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法治聚焦 国内热点

国内热点

聚焦2012香港“特首战” 辩题涉及近日陆港矛盾

摘要:导读:香港特别行政区下一届行政长官(即特首)选举于2012年3月25日举行。下届特首由香港选委会1200名选委投票选出,并由中国中央人民政府任命。
    摘要:  导读:香港特别行政区下一届行政长官(即特首)选举于2012年3月25日举行。下届特首由香港选委会1200名选委投票选出,并由中国中央人民政府任命。  

香港通过行政长官选举法 当选须获600

中评社香港34日电/香港特区立法会3日表决通过了将作用于2012年行政长官选举的选举条例,从而完成了与2012年行政长官选举产生办法配套的香港本地立法工作。
  特区立法会自2日开始对这项草案进行二读辩论及详细审议,在经过共计约11小时的审议和辩论后,于3日对草案进行三读表决。最终以42票赞成、11票反对,通过了条例。
  根据所通过的这项条例,2012年特区行政长官选举委员会的人数,将由过去的800人增至1200人,其中选委会四大界别的各组人数,均由200人增至300人。行政长官参选人必须获得不少于150名选委会委员的提名,才有资格参选。
  在通过这项条例后,特区立法会立刻对将作用于2012年立法会选举的选举条例草案进行二读辩论及详细审议。
  香港2012年政改方案在2010年内完成了所有法定程序,为了落实政改方案对2012年行政长官及立法会产生办法所作出的修改,特区政府于201012月向立法会提交了2012年行政长官及立法会产生办法的本地立法草案。

当选须获600
  香港特区立法会经过一连两天合共11小时的审议,3日以42票赞成11票反对,三读通过《2010年行政长官选举(修订)条例草案》。
  根据法例,2012年选出新一任行政长官的选举委员会,由800人增加至1200人,4个界别的各组人数由200加至300人,行政长官提名人数则提升至不少于150人。
  当天的会议通过加入新条文,订明候选人必须要在1200人的选举委员会,取得600票有效票以上,才可以当选,否则须进行另一次提名及选举。
  特区政制及内地事务局长林瑞麟表示,行政长官在香港的政治架构中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是两制间最重要的一个人物。提出这套修订的政策意愿,是希望当选的行政长官候选人是确实得到不同界别、各方面的支持,好好做一任5年的行政长官。
  他指出,行政长官选举定于20123月,在新一届政府于201271日就任之前,有足够时间进行3场选举,未能产生行政长官的机会相当微,当局有信心可以依照法例顺利完成行政长官选举。

中评网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特首选举小知识

特首参选资格

香港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没有外国居留权;

年满40周岁;在香港通常居住连续满20年;未曾连任;

获得至少150个选举委员的提名。

选举委员会

负责选出香港特区行政长官的组织,在四大界别、38个界别分组中经选举、提名或自然当选产生。

界别、界别分组

选举委员会中以行业为准的群体划分,一个界别下设若干界别分组。四大界别各300人,分别为工商、金融界,专业界,劳工、社会服务、宗教等界,以及政界。

建制派、泛民主派

建制派主要是指以民建联、工联会、自由党等为代表的支持香港政府有序实现一国两制、港人治港的政党团体和个人。泛民主派主要指以民主党、公民党等以“民主”为政治口号以各种形式反对香港政府及现有秩序的政党团体和个人。

凤凰网http://news.ifeng.com/hongkong/special/2012xianggangteshouxuanju/

香港2012年特首选举开支预算达2000万港元

中新社香港322日电 香港2012年将举行第四届行政长官选举,特区政府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林瑞麟22日表示,计划为该项选举动用2000万元(港币,下同),较2007年的1300万经费上升逾一半,主要因为选举委员会议席会由800人增至1200人。

 

  林瑞麟当日在香港立法会财务委员会特别会议上表示,20112012年度香港将举行多场选举,当局会为选举事务处预留足够拨款,有关开支预算为4.12亿元,较20102011年的修订预算增加99.4%

  他续指,当中区议会选举拨款为1.95亿,较20071.54亿的实际开支为多,原因在于预计候选人的数目及有竞逐选举的议席会增加,此外候选人的财政资助额由10元一票增至12元一票。

今明两年香港有四场选举将陆续到来,包括:2011年区议会选举、选举委员会界别分组选举;2012年行政长官选举及立法会选举。()

中国新闻网 http://www.chinanews.com/ga/2011/03-22/2923608.shtml

香港将于2012325日进行行政长官选举投票

新华社香港10月7日电(记者 曾繁娟)香港特区政府发言人7日表示,按照《行政长官选举条例》(第569章)第10条(1),下一届行政长官选举将于2012年3月25日举行。选举日期将于今日宪报刊登。

根据条例规定,在行政长官正常任期届满时,行政长官选举投票日应为,倘若在该空缺将会出现之日开始时届满的一段为期95日期间的首日是星期日,该选举投票日期为该星期日;若该日不是星期日,该选举的投票日期为紧接该段时间开始前的星期日。

现任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于2007年3月25日第二次当选行政长官,任期至2012年6月30日届满。

新华社香港10月3日电(记者 茆雷磊)香港特区行政会议召集人梁振英3日正式离任,准备参选香港特区下届行政长官。

  梁振英表示,能为特区行政会议服务14年,是自己的光荣,离任之际难免伤感。自此之后,自己会进入另一条跑道,但仍将一如既往地努力为香港市民服务。

  梁振英说,目前他正在筹组竞选班底,相关工作进展顺利。

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jrzg/2011-10/07/content_1963650.htm

香港特首竞选白热化 双英展开“近身肉搏”

易锐民 报道

  香港特派员

  经过一轮“夫子论政”之后,两名热门香港特首参选人――唐英年和梁振英展开“近身肉搏”,双方昨日频频出招,拳来脚往,攻击对方阵营中的主将。

  虽然香港特首提名期下月中才开始,“双英”之争早已开始。但过去一段时间两人大部分同场而不同台,只有一次同台出现时,梁振英立即把握机会,攻击唐英年在担任政务司长期间,未有处理好人口政策。

  虽然双方当日仍握手示好,但显然已为昨日的“肉搏战”,埋下了伏笔。

  唐英年昨早率先发难,在油塘参观工厂大厦后突然直斥香港市建局,强调负责市区重建的市建区,往往在收楼后,兴建一些“华而不实、贵到无伦”(无伦是粤语,即离谱)的楼宇。

  他提出,市建局收楼后,应该将地皮交由港府作不同用途,例如兴建公屋或居屋,这样更能回应社会需要。

  身为梁振英竞选办主任兼市建局主席的张震远,马上回应称,市建局过去活化旧区,为3万多旧区居民改善生活环境,做了很多工作,港府也确立了市建局的职能,成绩有目共睹。

  其后唐英年被问到其“贵到无伦论”是否针对张震远时,他说,有关言论属于以事论事,并非针对人,也跟张震远是竞争对手的竞选办主席无关。

  市建局发言人其后也回应唐英年的“贵到无伦论”,认为有关评论不公平,因为市建局是按市价出售楼宇,价格最终由市场决定。而且,市建局是按照法例运作。

  这边厢唐英年刚开火,那边厢梁振英又发炮,梁在公布其经济政纲时,建议成立金融发展局,但强调不会取代金管局,重申有关构思,是因为香港目前有好机遇,期望能在人民币业务有进一步发展。

不过,他的“建议”迅速被唐英年竞选办高级顾问、前金管局总裁任志刚反驳:“作为金管局总裁,去见人行行长时,行长会见;但若身为金融发展局局长,则对方可能只派出一个局长或司长。”

  他认为,香港的金融政策必须与大陆配合,应由香港发展金融的专责单位,即金管局,与大陆负责相关政策的单位讨论。

  任志刚坦言,对梁的建议感到担心,有关措施不可行,因为金管局一直运作良好,再成立第二个金融管理机构,将是架床叠屋。

  他还暗讽梁振英的政纲不够“专业”,强调唐英年经常向他征询意见,而他已向唐提出,在制订政纲及政策时,要有清晰的目标,并要有理论基础支持,也要肯定市场经济。

  梁振英在“激怒”任志刚后,又向积极“挺唐”的医管局主席胡定旭埋手,在公布其经济及医疗政纲后会见传媒时,批评医管局未能满足港人需求。

  他说,医管局成立多年来,为香港社会提供获得肯定的医疗服务,但毕竟已经有20年历史,港人对他们的服务要求提高,希望医管局检讨服务,做到精益求精,在维持公私营双轨制的前提下,提供更好的服务。

  上月唐英年曾跟多名医学界选委会面,成功当选选委的医学会前会长谢鸿兴,曾直截了当要求唐英年上任后,立即免去胡定旭的职务。

  谢鸿兴批评胡定旭以长官意志,干预香港医务委员会审批海外医生有限度注册的决定。不过,唐英年拒绝正面回应,只重申医委会的权力受法律保障。

  近日“双英”特首战战况转趋激烈,学者分析,可能是上周有挺唐的建制派立法会议员表示,梁振英将难以取得150张提名票入闸参选,加上梁的民望下跌,令梁营感到有必要发炮还击,以增强民意的支持度。

  香港的“双英”争雄,本来言 明乃 君子之争,以政纲、理念争取选民,但在一个自由社会,许多事不可能温良恭俭让。因此,现在双方阵营擦出火花,甚至有了火药味,是正常现象,也令这次竞选有“戏”可看。

中国金融网http://www.zgjrw.com/News/2012113/home/935422654901.shtml

香港特首选举,一场可以有点当真的选举

闾丘露薇 知名媒体人

一直没有太关心香港特首选举,因为最终谁当特首,是由1200名选举委员会的成员一人一票选出,而选举委员会成员来自香港四大界别,看了一圈,也没有找到可以代表记者的界别,不知道可以找谁来代表自己,所以很丧气的想了想,这场选举,真的和自己一点点关系也没有。

最热门的两个候选人,一个前任政务司司长,一个前任行政会议召集人,在绝大部分香港人眼中,都算得上是中央信得过的人,其他的那些候选人,说到底也就是陪跑而已。既然大家预先知道了结果,结果是谁其实都不算意外,那末关心或者不关心,其实结果都不会因此而改变,因为手里面没有至少可以改变一点点结果的那张选票。

不过这一次,倒是和上次不同,很热闹,这些参选人,拿出了真正民选的架势,开始在民间做一系列的造势活动。下基层和民众聊天塑造亲民形象,在街头派发传单,接受不同媒体的访问,社会各界也乐得回应,不同机构的民意调查不断出炉,两个热门后续候选人之间的差距也开始稳步拉大。

当然,民意高企,并不意味着就是最后的结果。一方面如果民意调查的机构,如果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自己的倾向,采用的样本以及提问的方式也算不上科学,那末结果很容易变成公关形象的一部分,另一方面,香港的这个选委会过于的精英,和社会的大部分,其实没有太大的关系,甚至有人认为,最终可以左右结果的,应该是各大地产商,也因为这样,这些日子,除了一些地产商大张旗鼓的支持某一个候选人,其他的,面对媒体的追问,都非常的谨慎低调。

因为热闹,谈论的人也多了起来,每次出差回到香港,朋友之间总会或多或少的聊起来,当然大部分还是八卦,比如笑笑这个的表现,或者批评下那个的表达,或者猜猜,到底谁才是钦点。对于我来说,这些人都算不上理想人选,不过在香港,特首可不是一个好当的位置,看看因为脚痛,中途下台的董建华,还有每天被骂得一无是处的现任特首曾荫权,当特首,或者是为了一个名声,或者是为了一种理想,真的想要为香港做点事情。

因为难当,很多有能力的人,是不太想出这个头的,所以这次的候选人,先不说优点,倒是个个的缺点都非常的明显,如果说谁的民意更高,那是因为对被访者来说,说到底就是二选一,矮子里面挑高个子而已。

但是乐观正面一点来看现在,虽然选举委员会的人数,比上一次增加了四百人,但是占香港人口的比例,依然小得可怜。尽管这样,选举里面经常会出现的那种场面,已经开始让沉闷的香港政治生活变得生动了很多。有绯闻,有阴谋论,有抹黑,有功有守。在这些纷乱众多的信息里面,越是成熟的选民,越是应该不容易被各种的选举工程牵着鼻子走。这样的机会,在过去,香港人是没有的,而未来,当机会来了,考验的,是香港选民,自己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就不会被政客们设定的议程控制,就有能力透过表面去看一件事情的本质,去判断政客的言行,是否值得信任。而未来有意参选的人,也可以从这次开始估算,可能要付出的成本,规范自己的言行。因为,当选票在越多人受里面的时候,那就不是能够依靠桌面下的交易来摆平的了。

至于这一次,是不是有钦点,我总觉得,如果大家现在已经深信不疑了,那就是完全放弃自己仅有的一点点权利,至少为了下次真正的选举,也可以把这次当成是一次练习,多关心一点。正如一个同事所说,毕竟两个候选人公开做了很多承诺,到时候可以监督有没有做到。

雅虎评论http://opinion.cn.yahoo.com/ypen/20120119/824124.html

何俊仁梁振英特首战热辩港人与大陆人矛盾

易锐民 报道

香港特派员

代表泛民主派参选特首的何俊仁,昨天单挑梁振英,两人首次在电台节目中同场辩论香港的人口政策,就如何解决双非(父母均非港人)婴儿课题进行激辩。何俊仁就质疑梁振英没有勇气提出修改《基本法》,是怕触动北京神经;梁振英则强调,应先用行政手段妥善处理,避免远水不能救近火。

  港人与大陆人之间的矛盾升级,已成为正进行中的香港特首战重要辩题之一。但梁振英只强调人口政策,回避了港人身份认同问题;至于唐英年,更索性避席,要求对方正式入闸(成为合资格参选人)后才进行辩论。

何俊仁:

怕触动北京神经

梁振英:

远水救了近火

代表泛民主派参选特首的何俊仁,昨天单挑梁振英,两人首次在电台节目中同场辩论香港的人口政策,就如何解决双非(父母均非港人)婴儿课题进行激辩。

梁振英强调,应先用行政手段妥善处理,避免远水不能救近火;而何俊仁就质疑梁振英没有勇气提出修改《基本法》,是怕触动北京神经。

  行政措施无疑有一定效果,但修订《基本法》24条,令双非孕妇来港诞下的孩子没有居港权,才是治本方法。何俊仁说。

  梁振英则强调,并没有排除修改《基本法》的可能性,但香港从来没有试过采取这途径。他坚持,打击双非到香港产子的方法,可包括限制公立医院接收孕妇等行政措施。

  他说,我不排除 何俊仁 先生提出修改《基本法》的途径,因为修改《基本法》在我们《基本法》中也有规定。但我们也要知道修改《基本法》所需要的时间很长,我们远水救不了近火。

  何俊仁由双非子居港权话题,延伸到港人身分认同问题,要求梁振英直接回应早前中联办宣传文体部部长郝铁川,批评港大民研计划的民调,是否是干预学术自由。

  在事件中,郝铁川批评该民调将香港人和中国人并列,议题的设置方法本身就不科学。而引发郝铁川的不满,是因为该民调的最新结果是,港人对香港人身分的认同升至10年新高;但对中国人身分的认同感却跌到12年最低水平。

  梁振英在听完何俊仁的挑战后,选择拒绝回答,只愿意就香港人口政策问题继续讨论。

蝗虫

  何俊仁批评梁振英是为了争取入闸而回避有关议题。梁振英马上反驳道,不同身份的官员提出看法是好事,与入闸无关,根本我要拿150票选举委员的提名票不是问题,我亦不需要中央支持。他说。

  无论如何,近日港人与大陆人的矛盾升级,正是此次特首竞选的重要辩题之一。其中,北大教授孔庆东在电视上辱骂香港人为,更是为这矛盾火上加油。

学者指出,其实自称为孔子后裔的孔庆东,在大陆一向不受欢迎,然而他的香港人是狗言论,竟然有人支持,是因为港人将大陆人标榜成蝗虫,引起大陆人不满。

港府无长远人口政策

  香港政策研究员林鸿达指出,港府在2003沙斯后,推出个人游刺激香港旅游业,引入大批大陆游客到香港,而个人游正是令两地民众矛盾加剧的重要原因,因为双方存在文化差异,容易有磨擦。

  反对内地孕妇来港产子大联盟发言人杨嘉莉指出,该联盟只针对双非孕妇,因为她们绝大部分与香港无关系,只为福利而到香港产子。

  杨嘉莉强调,中港间的矛盾已来到水浸眼眉的程度,以她自己为例,日常生活已受到影响,例如买奶粉变得困难,价钱也被抬高。

  浸会大学政治及国际关系学系助理教授黄伟国认为,香港和新加坡同样面对低生育率问题,但新加坡政府应付得较好,选择提供优惠,甚至工作机会,吸引及鼓励国民产子。相反,港府没有为港人设想,低生育率问题就只靠输入大陆人来填补。

  政策研究员林鸿达补充,在出入境政策上香港无主导权,港府也无长远和完整的人口政策,难以解决问题。他又称,港府有必要检讨旅游政策,也要想办法取回入境审批权。

  黄金50”组织创办人林奋强昨日建议,港府应采取增值人口政策,吸引更多人才到香港,为香港带来更多创造财富的机会;也要降低成为永久居民的门槛,由连续居港满7年缩减至两年,填补劳动力下降。

  他预料港府本财政年度将录得780亿港元(约127亿新元)盈余,并预计由20102014年,香港财政盈余高达3500亿元,因此建议港府动用1000亿港元改造香港。当中包括,兴建一个庞大商业综合服务中心,发展香港服务业;增加1万个大学学额;未来15年内吸纳约20万名大陆海外专才来港;兴建医院和培训医生,令公共医疗系统扩大三分一;支持本土文化艺术发展等。

《联合早报》http://www.zaobao.com/zg/zg120131_001.shtml

特首参选民意调查 六成青少年看好唐英年

(香港讯)在香港不少民调中,支持梁振英参选特首战的人,会比支持唐英年参选的人多,然而调查又发现,大部分人相信,最终还是会由唐英年当选。

  据法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香港小童群益会在本月中旬访问了9621221岁的青少年,了解他们对特首候选人的选取倾向,而在29日发表的结果显示,虽然这些年轻人未有资格选特首,但若有投票权,31.7%受访青少年会投票选前行政会议召集人梁振英当特首,支持前政务司长唐英年的有17.9%,而民主党主席何俊仁只得2.5%支持;不过,47.9%受访者选择投白票不去投票未决定

青少年对特首选举有务实的认知

  整体而言,受访年青人认为梁振英较能解决贫穷和基层福利问题,而唐英年则较有能力促进香港繁荣和更好带领公务员团队。

  不过,56%受访青少年认为,唐英年较能获得北京中央政府信任,更有近六成估计他会当选特首。针对这调查结果,小童群益会认为,结果侧面反映香港青少年对特首选举有务实的认知,这可能令青少年对社会或政治参与漠不关心或选择更激烈的社会行动。

  梁振英在民调中领先但较多人相信唐英年会胜出当特首的情况,在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新闻部的两次民调中也有类似结果,而根据该台在本月中旬公布的最新一次滚动式调查发现,有79%受访者估计,唐英年会当选,认为梁会当选的只有10%,令两人的当选度差距扩大至69个百分点。

《联合早报》http://www.zaobao.com/zg/zg120131_002.shtml

参选人简介

唐英年简历

唐英年(Henry Tang Ying-yen) 现年50岁(2002年),祖籍江苏无锡,出身工业世家。他的父亲――全国政协常委唐翔千,早年从上海来到香港创业,开办工厂经营纺织产品,改革开放后积极投资内地。唐英年曾就读于美国密西根大学,1976年返回香港帮助父亲打理家族生意,他由最基层做起,一步一步管理企业。现任半岛针织厂有限公司主席和美维科技集团主席。曾任立法局议员多年,曾任其他公共及社会职务包括:香港工业总会主席,香港贸易发展局理事会成员,香港总商会理事会委员。2000年获委任为建造业检讨委员会主席。2001年出任临时建造业统筹委员会主席。20027月至20038月任香港特区政府工商及科技局局长。20038月任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20041月任新成立的香港经济及就业委员会主席。20055月至6月署理香港特区行政长官。2007623日,国务院任命唐英年为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200771日起履行职责。200810月任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董事局主席。2011928日提出辞职,930日:国务院批准唐英年辞去政务司司长职务。

20097月获颁香港大紫荆勋章。

梁振英简历

梁振英(Leung Chun-ying) 19548月生于香港,祖籍山东威海。特许测量师,戴德梁行主席。1974年获理工学院建筑测量系高级文凭。1977年布里斯托理工学院毕业,获测量及物业管理学学士学位。1997年任香港特区政府行政会议成员。199971日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会议召集人。20027月任特区政府行政会议非官守成员(并任行政会议召集人)。2007625日被任命为特区政府行政会议非官守成员(并任行政会议召集人),任期从200771日开始。201110月辞去行政会议职务。

是第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

1999年获香港特区政府金紫荆星章。

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2-07/03/content_468171.htm

 

 

文章来源:明德公法网 发布时间:2012/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