持下清理过大笔坏账的各上市商业银行也经受不住大批铁路债务集中销账的打击,因此需要建立有效的债务清偿和处理机构与机制,因此可以分别成立铁路运输总公司和铁路建设与资产管理总公司,负责铁路运营和建设筹资。
不过铁路体制改革也遭遇很大阻力,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处理改革所牵涉的大批铁路官员权力和待遇。《21世纪经济报道》日前引述参与铁路改革方案制定的人士说:“铁道部现有的一些局要撤并,一些人员需要流动,这搞得铁道部的人都无心工作,人心浮动,影响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