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决定取消和调整314项部门行政审批项目
批准广东省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面先行先试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取消和调整314项部门行政审批项目,批准广东省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面先行先试。
会议指出,自2001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全面启动以来,国务院已先后五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为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会议决定,在以往工作基础上,再取消和调整314项部门行政审批项目,其中取消184项、下放117项、合并13项。至此,国务院十年来分六批共取消和调整了2497项行政审批项目,占原有总数的69.3%。这次重点对投资领域、社会事业和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特别是涉及实体经济、小微企业发展、民间投资等方面的审批项目进行了清理。
会议依据行政许可法有关规定,批准广东省“十二五”时期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面先行先试,对行政法规、国务院及部门文件设定的部分行政审批项目在本行政区域内停止实施或进行调整。会议指出,广东省处于改革开放前沿,市场发育程度较高,经济社会发展正全面进入转型期,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十分紧迫。在广东省进行改革试点,对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示范意义。会议要求,广东省要加强领导,精心制定试点方案,认真组织实施,把试点工作与转变政府职能结合起来,与强化监管和服务结合起来,为全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累经验。各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加强指导,及时帮助广东省解决试点中遇到的问题,确保试点顺利推进。
会议指出,十年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有力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增强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有力促进了依法行政,进一步规范了政府行为;有力促进了政府管理创新,提高了行政效能;有力促进了反腐倡廉建设,进一步完善了政府系统预防和治理腐败的体制机制。今后一个时期,要坚定不移地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一要按照应减必减、该放就放的原则,进一步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的,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能够自律管理的,政府都要退出。凡可以采用事后监管和间接管理方式的,一律不设前置审批。以部门规章、文件等形式违反行政许可法规定设定的行政许可,要限期改正。探索建立审批项目动态清理工作机制。
二要积极推进行政审批规范化建设。新设审批项目,必须于法有据,并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合法性、必要性、合理性审查论证。没有法律法规依据,任何部门不得以规章、文件等形式设定或变相设定行政审批项目。研究制定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设定和管理办法。
三要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和社会组织管理改革。把适合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承担的事务性工作和管理服务事项,通过委托、招标、合同外包等方式交给事业单位或社会组织承担。抓紧培育相关行业组织,推动行业组织规范、公开、高效、廉洁办事。
四要进一步健全行政审批服务体系。继续推进政务中心建设,健全省市县乡四级联动的政务服务体系,并逐步向村和社区延伸。加强行政审批绩效管理,推行网上审批、并联审批和服务质量公开承诺等做法,不断提高行政审批服务水平。审批项目较多的部门要建立政务大厅或服务窗口。
五要加强政府监管。对取消和调整的行政审批事项,要明确监管责任,制定后续监管措施,强化工作衔接,避免出现监管真空。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把工作重点转到依法监管上来,切实履行职责,制定政策法规、标准规范,加强日常动态监管,保证市场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六要深入推进行政审批领域防治腐败工作。深化审批公开,推行“阳光审批”。加快推广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严肃查处利用审批权违纪违法案件。
七要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投资体制、财税金融体制、社会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结合起来。进一步理顺和规范政府与企业、与社会的关系,规范上下级政府的关系。进一步优化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提高行政效能和公共管理服务质量。
会议审议通过了《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草案)》。
国务院:清理行政审批项目 放权广东先行先试
每日经济新闻
昨日(8月2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取消和调整314项部门行政审批项目,并批准广东省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面先行先试。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早在2001年就已全面启动,国务院已先后5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在这一基础上取消和调整314项部门行政审批项目,其中取消184项、下放117项、合并13项。
简政放权有益经济发展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在此次调整之后,国务院共取消和调整2497项行政审批项目,占原有总数的69.3%。
常务会议指出,这次重点对投资领域、社会事业和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特别是涉及实体经济、小微企业发展、民间投资等方面的审批项目进行了清理。
此举被指有益经济发展。统计局数据显示,7月工业增加值同比仅增长9.2%,环比回落0.3个百分点,增长幅度第四个月处于10%下方。此外,7月全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也出现环比回落。
对于下一步清理工作,常务会议指出,今后要按照应减必减、该放就放的原则,进一步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的,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能够自律管理的,政府都要退出。凡可以采用事后监管和间接管理方式的,一律不设前置审批。以部门规章、文件等形式违反行政许可法规定设定的行政许可,要限期改正。探索建立审批项目动态清理工作机制。
专家建议轻审批、重监管
对于广东省获准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面先行先试,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彭澎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广东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其实已经在行动,现在得到国务院的认可,广东省可以更大胆地放权。
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广东省处于改革开放前沿,市场发育程度较高,经济社会发展正全面进入转型期,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十分紧迫。在广东省进行改革试点,对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彭澎表示,国务院的批准对广东省意义重大。广东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上已经走在前头,以佛山市顺德区带头在全省各个市区推广,但在改革的过程中也遇到很多困难。比如企业或者相关项目在广东省可以通过较少程序就获批,可到了其他省份就未必合法,很多时候不被承认。广东省虽然先行动了,但在各省份、各部门之间如何衔接的问题上一直存在顾虑。
“国务院的认可,可以减少政府和企业的后顾之忧。”彭澎说。
据悉,广东省在今年7月正式出台了《关于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意见》和省政府2012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事项第一批目录。在第一批目录中,明确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达179项、转移事项55项、下放事项115项、委托事项5项,全部354个调整事项占到广东省级政府现有实际审批项目的1/3以上。
广东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排头兵顺德区,在本月8日推出“削权名单”,13个部门共清理出1567项行政审批事项,有548项将取消或者优化,而原来由政府承担的76项工作职能将转移给社会组织来执行。
彭澎认为,广东省得到行政改革先行先试的特权,如果做得好,可以积累经验并向其他地方推广。不过在这新一轮的改革中要特别注意,审批放松不能就因此监管放松。对企业的审批开大门,不能对监管也开大门,否则偷排、污染、造假等事件可能会更多地发生,要 “轻审批、重监管”。
文章来源:明德公法网 发布时间:2012/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