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法治聚焦 国内热点

国内热点

中国将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联动机制

  中国将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联动机制

 

中新社北京32日电(记者  俞岚) 中国计划在今年底前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在物价走高的背景下,对于依赖国家补助金生活的民众来说,这是个好消息。

国家发改委2号透露,该委、民政部等五部委已联合发出通知,就联动机制的建设工作进行部署。

官方称,在居民基本生活费用或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月度涨幅达到临界条件时,将启动联动机制,发放价格临时补贴;连续一定时期回落至临界条件以下时,停止发放价格临时补贴。连续发放价格临时补贴一定时期以上时,将提高城乡低保标准。

至于临界条件,则由各地以居民基本生活费用或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月度涨幅作为依据,参考当地政府每年提出的预期价格调控目标自行确定。

通知强调,价格临时补贴发放标准应“保证不低于物价上涨对低收入群体生活的实际影响”。

优抚对象、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和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是该机制的主要受益者。各地也可根据实际情况,扩大联动机制的保障范围。

北京、贵州等地此前已进行了社会救助标准与物价上涨联动的尝试。据北京市民政局官员介绍,北京市在2010年底下拨了应对物价上涨的临时补贴金2230万元,低保居民每人获得100元补贴。城市低保标准提高50元,增加至480元每月;农村低保最低标准从210元提高到300元,创下多年来升幅之最。  

     


五部委:各地年底前将救助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

 

中广网北京32日消息(记者  季苏平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局五部委联合发出通知,部署各地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建设工作。

通知要求,各地要按照“明确责任、改善民生;短期波动、发放补贴;持续上涨、调整标准”的要求,建立联动机制。同时,要按照中央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要求,完善正常调整机制,逐步实现各项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提高幅度与经济发展速度、居民收入增长水平基本同步的目标。通知明确了联动机制的四项主要内容:

一是保障对象。主要为优抚对象、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和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各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扩大保障范围,但不得缩小保障范围。

二是启动条件。各地要以居民基本生活费用或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依据,并可参考当地政府提出的预期价格,自行确定。

三是联动措施。在居民基本生活费用或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月度涨幅达到临界条件时,启动联动机制,发放价格临时补贴;连续一定时期回落至临界条件以下时,停止发放价格临时补贴。连续发放价格临时补贴一定时期以上时,要按照正常程序,提高城乡低保标准,自提高城乡低保标准之日起,停止发放价格临时补贴。

四是补贴标准。各地要按照城乡低保标准的比例确定城乡低保对象、优抚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价格临时补贴发放标准,补贴标准要不低于物价上涨对低收入群体生活的实际影响。

此通知的落实要由价格主管部门牵头,由民政、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统计部门建立相应机制,分工合作、落实责任,确保联动机制在2011年底前全部建立起来。

    

   

 

 

 

文章来源:中国宪政网 发布时间:20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