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法治聚焦 国内热点

国内热点

清华大学法学博士老家房子被强拆向市长发公开信

清华大学法学博士老家房子被强拆

8199字的公开信问责市长

用选民授予您的权力为他们的权利服务

 

 《都市快报》

新拆迁条例出台前夜,强拆疯狂上演。

10 30 ,复旦博士孟建伟之父,死于山西太原拆迁者的乱棒之下。孟建伟以网络日志的形式,记录下父亲被害后的经历。随后,毒打孟建伟父亲的“黑保安”被抓获,太原市晋源区副区长等相关领导被处理。目前,此案已告一段落。但在山东潍坊,一起强拆事件却在持续发酵。

11 17 ,山东潍坊的推土机,将清华大学法学博士王进文老家的房子铲翻。当天,王进文写了一封公开信给潍坊市市长许立全:“一市之长,守土有责……要求您运用选民授予您的权力去为他们的权利服务……要问责、追责。”

公开信在网络上引发了巨大反响。王进文前天证实,信确实是他写的。事因家乡房屋在未签拆迁协议的情况下,凌晨被拆。他说,如果家里不发生这件事,他可能一辈子也不会选择这样的方式来与市长对话。

前天,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区委副书记王兆辉说,王进文发表公开信后,他已去北京与他当面沟通,争取妥善处理此事。

 项目还未核准就开始拆迁

王进文老家在潍坊市潍城区西关街道北三里村。今年3月底,村里开始进行城中村改造拆迁。

“拆迁时,村民并没看见相关的立项、批文、资质证明等手续。”王进文说,4月份,他给潍坊市政府、潍城区政府、国土、规划、建设等16个部门发出拆迁信息公开申请。

他后来收到了潍坊市发改委的书面答复,答复显示:潍坊市发改委尚未对潍城区北三里村“城中村”改造项目进行核准。答复时间是 518

“这边还未核准,那边已经开始拆了。”王进文说,他家人并未在拆迁协议上签字。区相关领导也向他承诺,“你的房子想拆就拆,不想拆就不拆。”

11 17 凌晨2点多,王进文家的房子被推土机推倒,并被立即清场,家具衣物粮食全无。

8199字公开信与市长对话

  11 17 ,王进文写好《法学博士清华大学王进文致工学博士潍坊市长许立全先生有关拆迁问题的公开信》,以特快专递方式,寄给潍坊市市长许立全。

公开信共8199字,分31条。其中讲述了王家房屋凌晨被拆的事件,也向许立全市长提出了很多问题。

信中还表示:“我欢迎发展,欢迎城市化,欢迎拆迁。这个‘我’,也可以置换成‘我们’。前提是,确保更好地发展,确保更合理地城市化,确保更公平地拆迁。”“推土机推不出政治,推不出和谐社会,也推不出真正的城市化。”

此信在网络上广为流传。有网友认为,此文“文风犀利,直指目前普遍存在的野蛮拆迁的现状”。也有网友赞赏“敢于和市长对话,言辞不卑不亢,有理有据”。

公开信引起市领导的重视

 王兆辉证实,王进文家的房子确实在 1117凌晨被拆。经调查,王进文所在村共有527户,其中拆迁了524户,有526户已经签了拆迁协议,只有王进文家没签。

王兆辉说,村党支部书记和王进文家有亲戚关系,据村支书反映,他已经和王进文的母亲沟通过,王母口头同意,才在夜里拆了他家的房子。

王进文称,母亲从未口头同意过。

    王兆辉说,王进文发出公开信后,引起潍坊市领导的重视,市领导要求区委、区政府依法依规,妥善处置此事。

11 24 ,王兆辉来到清华大学,找到了学校法学院和王进文本人,进行了充分的沟通解释,同时表示,争取尽快妥善地处理此事。如果双方未达成一致,希望王进文通过司法途径维权。

一市之长,守土有责

 记者:为什么会想到给市长写公开信?

王进文:我用三个小时写了这封公开信,一气呵成。之所以以公开信的方式,发难也好,问责也好,是基于我的这种信息公开申请和律师函,很少能得到正面回复。我作为个人,力量非常有限。市长可能不会见我。我必须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提请对方注意。一市之长,守土有责,你可能很忙,不知道这事;但我让你知道这事了,你就不能装作不知道。你要问责、追责。

记者:有网友说你的信言辞犀利,不卑不亢,很多问题直指目前拆迁的现状。你是哪里来的冲动和勇气?

王进文:这不是勇气,是义务和责任。我只是个普通的学生,但法律还是要讲。我写信的时候很冷静,没有怨气,那无助于解决问题。我感觉我的信有股傲气,傲气来源于底气,也是一种知识分子的骨气。

 有人要汇138万,我没同意

 记者:公开信现在广为流传,你不担心对你自己和家人有影响吗?

王进文:我担心过,后来打消了顾虑。第一,我相信,即使我发了信,我和我的家人也是安全的,政府有妥善处理的能力。另外,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也给我注入了力量。

记者:如果私下解决,你会接受吗?

王进文:不会。 1124,我接到一个陌生人的电话,他问我要一个账号,说“给你汇138万,这事就别闹了”。我不知道他是谁,也没同意。

我没有忘记公开信所说的知识分子精神,如果单独获得天价赔偿,就是在以其他人的不幸作为人血馒头与强势者讨价还价,换取自己钱袋的鼓胀。

我“绑架”了清华, 谁“绑架”了我

记者:你信的开头提到了清华大学法学博士的字样,这对对方可能是种压力。

王进文:应该说,我“绑架”了清华,“绑架”了博士,“绑架”了法律。

记者:怎么解释?

王进文:清华大学,一所引领全国教育界的高等院校,它要有伦理责任和道义担当,它会支持它的学生合理合法维权。在某种意义上,它只要不阻碍,就是一种支持。

如果一个清 华的 博士还不能依靠自己的知识,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那么国人绝对有理由质疑,读书是否有意义。就会有人说,你这个博士有用吗,只会用嘴说说,人家拿起刀来就维权了。

第三,请注意我的身份,清华大学法学院的博士研究生,学了10年的法律,我一直用法律途径来试图解决我所面临的问题。而且我也充当了我们村村民的法律顾问。如果说,我在掌握了所有的证据,并采取了合理的法律手段的前提下,仍然没能维护合法权益,那么中国的法制和法律你认为是成功的吗?

这可能是个冷幽默,但需要反思的是,我“绑架”了这些,谁“绑架”了我,谁“绑架”了唐福珍,谁“绑架”了那些面临野蛮拆迁的人?    据新华社、新京报

新闻附件:

作为一介布衣,恪尽公民责任,所做唯有发声,唯有呼吁,使更多的人知道发生过的不公与不义……以此促成您及相关人等对于拆迁问题的关注,使无助百姓不致对法律完全失望,因为不公只有置于阳光之下才能加以克服。

我个人研习法律近十年,希望并不断呼吁以非暴力方式化解社会戾气,推进国家渐进式民主之发展,落实法制理念。

        ――摘自《法学博士清华大学王进文致工学博士潍坊市长许立全先生有关拆迁问题的公开信》

 文章来源:都市快报 2010122A02

    http://hzdaily.hangzhou.com.cn/dskb/html/2010-12/02/content_979185.htm

 

 

 

文章来源:中国宪政网 发布时间:20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