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彪:举报贿选这一年
作者:本刊记者 海鹏飞 发自惠州大亚湾 《南方人物周刊》2014-01-12
举报贿选一年后,68岁的黄玉彪依然很激动。他眯着眼睛,硬气地说,大家都说举报没用,我要看看法律到底有没有尊严。
2013年1月,民营企业家黄玉彪实名公开举报,邵阳市在选举湖南省人大代表过程中存在大规模贿选。举报这一年,他的企业被查税,自己也不断被劝说封口,迄今相关调查结果尚未公布。
选举“作业”
“黄总,你不懂选举文化。”2012年12月31日,湖南省人大代表选举前夕,黄玉彪碰到了几名邵东籍的邵阳市人大代表。对方暗示,上一届选省人大代表的行情是千元一票,这届要涨才选得上。
黄玉彪睁大了眼睛,他生气自己�了这趟浑水。2012年,作为广东大亚湾广宝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玉彪累计向家乡邵阳市慈善捐款2400万元,落选全国人大代表候选人提名后,邵阳市官方推荐他为省人大代表正式候选人。12月下旬,当地通知在广东大亚湾经商的黄玉彪回乡准备选举。2013年1月2日,他以20票之差落选,随后内部举报选举中存在大规模贿选。没有效果,他就把举报材料发上网公开实名举报,声称要“揭开贿选潜规则”。
黄玉彪向记者出示举报材料,按邵阳市人大主管联工委领导向他布置的“作业”,原则上向每个团的人大主任送红包3000元(后才知太少,有人说要送两万元),每个投票的邵阳市人大代表要送1000元。
送了320个千元红包后,黄玉彪被告知赶紧加钱。“统一布置了作业,每个候选人都完成同样作业就等于没做作业。”黄说,有经验的老代表连夜到各县代表团追加红包,他则失望透顶,红包不送了,取消到各县代表团挨个拜访或发材料计划,选举当天连会场都没去。
此次选举,作为湖南省人大代表差额候选人,邵阳本地企业家闻山(化名)仅以数票之差落选。他在接受南都采访时说,选举时他因有项目人在外地,经县政府的人介绍,安排手下送给5个县市区代表团,共计两百多份现金23.5万元。
选举期间,黄玉彪听说了诸多“选举文化”。 红包之所以流行,是因为不少人在竞选市、县人大代表时花了钱,需要收回成本。邵阳市某县人大代表曾当面向他介绍,为了当选,县镇村上下都要打点,候选人一般要向选区内十来个行政村书记、村长各送3000,村小组长送1000,然后小组长会挨家挨户找村民签字投票,一般都能搞定。
相似的选举文化不只邵阳一地。2008年新华社旗下《�t望东方周刊》报道,2007年湖南某市人大选举中存在贿选,一些代表选上县代表时就花了钱,因此给市代表候选人投票的时候也要收钱,然后,一些市代表在选省代表的时候也要收钱,“贿选似乎具有传染性”。
为什么私营企业主愿意花数十万选市、县人大代表?黄玉彪介绍,老家普遍流传:选上人大代表,容易贷款,可以少缴税“。
“影响了邵阳的稳定”
公开举报后,黄玉彪在全国出了名。当时他还在邵阳家里,市县两级干部轮流来做工作,说举报“影响了邵阳的稳定”。
质疑随之而来,有人说黄玉彪动机不纯,有人说他行贿在先。时过一年,黄玉彪对本刊记者说,他的主业在广东,不需要从邵阳得到什么;他并非愿意贿选,而是别人安排他去送钱,他答应送,也是为了“打进去拿得证据,才好举报。”
有熟悉的官员私下劝他,举报证据不足,闹下去两败俱伤。黄玉彪答,你说证据不足,那我可以给你搞足,一些代表都愿出来作证。
年初,黄玉彪告诉《东方早报》,他掌握的证据显示,在此次湖南省邵阳市举行的省人大代表选举中,“起码有六十多个候选人行贿,五百多个代表受贿”,而2013年1月2日下午,湖南邵阳市选举省人大代表投票日,是由534名与会代表投票选出76名省人大代表。
证据包括贿选价码的电话录音、中间人当面退钱的视频录像,几个县代表团由联工委主任退钱的银行转账凭条等。选举前,他就做了举报准备,电话与投票代表谈送钱多少,一个手机 开功放,一个手机录音;举报后,代表或中间人来退钱,他事先准备好录像;有些代表团的联工委主任或下属敢通过银行转账退款,黄玉彪也挺意外,“胆子有多大,根本没顾虑。”
黄玉彪说,他一度做了最坏的打算,大不了坐牢。“我举报后,全国人民都知道了,一旦我有什么不测,大家都知道是打击报复。”
早年经商,黄玉彪曾身陷囹圄。1994年7月,湖南株洲警方以诈骗为由,将黄玉彪收容审查,关押了100天。当时他气不过,在看守所内写信申诉,并一纸诉状将当地警方告上法庭。其间警方缓和,说可以先保释出来。黄玉彪不同意,说不清不白地出去,以后讲不清楚。最终法院认定警方非法干预经济纠纷,黄玉彪无罪释放。
针对黄玉彪举报邵阳贿选一事,迄今相关调查结果尚未公布。2013年1月底,官方消息称,湖南省已成立了由省人大、省监察厅、邵阳市监察局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对黄玉彪举报一事进行全面调查,有关调查情况将及时向社会公布。黄玉彪得到的消息是,只有邵阳几名县人大联工委主任被警告处分。
这一年
举报之初,黄玉彪接受了多家媒体采访。地方上着了急,腊月里安排镇干部日夜守在他邵东村子里的家门口。邵阳老家没法呆,春节他回到广东大亚湾过年,地方上又派了几名警员跟着。黄玉彪放出话来:谁到我家里来,打死他。
老家的警员守在黄玉彪家旁的宾馆,从大年初一住到元宵节。其间双方缓和,互相请吃饭。席间对方说,怕有人报复他,特来保护,并拿出一份人身保护申请单。黄玉彪笑笑,“我不签字,这是个圈套。”
随后,黄玉彪接到惠州市税务局通知,邵阳市地方官员带着公函,要查他的企业在大亚湾有无偷税漏税。黄玉彪乐了,说他在大亚湾储备和开发的土地,当年都是由二手市场转让所得,合同约定由转让方包税,并由大亚湾开发区管委会做了见证,对方只能无功而返。
2013年3月,邵东县召开两会。黄玉彪是县政协常委,便回去开会。地方领导专门请他吃饭,劝他以大局为重,不要再公开搞了。黄玉彪想想,说那算了。
为什么没穷追猛打?是考虑到打击面太大。黄玉彪说,贿选事件已点破,警示效果已达到。
2013年12月28日,湖南省通报查处衡阳贿选案,56名省人大代表当选无效。黄玉彪说,官方正式通报前一天,邵阳市几名官员连夜赶到大亚湾来“看望”他,并送了一箱酒,4条烟。“我就放在办公室里作证据,不能用的,用了说我受贿。”
黄玉彪曾两次作为特邀代表参加全国政协会议。他认为,一个企业家不懂政治,就等于没有灵魂,因为在政治上把握比较牢,所以才敢举报。作为雷锋式企业家,他曾设想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或湖南人大代表的规划:唤醒企业家投身公益事业,缩小社会贫富差距。
黄玉彪一度关注罗昌平实名举报刘铁男进展。罗举报之初,国家能源局曾公开辟谣。“他个性跟我很像,不怕死。”黄说,湖南人的性格就是不怕事,要面子也要尊严。当初举报,大家都说没用,如今有人害怕,有人睡不好觉,今天我认为法律是有尊严的。
湖南媒体披露衡阳贿选案调查经过
湖南日报2013年12月28日讯 近日,中共湖南省委通报了衡阳破坏选举案的调查处理情况。经调查认定,衡阳破坏选举案是一起严重的以贿赂手段破坏选举的违纪违法案件。12月28日,省人大常委会召开全体会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对通过贿赂手段当选的省人大代表,依法确认并公告其当选无效;对未送钱拉票但工作严重失职的省人大代表,依法公告其代表资格终止;鉴于衡阳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涉案面广,已经无法正常履行工作职责,决定成立衡阳市第十四届人大第三次会议筹备组,授权筹备组依法行使相关职权。同日,衡阳市有关县(市、区)人大常委会分别召开会议决定,接受收受钱物的衡阳市人大代表辞职。
2012年12月28日至2013年1月3日,衡阳市召开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出席会议的代表527名(本届人民代表大会共有529名代表,有2名代表因故未出席会议),从93名代表候选人中差额选举产生76名省人大代表。会议期间,部分候选人为当选省人大代表送钱拉票,造成对代表选举工作的严重破坏。从2013年2月开始,就有群众陆续向中央有关部门、省委及相关部门举报,引起了省委的高度重视。省委随即要求省纪委调查。省纪委经过初步调查,获取了部分市人大代表在市人大会议期间收受省人大代表候选人送钱送物的情况和证据。
4月上旬,省委听取了案件初步调查情况汇报,认为案情重大,性质严重,必须彻底查清,给社会一个交代、给人民一个交代;要求办案机关一定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坚决严肃、扎实稳妥地做好案件查处工作,把此案办成经得起人民和历史检验的铁案。省委成立了由省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衡阳破坏选举案调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省纪委成立了专案组。
6月中旬,专案组赴衡阳市开展全面调查,获取了大量书证、物证,基本查清了案件事实:衡阳破坏选举案共有56名当选的省人大代表存在送钱拉票的行为,涉案金额达1.1亿余元人民币,有518名衡阳市人大代表和68名工作人员收受钱物。涉案钱物已退缴到位。
根据案件事实和情节,省有关方面依法依纪作出决定:对56名送钱拉票当选的省人大代表依法确认并公告当选无效,对5名未送钱拉票但工作严重失职的省人大代表依法公告其代表资格终止;衡阳市有关县(市、区)人大常委会会议分别决定,接受512名收受钱物的衡阳市人大代表及3名未收受钱物但工作严重失职的市人大代表辞职,另有6名收受钱物的衡阳市人大代表此前因调离本行政区域已经终止代表资格;对涉案的党员和国家工作人员,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进行党纪政纪立案调查;对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审查。在案件进一步调查中,如发现有其他人员涉嫌犯罪的,也将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省委强调,衡阳破坏选举案涉案人员多,涉案金额大,性质严重、影响恶劣。这起案件是对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挑战,是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挑战,是对国家法律和党的纪律的挑战,必须依法依纪严肃查处。省委要求,全省各级各部门要统一思想,深刻反思案件教训,剖析问题根源,探究治本之策,坚决防止类似案件重演。
省人大常委会、省纪委、省检察院等相关单位的负责人公开表态,坚决贯彻落实省委关于严肃查处衡阳破坏选举案的有关要求,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依法依纪办事,扎实稳妥做好案件调查处理工作。
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六次会议
徐守盛主持会议
湖南日报2013年12月28日讯 12月27日至28日,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在长沙举行第六次会议。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守盛主持会议。
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黄建国代表省委衡阳破坏选举案处理工作领导小组在会上通报了衡阳破坏选举案的调查处理情况。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于来山、谢勇、蒋作斌、陈君文,秘书长彭宪法出席会议。
会议听取和审议了省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关于衡阳市选举产生的部分省人大代表当选无效的报告和关于衡阳市选举产生的部分省人大代表资格终止的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的有关规定,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确认并公告衡阳市选出的部分省人大代表当选无效,公告衡阳市选出的部分省人大代表资格终止。会议还审议通过了主任会议提请审议的《湖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成立衡阳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筹备组的决定》,决定授权筹备组依法行使相关职权。
会议重新确定了省十二届人大第三次会议于2014年2月10日召开。
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省人大各专门委员会部分组成人员,常委会各办事机构、工作机构负责同志列席会议。
对党、对人民、对历史极端负责
中共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徐守盛
衡阳破坏选举案是一起严重的以贿赂手段破坏选举的违纪违法案件。该案涉案人员多,涉案金额大,牵扯范围广,性质严重、影响恶劣、触目惊心,是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挑战,是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挑战,是对国家法律和党的纪律的挑战,触碰了社会主义制度底线和党的执政底线。
严肃查处衡阳破坏选举案,省委态度鲜明,将本着对党、对人民、对历史极端负责的态度,加强领导,统一思想,勇于担当,敢于负责,坚决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承担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坚决依法依纪、扎实稳妥做好案件查处工作,坚决维护社会政治大局稳定,实现政治效果、法纪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对违法违纪的,不论党内党外,不论牵涉到谁,不论涉及哪一级,该查处的坚决查处,该追究的坚决追究,一视同仁、一抓到底,绝不姑息、绝不手软,真正给社会一个交代、给人民一个交代。
省委号召,全省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一定要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此案的严重性质和恶劣影响,高度统一思想行动,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法治意识,自觉拥护和全力支持省委的处理意见,牢牢把握当前大局和中心任务,立足岗位做好本职工作,确保干部队伍和社会稳定,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共同维护好当前全省安定团结、奋发向上、科学发展的良好局面。
维护党纪国法的威严
中共湖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 黄建国
衡阳破坏选举案是一起严重的以贿赂手段破坏选举的违法违纪案件,是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玷污和挑战,是对党纪国法的无视和践踏,是对社会主义民主和党内民主规则的直接破坏,性质严重,影响恶劣。湖南省纪委旗帜鲜明,坚决与中央和省委保持高度一致,坚决依纪依法严肃查处,以维护党纪国法的威严,坚持重事实、重证据、重程序,把衡阳破坏选举案办成经得起人民检验、经得起历史检验的铁案。
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
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 于来山
衡阳破坏选举案,是一起严重的以贿赂手段破坏选举的违法违纪案件,性质严重,影响恶劣。省委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坚决、果断处理衡阳破坏选举案,体现了省委维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维护党纪国法、坚决惩治腐败的鲜明立场和坚定决心。省人大常委会坚决拥护省委的决定,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的决策部署。全省各级人大常委会一定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严格依法履行职责,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维护宪法法律的权威和尊严。
切实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
湖南省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 游劝荣
衡阳破坏选举案是一起严重侵犯公民民主权利、危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案件,损害了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性质严重,影响恶劣。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负有维护宪法权威、保证法律实施的法定职责。检察机关将在省委正确领导下,认真履行职责,在办案中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依法办事,切实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维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尊严,维护湖南政治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旧闻】
湖南衡阳私企老板贿选人大代表始末
作者: 黄志杰 《检察日报》2008年02月18日
“为了当上这个市人大代表,我一个晚上就一口气送了280个红包,每个500元。”
贿选者老A(化名)向《�t望东方周刊》记者说出这句话后,长舒一口气,双肩一松,似得解脱。
老A是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69名市人大代表候选人之一,是当地一家私企的老板,虽然为了当选市人大代表他花去了十几万元,但在2007年11月29日进行的选举中,还是名落孙山。
随后,老A向有关部门举报了这次选举中存在的问题,但没有结果。
280个信封
2007年11月28日下午,祁东县第十五届人大第一次会议选举出县长、副县长。几乎在同一个时候,衡阳以及湖南各地都在召开县人大换届会议。
虽入冬天,寒意尚未逼人,很多代表甚至都没有穿毛衣。他们离开作为大会会场的祁东影剧院,沿着县正路,前往100米外的县代表驻地宾馆――振新宾馆和人武大酒店,这两个宾馆位于街道各一边,刚好正对面。
老A一直在等待这个时刻。第二天,就要进入选举市人大代表的议程,而他就是市人大代表候选人之一。
与县人大代表直选不同,市人大代表采取间接选举,这309名县人大代表一人掌握一票。祁东县有50个市人大代表名额,组织推荐的候选人也有50人,另外还有19名和老A一样的代表10人联名推荐候选人。老A的目标,就是将这309票一一拿到手,至少成为祁东50名市代表名额中的一人。
老A就住在两个代表驻地酒店外不到100米的振华酒店,但并没有急于出手。
他在等电话。
吃饭前后,信息陆续传来:“×××是200。”“×××送400。”消息是老A“一个非常可靠的朋友”传来的。
促使他下决心的是“内线”的一句话:“送500,95%会冲上。”这段时间以来,“冲”在当地表达的意思是:与参选有关的所有相关行动。
老A说,500元的“行情”也是合理的,“其他地方也是差不多,而且今年物价也涨了啊!”
几个朋友帮着老A开始在房间里分装信封,每个信封放500元以及一张名片,“县代表里的县领导们就不送了,送了他们也不一定选我。”他分好了280个信封,然后,按照13个代表团的代表人数分成13份。
老A来到了振新宾馆和人武大酒店。“每个代表团都有一个专门的房间门口贴着‘××代表团’的纸,让认识的人带着找上门。这个房间一般有两个人,一个人负责收钱,一个人负责记录,我按代表人数把信封一起给他们。他们会负责分送给每个代表的,非常可靠。”
红包
送到各代表团驻地的信封越来越多,数字也不断变化。老A、另一名候选人、一名县代表都向记者透露了同样的数字:最后,送钱的实际情况是100元至800元,其中,多数为500元及500元以下的信封。
而随着时间推移,一些候选人纷纷提高了自己原定的送钱计划。知情者透露说,在选举前一天,一个候选人送了200元的手机充值卡,但到第二天他发现这个数字明显过小,于是赶在选举前两个小时,抓住代表们中午休息时间,给每个代表再加了300元。
与老A不同,老B(化名)是上届市人大代表,此次以组织推荐候选人身份参加了这次选举,他向记者介绍说:当天深夜,“一些关心我的人传话来:有人都花了20万了,人家都在动,你不动不行。”
最后他决定给每个代表团送烟,每人一包或者两包蓝色软包“芙蓉王”,每包价格60元左右。
流通于“信封”和香烟上的金钱数额是惊人的。老A的数字是:500元×280个=14万元,如果加上之前为了成为候选人请客送礼的近3万元花费,则有17万元左右。一份当地人提供给记者的署名举报说:此次市人大代表的贿选总额在600万元以上。
复核
2007年11月29日下午两点。县人大代表们开始投票选举市人大代表,在69名候选人的名字上画圆圈或者画“×”。
3点,开始计票。计票工作在影剧院办公室进行,分为六个组,13个代表团每个团推荐一个代表加上县人大一名工作人员,共14人参与计票。
6点40分,大会主席团宣布了选举结果。落选者中包括一些上届人大代表、乡镇党委书记,以及老A。
消息传来,老A备受打击,“留在这里还有啥意思呢?”他自己嚷嚷了一句,然后退了房,闷声上车,回到了老家。
但是,有两个人站了出来:得到186票的周江森和得到202票的雷耀明,两人都排在50名之外,落选了。
周江森是祁东县水果批发市场总经理,他和雷耀明坚持认为这样的票选结果有问题,随后提出要求重新计票进行复核。
复核申请引起县委和人大主席团高度重视。
祁东县人大联工委主任肖高荣向记者介绍说,祁东县委对复核申请的处理是严肃、慎重的。在简单吃过晚饭后,7点30分,经主要领导拍板,大会主席团临时会议决定,由县纪委参与,复核选票。
新的计票团队由15名县纪委工作人员和6名新推荐的县人大代表组成,也分为六组。“还是技术性的问题,原来每个团临时推荐出来的代表大多没有做过这样的计票工作,也没有经过培训,因此,时间紧张之下出现了纰漏。”肖高荣说,一些代表在填票的时候就自己做了改动,对这样的票需要认真校对。更为意外的是,购买的三个计算器也罕见地出现了跳格的毛病,它们是用来给总计票人统计6个组的结果合成总结果的。这三个计算器至今仍保留在人大。
复核连夜做完。第二天召开的人大主席团会议公布了新的结果。根据这一结果,不少候选人票数发生变化,但都不影响当选或不当选,巧合的是,恰好是提出异议的周江森和雷耀明在增加票数后入围。其中,周江森刚好排在最后一名,由当选变为落选的两个人中,包括一名镇党委书记。
祁东县委认为,此次选举中,总监票人和总计票人没有对选票结果进行认真复核,工作失职,造成较坏影响,由县纪委发文对两人进行了党内警告处分。
升级
祁东并不是贿选的重灾区。
邻县的一位县委常委向记者透露说:选市代表花20来万是普遍的事情。候选人行贿方式有四种:第一,送钱(有影响的个人,直接发给个人;成批红包发给乡镇,让镇领导代发;让代表团专门的人代发)。第二,以工作的名义,解决代表个人问题,换取支持。第三,请客吃饭,顺便送礼,比如烟酒。
贿选似乎也具有传染属性,随后就出现在市人大代表选举省人大代表的过程中。
一些省人大代表候选人也采取了和老A在选市代表时的模式。他们将信封、香烟或者购物卡、充值卡按照每个代表团的人数,集中给该代表团的某一个人或者两个人,再由他们分发。
衡山县代表团市人大代表老C(化名)向记者透露说:候选人送来的红包他总共收到3万余元。每个红包的数额多数在1000元至2600元。
老C“3万多”的数字得到了衡阳市区一个市人大代表的印证,他的“收获”是3万多。但是,也有一些人称之为“保守数字”。
“衡山是个小团,只有27名市代表,人数不多,不是重点公关对象。一些大代表团,比如72人的耒阳市代表团、65人的衡阳县代表团等,票数多,一些送钱的候选人可能仅仅给这些大代表团送了钱后胸有成竹,就没有给一些人数少的团送。这样,这些大代表团的市代表们收获更多。”老C说。
但是,几乎所有的被采访者都向记者提到了一个女农民代表。
这是担任多年村支书的老资格代表,由组织推荐参选省人大代表。在市人大代表选举前,她挨个团去自我介绍。丈夫重病在身,儿子外出打工,她自己则多年坚持在为当地农民鼓与呼,“我没有什么钱送,我确实也是想为老百姓做一些事。”她的话异常朴实,几乎感动了每一个团,最后当选。
一些代表将拒绝收她的红包作为最后的底线:“她不送钱我也一定要投她的票。”
“弃车保帅”
对于衡阳县市人大选举,有关人士一致的分析是这是一次职务代表当选比例较高的会议,组织意图基本得到贯彻,市长、副市长、县长、副县长,以及各地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都比较顺利地当选。
这样的结果来之不易。
因为,整个会议前后,县市党委的领导们都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担心出现政治意外。类似的事件在衡阳已有先例。
2007年1月24日,在衡阳市第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上,衡阳中级法院的工作报告被人大代表们否决。这是自2001年沈阳中院报告被否决之后6年来,国内又一个人大否决法院报告的罕见案例,震撼了衡阳乃至湖南政坛。
否决当时,首先提出意见的该市人大代表刘跃中的一席话曾引起其他代表热烈回应:“我一个人大代表到法院去都要左查右查。这样的法院还是人民法院吗?如果这样的法院的工作报告在大会上都通过了,那我们还是什么人大代表?”
至今,这句话的热度仍然未在衡阳彻底消失。
上一届换届选举时,还发生了另一个至今影响深远的选举事件――熊新中事件。
2002年12月6日是衡东县人大换届选举日。衡东县人大主席团提前开会,否决了22名人大代表对熊新中的县法院院长候选人提名。但随后的选举中,出席会议的238位县人大代表有153位在另选栏填写了熊新中的名字,熊当选为衡东县法院院长。
随即,衡阳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人大、市中院组成联合调查组,两个月后,调查组在给衡阳市委的汇报材料中称,熊新中在此次换届选举中“错误行为和情节比较严重”:
第一,在县人大代表尚未产生前,散布其要竞选法院院长的信息,并将部分乡镇领导和县人大代表请到宾馆洗脚。第二,在代表中散发印有曾就读法律专业的虚假名片,并在向大会提供的“个人简历”中编造“第二学历大专一年”的履历。第三,仅11月下旬,熊新中就先后在该县霞流、新塘等8个乡镇请其领导和县人大代表吃饭,每人发一包“芙蓉王”烟……
2003年2月11日,衡阳市纪委给予熊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并建议衡东县人大常委会撤换其职务。2003年2月28日上午,衡阳市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决定:批准撤换衡东县法院院长熊新中。
发生在衡阳的这两次选举事件引人瞩目,如何保障这次换届选举这个“头等大事”不会出现类似事件,成为一个重要的政治任务。
衡阳市市委书记徐明华担任全市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并带头联系耒阳市的换届选举工作,所有市委常委,及其他相关市级领导,分别联系1个县(市)区。同时,衡阳市委规定:县(市)区委书记是换届选举的第一责任人。一些县的县委书记甚至在换届日凌晨还亲自守在代表驻地宾馆,防止代表们“串联”。
相比之下,选举市人大代表的过程监督松弛了下来。一位代表介绍说,这是一种“弃车保帅”,选举之前的谈话时候,一个县领导就说:“如果正副县长和‘两长’通不过,你们人大代表想搞点市场经济就不行了。”这里的“搞市场经济”,被一些代表理解为收取红包。
“老板代表”
“一些代表选上县代表的时候就花了钱,因此给市代表候选人投票的时候也要收钱,然后,一些市代表在选省代表的时候也要收钱,而且信封里的数额也一级比一级多。”衡山县的老C说,一些代表已经开始在讨论当代表也是一种投资,因为三级选举间隔都是一个多月,很快就可以看到第一步收益。
祁东县的老A就是一个投资者,他参选的目的就是为了生意:“企业要做大做强,如果我当了人大代表,可以融资,在纳税之类的事情上也有很多好处,工商、公安就不敢随便找我们了。”
在坊间,当选市代表“贷款可以不要担保、纳税可以减免、犯罪可以保护”的信息流传甚广。“这个没有明文规定,但是肯定是很可靠的。”老A说。
祁东县人大联工委主任肖高荣说这三个“可以”显然是“绝对不可能”的。
除了“保护伞”,人大代表也被理解为“敲门砖”。对于一些企业老板来说,代表的身份最大的好处是有利于争取项目。
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在市、省人大代表的结构比例中,最大的两块是:担任领导职务的职务代表、企业老板代表。比如,衡南县组织提名的7名省人大代表候选人中,除了县委书记和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以及一名村党委书记之外,其他4人都是企业的董事长、总裁、总经理。
这引起了有关方面的警惕。1月16日,衡阳市召集省人大代表们在南岳开会,做相应的培训,以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准备即将召开的省“两会”。
肖高荣坦陈:他们已经预想到一些“老板代表”们将带来的隐患:人大开会不积极。祁东县正在酝酿相应规定:连续两次无理由缺席的代表,罢免之。
细节总是耐人寻味:在2007年衡阳中院报告被否决的现场,实际到会的市人大代表只有312人,199人没来。
(经杂志社同意,转自2008年第4期《�t望东方周刊》,本报有删节)
“为了当上这个市人大代表,我一个晚上就一口气送了280个红包,每个500元。”
贿选者老A(化名)向《�t望东方周刊》记者说出这句话后,长舒一口气,双肩一松,似得解脱。
老A是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69名市人大代表候选人之一,是当地一家私企的老板,虽然为了当选市人大代表他花去了十几万元,但在2007年11月29日进行的选举中,还是名落孙山。
随后,老A向有关部门举报了这次选举中存在的问题,但没有结果。
280个信封
2007年11月28日下午,祁东县第十五届人大第一次会议选举出县长、副县长。几乎在同一个时候,衡阳以及湖南各地都在召开县人大换届会议。
虽入冬天,寒意尚未逼人,很多代表甚至都没有穿毛衣。他们离开作为大会会场的祁东影剧院,沿着县正路,前往100米外的县代表驻地宾馆――振新宾馆和人武大酒店,这两个宾馆位于街道各一边,刚好正对面。
老A一直在等待这个时刻。第二天,就要进入选举市人大代表的议程,而他就是市人大代表候选人之一。
与县人大代表直选不同,市人大代表采取间接选举,这309名县人大代表一人掌握一票。祁东县有50个市人大代表名额,组织推荐的候选人也有50人,另外还有19名和老A一样的代表10人联名推荐候选人。老A的目标,就是将这309票一一拿到手,至少成为祁东50名市代表名额中的一人。
老A就住在两个代表驻地酒店外不到100米的振华酒店,但并没有急于出手。
他在等电话。
吃饭前后,信息陆续传来:“×××是200。”“×××送400。”消息是老A“一个非常可靠的朋友”传来的。
促使他下决心的是“内线”的一句话:“送500,95%会冲上。”这段时间以来,“冲”在当地表达的意思是:与参选有关的所有相关行动。
老A说,500元的“行情”也是合理的,“其他地方也是差不多,而且今年物价也涨了啊!”
几个朋友帮着老A开始在房间里分装信封,每个信封放500元以及一张名片,“县代表里的县领导们就不送了,送了他们也不一定选我。”他分好了280个信封,然后,按照13个代表团的代表人数分成13份。
老A来到了振新宾馆和人武大酒店。“每个代表团都有一个专门的房间门口贴着‘××代表团’的纸,让认识的人带着找上门。这个房间一般有两个人,一个人负责收钱,一个人负责记录,我按代表人数把信封一起给他们。他们会负责分送给每个代表的,非常可靠。”
红包
送到各代表团驻地的信封越来越多,数字也不断变化。老A、另一名候选人、一名县代表都向记者透露了同样的数字:最后,送钱的实际情况是100元至800元,其中,多数为500元及500元以下的信封。
而随着时间推移,一些候选人纷纷提高了自己原定的送钱计划。知情者透露说,在选举前一天,一个候选人送了200元的手机充值卡,但到第二天他发现这个数字明显过小,于是赶在选举前两个小时,抓住代表们中午休息时间,给每个代表再加了300元。
与老A不同,老B(化名)是上届市人大代表,此次以组织推荐候选人身份参加了这次选举,他向记者介绍说:当天深夜,“一些关心我的人传话来:有人都花了20万了,人家都在动,你不动不行。”
最后他决定给每个代表团送烟,每人一包或者两包蓝色软包“芙蓉王”,每包价格60元左右。
流通于“信封”和香烟上的金钱数额是惊人的。老A的数字是:500元×280个=14万元,如果加上之前为了成为候选人请客送礼的近3万元花费,则有17万元左右。一份当地人提供给记者的署名举报说:此次市人大代表的贿选总额在600万元以上。
复核
2007年11月29日下午两点。县人大代表们开始投票选举市人大代表,在69名候选人的名字上画圆圈或者画“×”。
3点,开始计票。计票工作在影剧院办公室进行,分为六个组,13个代表团每个团推荐一个代表加上县人大一名工作人员,共14人参与计票。
6点40分,大会主席团宣布了选举结果。落选者中包括一些上届人大代表、乡镇党委书记,以及老A。
消息传来,老A备受打击,“留在这里还有啥意思呢?”他自己嚷嚷了一句,然后退了房,闷声上车,回到了老家。
但是,有两个人站了出来:得到186票的周江森和得到202票的雷耀明,两人都排在50名之外,落选了。
周江森是祁东县水果批发市场总经理,他和雷耀明坚持认为这样的票选结果有问题,随后提出要求重新计票进行复核。
复核申请引起县委和人大主席团高度重视。
祁东县人大联工委主任肖高荣向记者介绍说,祁东县委对复核申请的处理是严肃、慎重的。在简单吃过晚饭后,7点30分,经主要领导拍板,大会主席团临时会议决定,由县纪委参与,复核选票。
新的计票团队由15名县纪委工作人员和6名新推荐的县人大代表组成,也分为六组。“还是技术性的问题,原来每个团临时推荐出来的代表大多没有做过这样的计票工作,也没有经过培训,因此,时间紧张之下出现了纰漏。”肖高荣说,一些代表在填票的时候就自己做了改动,对这样的票需要认真校对。更为意外的是,购买的三个计算器也罕见地出现了跳格的毛病,它们是用来给总计票人统计6个组的结果合成总结果的。这三个计算器至今仍保留在人大。
复核连夜做完。第二天召开的人大主席团会议公布了新的结果。根据这一结果,不少候选人票数发生变化,但都不影响当选或不当选,巧合的是,恰好是提出异议的周江森和雷耀明在增加票数后入围。其中,周江森刚好排在最后一名,由当选变为落选的两个人中,包括一名镇党委书记。
祁东县委认为,此次选举中,总监票人和总计票人没有对选票结果进行认真复核,工作失职,造成较坏影响,由县纪委发文对两人进行了党内警告处分。
升级
祁东并不是贿选的重灾区。
邻县的一位县委常委向记者透露说:选市代表花20来万是普遍的事情。候选人行贿方式有四种:第一,送钱(有影响的个人,直接发给个人;成批红包发给乡镇,让镇领导代发;让代表团专门的人代发)。第二,以工作的名义,解决代表个人问题,换取支持。第三,请客吃饭,顺便送礼,比如烟酒。
贿选似乎也具有传染属性,随后就出现在市人大代表选举省人大代表的过程中。
一些省人大代表候选人也采取了和老A在选市代表时的模式。他们将信封、香烟或者购物卡、充值卡按照每个代表团的人数,集中给该代表团的某一个人或者两个人,再由他们分发。
衡山县代表团市人大代表老C(化名)向记者透露说:候选人送来的红包他总共收到3万余元。每个红包的数额多数在1000元至2600元。
老C“3万多”的数字得到了衡阳市区一个市人大代表的印证,他的“收获”是3万多。但是,也有一些人称之为“保守数字”。
“衡山是个小团,只有27名市代表,人数不多,不是重点公关对象。一些大代表团,比如72人的耒阳市代表团、65人的衡阳县代表团等,票数多,一些送钱的候选人可能仅仅给这些大代表团送了钱后胸有成竹,就没有给一些人数少的团送。这样,这些大代表团的市代表们收获更多。”老C说。
但是,几乎所有的被采访者都向记者提到了一个女农民代表。
这是担任多年村支书的老资格代表,由组织推荐参选省人大代表。在市人大代表选举前,她挨个团去自我介绍。丈夫重病在身,儿子外出打工,她自己则多年坚持在为当地农民鼓与呼,“我没有什么钱送,我确实也是想为老百姓做一些事。”她的话异常朴实,几乎感动了每一个团,最后当选。
一些代表将拒绝收她的红包作为最后的底线:“她不送钱我也一定要投她的票。”
“弃车保帅”
对于衡阳县市人大选举,有关人士一致的分析是这是一次职务代表当选比例较高的会议,组织意图基本得到贯彻,市长、副市长、县长、副县长,以及各地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都比较顺利地当选。
这样的结果来之不易。
因为,整个会议前后,县市党委的领导们都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担心出现政治意外。类似的事件在衡阳已有先例。
2007年1月24日,在衡阳市第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上,衡阳中级法院的工作报告被人大代表们否决。这是自2001年沈阳中院报告被否决之后6年来,国内又一个人大否决法院报告的罕见案例,震撼了衡阳乃至湖南政坛。
否决当时,首先提出意见的该市人大代表刘跃中的一席话曾引起其他代表热烈回应:“我一个人大代表到法院去都要左查右查。这样的法院还是人民法院吗?如果这样的法院的工作报告在大会上都通过了,那我们还是什么人大代表?”
至今,这句话的热度仍然未在衡阳彻底消失。
上一届换届选举时,还发生了另一个至今影响深远的选举事件――熊新中事件。
2002年12月6日是衡东县人大换届选举日。衡东县人大主席团提前开会,否决了22名人大代表对熊新中的县法院院长候选人提名。但随后的选举中,出席会议的238位县人大代表有153位在另选栏填写了熊新中的名字,熊当选为衡东县法院院长。
随即,衡阳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人大、市中院组成联合调查组,两个月后,调查组在给衡阳市委的汇报材料中称,熊新中在此次换届选举中“错误行为和情节比较严重”:
第一,在县人大代表尚未产生前,散布其要竞选法院院长的信息,并将部分乡镇领导和县人大代表请到宾馆洗脚。第二,在代表中散发印有曾就读法律专业的虚假名片,并在向大会提供的“个人简历”中编造“第二学历大专一年”的履历。第三,仅11月下旬,熊新中就先后在该县霞流、新塘等8个乡镇请其领导和县人大代表吃饭,每人发一包“芙蓉王”烟……
2003年2月11日,衡阳市纪委给予熊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并建议衡东县人大常委会撤换其职务。2003年2月28日上午,衡阳市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决定:批准撤换衡东县法院院长熊新中。
发生在衡阳的这两次选举事件引人瞩目,如何保障这次换届选举这个“头等大事”不会出现类似事件,成为一个重要的政治任务。
衡阳市市委书记徐明华担任全市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并带头联系耒阳市的换届选举工作,所有市委常委,及其他相关市级领导,分别联系1个县(市)区。同时,衡阳市委规定:县(市)区委书记是换届选举的第一责任人。一些县的县委书记甚至在换届日凌晨还亲自守在代表驻地宾馆,防止代表们“串联”。
相比之下,选举市人大代表的过程监督松弛了下来。一位代表介绍说,这是一种“弃车保帅”,选举之前的谈话时候,一个县领导就说:“如果正副县长和‘两长’通不过,你们人大代表想搞点市场经济就不行了。”这里的“搞市场经济”,被一些代表理解为收取红包。
“老板代表”
“一些代表选上县代表的时候就花了钱,因此给市代表候选人投票的时候也要收钱,然后,一些市代表在选省代表的时候也要收钱,而且信封里的数额也一级比一级多。”衡山县的老C说,一些代表已经开始在讨论当代表也是一种投资,因为三级选举间隔都是一个多月,很快就可以看到第一步收益。
祁东县的老A就是一个投资者,他参选的目的就是为了生意:“企业要做大做强,如果我当了人大代表,可以融资,在纳税之类的事情上也有很多好处,工商、公安就不敢随便找我们了。”
在坊间,当选市代表“贷款可以不要担保、纳税可以减免、犯罪可以保护”的信息流传甚广。“这个没有明文规定,但是肯定是很可靠的。”老A说。
祁东县人大联工委主任肖高荣说这三个“可以”显然是“绝对不可能”的。
除了“保护伞”,人大代表也被理解为“敲门砖”。对于一些企业老板来说,代表的身份最大的好处是有利于争取项目。
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在市、省人大代表的结构比例中,最大的两块是:担任领导职务的职务代表、企业老板代表。比如,衡南县组织提名的7名省人大代表候选人中,除了县委书记和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以及一名村党委书记之外,其他4人都是企业的董事长、总裁、总经理。
这引起了有关方面的警惕。1月16日,衡阳市召集省人大代表们在南岳开会,做相应的培训,以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准备即将召开的省“两会”。
肖高荣坦陈:他们已经预想到一些“老板代表”们将带来的隐患:人大开会不积极。祁东县正在酝酿相应规定:连续两次无理由缺席的代表,罢免之。
细节总是耐人寻味:在2007年衡阳中院报告被否决的现场,实际到会的市人大代表只有312人,199人没来。
(经杂志社同意,转自2008年第4期《�t望东方周刊》,本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