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法治聚焦 国外动态

国外动态

白象王国之“宪政风云”

总理府接连发生爆炸。反对党包围并占领临时总理府。曼谷两大机场因遭反政府示威者封堵而被迫关闭。连日来,风雨飘摇的泰国政局再次引起全世界的关注。而引发这场政局动荡的直接导火索之一,就是“修宪”风波。

  泰国执政党联盟曾于本月初达成共识,同意修改宪法第291条款,为组成新一届制宪大会开绿灯。但此事遭到反政府的民盟的坚决反对,并随即引发大规模的示威集会,直至事态发展至今。

  此外,在短短不到一年内,前后两任总理还接连遭遇“宪政”危机。前总理沙马1月当选,9月就因在电视上主持一档烹饪节目而受到“违宪”指控,随即下台;现总理颂猜上任不足一月,席未暇暖,便又因非法持有电信公司股份而遭“违宪”调查,随后便引发了这场反政府的政治派别与总理府之间的对峙。

  纵观这个中南半岛上君主立宪制国家的近现代史,每当出现难以化解的政治危机,最终屡屡都是靠国王出面方才能够打破僵局。而这一次,这位即将年满81岁的老国王却至今“稳坐泰山”,没有明确表态。

  普密蓬国王夫妇在登基六十周年庆典上

  普密蓬·阿杜德国王生于1927年12月5日,于1946年6月9日继位登基,1950年正式加冕为国王,是当今世界在位最久的君主。他虽无实际政权,但地位崇高,深受人民爱戴与尊敬,在泰国这个同时深受宗教信仰和君主统治影响的国家,这位即将年满81岁的国王一直小心谨慎地充当着泰国民众的“守护者”。

  图为普密蓬国王登基时的资料照片

  白象王国之“宪政风云”

本报记者 余瀛波 本报实习生 王琳 王君

 

  连日来,泰国反政府的民盟示威者在曼谷素万那普国际机场举行大规模示威集会,造成近万名游客滞留泰国

  “修宪”引发政坛危机两大机场被迫关闭

  泰国,这个素有“白象王国”之称的佛教国家,这个中南半岛上的美丽国度,在进入新千年以来,却几次因该国国内的政治危机而受到全世界的关注。

  这一次,似乎危机来得格外迅疾而凶猛。先是总理府于本月20日、22日两次发生爆炸事件,致多人受伤。随即从24日起,泰国反政府的人民民主联盟(以下简称民盟)在曼谷发起新一轮大规模反政府示威活动,除了继续占领总理府以外,几天来民盟支持者还占领了曼谷最主要的两大机场―――素万那普国际机场和廊曼机场,致使上述两个机场处于关闭状态,并导致近万外国游客滞留泰国,其中包括上千名中国游客,对泰国国家形象和经济等造成沉重打击,国家陷入严重危机。

  26日,泰国陆军司令阿努蓬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泰国政治局势监控委员会建议颂猜总理解散国会下议院,还政于民,以解决当前泰国面临的政治骚乱。会议还呼吁民盟立即结束正在举行的反政府集会示威活动。

  当晚,泰国总理颂猜·翁沙瓦在从秘鲁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后,返回泰国北部城市清迈,随后发表全国电视讲话,谴责民盟在他出访期间夺取政府临时办公地点和首都曼谷素万那普国际机场的违法行为。颂猜在讲话中说,他是民选总理,政府是合法产生的民主政府。他是否担任总理并不重要,但他必须要维护国家民主,因此不会辞职或解散国会。

  27日,颂猜内阁在泰国北部城市清迈召开紧急内阁会议,讨论是否在曼谷实施紧急状态令以及制定《国内安全法》的问题。当晚,颂猜在清迈发表全国电视讲话,宣布在曼谷素万那普国际机场和廊曼机场实施紧急状态法,以尽快使国家恢复正常。

  28日,泰国政府发言人表示,鉴于泰国局势恶化和与军方的矛盾加剧,总理颂猜将“无限期”地留在清迈。

  而导致此番政坛危机的直接导火索之一,便是泰国执政党联盟曾于本月初达成共识,同意修改宪法第291条款,为组成新一届制宪大会打开绿灯。泰国宪法第291条规定了修宪的基本要求,从而成为进行政治改革的必要前提。此前,颂猜多次重申成立新一届制宪大会是解决国内政治分歧的最佳出路,但反政府的民盟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并继续举行集会示威要求现政府下台,直至势态发展到今天的地步。那么,为何一部宪法的修改,竟会招致这个“君主制”的国家如此剧烈的反应?这就不能不从这个国家的历史讲起。

  国王出面平息危机宪政回归一波三折

  1992年4月,素金达将军在选举落败之后强行自封总理,5月间曼谷爆发大规模反政府游行,军人政府强行镇压示威者,酿成多起血案。5月20日,普密蓬国王传召素金达和反对派领导人占隆·西里芒进宫,劝告他们消除分歧,不要选择暴力手段。泰国民众透过电视看到两人都伏在普密蓬国王身下长跪不起,聆听国王的斥责和教诲。事件最终以素金达辞职告终。此时的泰国文人才正式主导政权,政局才开始稳定地朝民主化发展。有学者认为,泰国真正的宪政,就应是始于1992年民主宪法颁布时。不过由于这部宪法还处于民主的草创期,因此许多内容并不完善。而其中最大的缺陷就是民主监督体制和选举制度的不完善,造成了泰国官场腐败成风,贿选随处可见,政坛小党林立,党派纷争不断,政客为谋求利益频繁“跳槽”,结果造成泰国政局混乱,直接侵害了民众的切身利益。甚至可以说,1997年的那场亚洲金融危机首先在泰国爆发与此不无关系。

  不过,泰国却以此次危机为契机,制定并颁布了1997年宪法,对1992年宪法中的不足进行了修正与完善。不少学者和政治观察家认为这是泰国民主化进程的又一里程碑,预示着泰国将步入宪政的新阶段。2000年,泰国根据1997年宪法成功举行了有史以来的首次参议院直选。为了彻底杜绝贿选等舞弊现象,不少选区在新设立的独立机构―――选举委员会的要求下进行了补选,个别席位甚至经过5轮投票才最后选定。2001年,泰国举行了1997年宪法颁布后的首次众议院大选。他信·西那瓦领导的泰爱泰党在大选中全面胜出,并通过先后吞并自由正义党和新希望党,而成为泰国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第一个获得众议院简单多数席位的政党,组建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最为稳固的政府,从而在形式上结束了长期以来的混乱政局。可以说,与以往的历部宪法相比,1997年宪法无疑是民主化程度最高的一部,不但涵盖的领域广泛,且结构完整而严谨,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对泰国政治运行的民主监督的完善。

  62年时间16部宪法军政淡出历史舞台

  众所周知,泰国是个君主立宪制国家。1932年6月,在一次不流血革命后,当时的暹罗成为君主立宪制国家,并于1949年改名为泰国。如此算来,泰国建立宪政,至今已有76年的历史。而对于泰国的这段曲曲折折的宪政发展道路,无疑现任泰国国王拉玛王朝第九世皇―――普密蓬·阿杜德应是最有发言权的历史见证者。

  普密蓬国王于1946年6月9日继位登基,1950年正式加冕为国王,拥有“泰国国父”的美名,也是当今世界在位最久的君主。他虽无实际政权,但地位崇高,深受人民爱戴与尊敬,在泰国这个同时深受宗教信仰和君主统治影响的国家,这位即将年满81岁(普密蓬国王生于1927年12月5日)的国王一直小心谨慎地充当着泰国民众的“守护者”,并和泰国民众一起见证和经历了62年的政治变革和社会动荡。

  其间,泰国共发生了20次政变(其中14次政变成功),21位总理相继组建了49届内阁,其中24届内阁属军人政府,8届是军人为主的政府,17届为文官政府;举行了19次大选,有80%的时间泰国是在军人的统治之下。而在这期间,泰国先后颁布了16部宪法,其中一些宪法是由泰国的军人独裁政府在政变夺取政权后,颁布新宪法以标榜自身政权的合理与正当性,但这些近似于“钦定”的宪法大多徒具民主的外衣,而根本无法体现民主的本质,有的甚至连民主的掩饰也彻底抛弃。泰国的宪政总趋势正是在这种曲曲折折的历史中向前发展的。

  1947年,普密蓬即位才一年左右,泰国军方就发动了一场政变,因在战争中附逆日本侵略者而一度失势的军界强人、陆军元帅披汶·颂堪再度得势。年轻的普密蓬国王生平第一次遭逢政变,而刚建立不久的宪政就被军政独裁专制所破坏,形同虚设。而后国王就在政变中开始成长,逐渐的在一次又一次险象环生的政变中,普密蓬国王不仅积累了政治经验,也渐渐赢得了民众的信任与爱戴。1973年,泰国曼谷大学爆发骚乱,普密蓬国王要求当时的泰国总理及其官员离开泰国,以免国家陷入社会动荡的危机。结果泰国总理服从了国王的要求,从而成功地化解了当时那场政治危机。上世纪90年代军人淡出政坛后,使得民主化进程继续恢复发展,但由于政坛党派林立,纷争不断,政府更迭频仍,加之仍时常受到军人势力的阻碍,所以致使民主化进展缓慢。

  “周年庆典”蒙上阴影宪政前景扑朔迷离

  但好景不长,2006年9月,军方发动的一起政变重新使泰国宪政制度的前景变得扑朔迷离。而在泰国2006年的政治危机中,泰国国王普密蓬也再次扮演了微妙而关键的角色。泰国看守内阁总理他信·西那瓦在与国王会晤之后,宣布将不在新一届政府中担任总理职务,以使泰国社会实现和解。此外,他信曾公开表示,“没有人能够让我下台。但只要国王说一句话,我将立即辞职。”他信还解释说,“我下台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今年对国王而言是特别的一年,我希望所有的泰国人能够团结。”那一年的6月9日,是泰国国王普密蓬·阿杜德登基六十周年的纪念日。

  普密蓬国王前两次干政,对象都是军事独裁者,而他信却是一名曾在当年赢得了六成选票的民选领袖。虽然他信的对手一直期望普密蓬国王能够出面干预,以结束朝野两派的僵持局面,但是关于他信宣布不会出任新政府总理的决定,没有人能够肯定普密蓬国王在其中究竟施加了多少影响力。国王此次的成功干政使得宪政之路又一次明晰起来,随后,现行的泰国宪法便于2007年在军人政变政府主持之下颁布。

  而这部“宪政风云录”却仍在继续。是年5月30日,泰国宪法法院就泰爱泰党、发展国家党和泰国国土党大选舞弊案做出最终裁决,判定三党在2006年4月2日的议会选举中存在舞弊行为的指控成立,宣布解散上述三党,这一“取缔政党案”使得泰国政党和宪政发展再陷曲折之中。因为宪法规定,如果是被宪法法院强制解散的政党,该政党的中央委员都不能够在5年内从政,这对当前的亲他信力量的执政党将是致命的打击。而此前,作为泰爱泰党继承者的人民力量党已经受到贿选指控,也面临着被解散的风险。因此,对于前亲他信的沙马政府来说,关键就是推动修宪为政治前途铺平道路。而对于反对派而言,如果沙马修宪成功,依靠在农村地区的支持率,他信再次上台并非没有可能,这样一来,他们在过去两年中所有的努力都将付之东流。于是,随着修宪被提上日程,政府也就重新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自今年5月25日开始,反政府的民盟便不间断地组织反政府集会示威抗议活动,指责沙马政府是他信政权的代言人,沙马修宪的目的是为流亡海外的涉贪案前总理他信重返泰国铺路,为外长诺巴敦6月签署支持柬埔寨柏威夏寺申报世界遗产名录的“泰柬联合公报”违宪开罪,要求沙马政府下台。而这场风波的影响一直持续至今,并且逐步升级,直至最近接连发生的包括占领总理府和机场在内的一系列冲突事件,演变成一场场暴力流血冲突事件。

  而那位见证了泰国社会62年艰难变迁的国家元首―――当今世上在位时间最长的普密蓬国王,也再次面临着国家动荡,此时这位泰国人心目中悲天悯人的“神”,又将如何面对和解决这场由“修宪”而引发的旷日持久的政治危机,也成为人们众目以盼的下一个“国王与宪法”的故事。无论如何,这个君主制国家的宪政道路,都将继续下去。

  被控“违宪”的泰国总理们

  颂猜·翁沙瓦

  2008年9月当选为泰国总理。

  2008年9月29日,泰国上议院议员向国家选举委员会递交有关材料,指颂猜在一家从政府获得专营权的电信公司中持有一千股价值约37万泰铢的股份,涉嫌违反宪法第267、265、106等条款规定。除颂猜本人持股外,其女儿与女婿亦在地方产电信机构中拥有投资份额。泰国选举委员会随后宣布,将对总理颂猜持有一间电信公司股权是否涉及违宪一事进行调查。

 

    沙马·顺达卫

  2008年1月当选为泰国总理。

  2008年5月,泰国上议院一些议员向宪法法院提起诉讼,指控沙马在是年1月底出任总理后受雇于一家私营公司,主持一个烹饪节目,违反宪法中内阁成员不得受雇于私营公司的条款。

  2008年9月,泰国宪法法庭裁定总理因为违反规定,参加电视台的烹饪节目,涉及商业利益必须辞职。法庭还命令总理沙马领导的内阁集体下台。

    他信·西那瓦

  2001年2月,当选为泰国总理。

  2001年上任之初,因涉嫌违反宪法中内阁成员申报财产的条款,他信被告上宪法法庭。同年8月,法院投票裁定他信无罪。

  2006年2月14日,泰国宪法法院接受28名参议员提出的申诉状。申诉中指控他信在其家族成员出售所持西那瓦集团股票的交易中存在违宪行为,要求宪法法院就他信是否违宪进行调查。两天后,泰国宪法法院通过表决后判定,驳回这一申诉。

                                          来自  法制日报

文章来源:中国宪政网 发布时间:2008/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