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法治聚焦 国外动态

国外动态

韩国:网络实名制侵犯言论自由 宪法法院判违宪

韩国称网络实名制并未使恶性言论和非法信息明显减少

人民网首尔823日电   (记者 莽九晨)  23日,韩国宪法裁判所8名法官一致做出判决,裁定网络实名制违宪,韩国放送通信委员会将根据判决修改相关法律,并将废除网络实名制。

韩国宪法裁判所当天判决称,网络实名的目的是公益性,但网络实名制实行之后网上的恶性言论和非法信息并没有明显减少,反而促使网民们选择使用国外网站,让国内网站与国外网站的经营产生差距,没有实现预期的公益性。另外,考虑到由于网络实名制的实施,个人言论自由受到限制、没有韩国身份证的外国人不能注册登录韩国网站、网民个人信息通过网络泄露的危险性增加等情况,无法衡量网络实名制的公益性和危害性,因此网络实名制的公益性无法得到肯定。

韩国放送通信委员会当天表示,将根据宪法裁判所的判决结果,对相关法律进行修改,并最终废除网络实名制。

韩国从20077月份开始实施网络实名制,要求日访问量在10万人次以上的网站都要实施实名登录注册。2010年,部分韩国网络媒体公司和网民联合向宪法裁判所提起诉讼,认为网络实名制侵犯个人言论自由,违反宪法。  

韩国网络实名制兴废记

作者:宋珏 最后更新:2012-01-13 10:12:04  来源:南方周末 

2005年,在首尔,一个女孩纵容自己的爱犬在地铁里排便而不收拾,激起网民公愤,发起了强大的“人肉”搜索,女孩的姓名学校等身份信息很快被公诸天下,导致女孩因为压力过大而精神失常。

不久后,知名人士林秀卿因为儿子溺死反遭到网络上各种谣言的诽谤,这些事件使韩国大众开始对网络自由进行反思,不少人呼吁进行严格的网络监管,维护网络安全。

事实上,韩国政府早在2002年就开始推行网络实名制,但当时只在政府网站实施,在社会上支持者寥寥。2005年的一系列事件后,支持网络实名的民众比例从30%多上升到60%以上,国会借机发布和修改《促进信息化基本法》、《信息通信基本保护法》等法规,一步步推广网络实名制。

20077月,网络实名制正式在社会范围内实施,韩国35家主要网站都要求用真实姓名和身份证号码才能注册和发表评论,如不遵守命令,将课以3000万韩元的重罚。

200810月,女星崔真实因网络传言自杀身亡,韩国国会认为是实名制不彻底所致,又通过一项修正案,将实名制扩展到所有日访问量超过10万的网站。韩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强制全面推行网络实名制的国家。

(东方IC/图)     

但令人始料未及的是,实名制抑制网络暴力效果并不显著。实施实名制后两个月,韩国网络振兴院和信息通信部联合进行调查,发现实施实名制之后,恶意网帖仅仅减少了2.2%。

20104月,首尔大学的一项研究称,该制度实施后,诽谤跟帖数量从13.9%减少到12.2%,减少了仅1.7个百分点,和没有实行无甚区别。

据分析,部分原因在于,由于“法不责众”,很多人用真实姓名登记后继续无忌惮地进行攻击谩骂,据调查三分之二曾发表恶意网贴的网民对是否实名并不在意。

另一方面,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自从韩国实施实名制之后,被称为“身份证伪造器”的作弊软件也应运而生。这类软件可以伪造出通过身份验证机制的韩国身份证号,从而可以用伪造的身份注册。此类软件的出现,也就意味着“网络实名制”近乎名存实亡。

与此同时,实名登记的政策本身更给网络黑手大开方便之门。20117月,韩国发生了空前的信息外泄案件,韩国SK通讯旗下的门户网站Nate和社交网站“赛我网”被黑客攻击,约3500万名用户的信息外泄(韩国总人口约5000万),泄露的用户信息包括姓名、生日、电话、住址、邮箱、密码和身份证号码,极为详尽。

这些信息,不仅可以被商家利用来进行电话营销、发送广告邮件等,更容易侵入私人邮箱,盗用他人账号,窃取信息,挖人隐私,带来史无前例的安全危机。

2005年演艺明星的“X档案”泄露到11年几千万普通网民的私人真实资料泄露,问题不但未解决,反而愈演愈烈。历史和韩国的网络实名制开了一个极其黑色幽默的玩笑。

20118月,韩国政府鉴于网民个人信息被大量偷窃和泄露,决定分阶段废除网络实名制。1229日,韩国广播通信委员会向总统李明博提交的2012年业务计划包含了有关“重新检讨”网络实名制的方案,名为“重新检讨”,实为“取消”网络实名制,并配套了在网络上限制使用个人身份证号码的方案,以防止个人信息的泄露。这就意味着:一场国家规模的网络实名实验,即将划上休止符。

【点评者说】良好或宣称为良好的初衷可能带来糟糕的结果,韩国网络实名制的兴废即是很好的例子。在韩国即将告别网络实名制之时,2011年年底,中国CSDN社区600万用户密码泄露,天涯社区4000万用户明文密码和注册邮箱泄露,我们的许多读者也在受害之列。这仅仅是开始,随后,从社交网站、门户网站乃至电子商务网站,其庞大的客户信息数据库在黑客面前不堪一击,人人自危,改密码改到手软。这比韩国20117月的信息外泄事件严重多了,是否也会导致对网络实名制与韩国一样深刻的“重新检讨”呢?

文章来源:明德公法网 发布时间:2012/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