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法治聚焦 国内热点

国内热点

部委“三公”经费预决算须公开

部委三公经费预决算须公开

 

据新华社(201154日)电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昨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推进财政预算公开工作。

预算公开还不够细化

会议强调,应当清醒地看到,财政预算公开工作进展不平衡,公开还不够细化,与人民群众的期望仍存在一定差距。必须进一步推进财政预算公开,建立健全公开机制,扩大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不断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水平。

预算公开内容要增加

一要进一步细化公开中央财政总预算和总决算。2011年中央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中部分重点支出和2010年度中央财政总决算要公开到级科目。

二要继续推进中央部门预算和决算公开。2011年报送全国人大审查部门预算的98个中央部门,都要公开经全国人大审查批准的部门预算。今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中央决算草案后,98个中央部门要公开部门决算。中央部门要加大公开力度,增加部门预算和决算公开的内容。

三要公开出国(境)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三公经费和行政经费支出情况。中央财政2010年度行政经费支出决算总额和三公经费决算总额,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公开。中央各部门要公开本部门2010年度三公经费决算数和2011三公经费预算情况。

四要公开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

五要大力推进地方财政预算、决算公开。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比照中央财政做法,公开经同级人大或其常委会审查批准的政府财政总预算和总决算,并做好部门预算、三公经费等公开工作。

预决算说明要通俗易懂

会议要求,对公开的财政预决算要作出通俗易懂的说明,并与预决算同时公开。  

■观点

预算公开应统一形式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表示,此次中央首次明确了预算、决算和三公费用公布的时间表,说明了中央推动此项工作的决心。自两会以来,中央隔三差五密集地提到此项工作,这在多年来是很罕见的,也说明这是目前公众反应很大、矛盾较为突出的一个问题。

叶青表示,此次国务院提出的财政预算、决算要公开到级科目,已经有很多部门达到了这一要求。

但各个部门公布的格式并不统一。以目前公布的部委为例,一些公布比较好的部门如科技部、财政部、审计署等,都公布到了类、款、项,有的甚至公布到了目。但也有比较差的,非常简单。

叶青建议,财政部应当公布一个统一的格式,要求具体公开的范围以及相关的文字说明。

同时,公开口径也存在问题。以公车为例,此前北京公开了公车数量,但采取的是最小口径,引起公众情绪上的反弹。中央在公布三公费用时,口径宜大不宜小,不能将一些信息隐藏在数字中。

                                                   本报记者蒋彦鑫  

 

■背景
  目前仅科技部公开三公

今年414日,科技部率先公开2011三公经费预算为4018.72万元。成为第一个公布三公预算的中央部委。

在科技部之前,已经有财政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计生委、国土资源部、工商总局、国家药监局等多个部门公布了2011年部门预算,但均未公布三公经费预算。此后,审计署、国家发改委等部门也陆续公布了2011年部门预算。  

财政预算公开进程

2009 首次公开4张预算表

内容:包括经全国人大审查批准的中央财政收入、中央财政支出、中央本级支出、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等。

2010 12张表格全部公开

内容:经全国人大审查批准的中央财政预算,内容涵盖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数量:98个中央部门中,有75个公开了部门预算。

地方预算:18个省(区、市)财政公开了本地区公共财政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

2011三公预算决算公开

内容:

1. 中央财政2010年度行政经费支出决算总额和三公经费决算总额,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公开。

2. 中央各部门要公开本部门2010年度三公经费决算数和2011三公经费预算情况。

3. 2011年中央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中部分重点支出和2010年度中央财政总决算要公开到级科目。

数量:98个中央部门,都要公开经全国人大审查批准的部门预算。

地方预算:27个省(区、市)财政进行了公开。20个省(区、市)公开了省直部门的部门预算。

 

载新京报网,http://news.bjnews.com.cn/2011/0505/117572.shtml

 

 


相关新闻:

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今天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推进财政预算公开工作。

    会议指出,财政预算公开是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内容和公共财政的本质要求,对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先后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财政预算公开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一是中央财政预算公开步伐明显加快。2009年首次公开了经全国人大审查批准的中央财政收入、中央财政支出、中央本级支出、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等4张预算表。2010年经全国人大审查批准的中央财政预算12张表格全部公开,内容涵盖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二是中央部门预算公开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2010年在报送全国人大审查部门预算的98个中央部门中,有75个公开了部门预算。三是地方财政预算公开工作稳步推进。201018个省(区、市)财政公开了本地区公共财政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201127个省(区、市)财政进行了公开。2011年,20个省(区、市)公开了省直部门的部门预算。

    会议强调,应当清醒地看到,财政预算公开工作进展不平衡,公开还不够细化,与人民群众的期望仍存在一定差距。必须进一步推进财政预算公开,建立健全公开机制,扩大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不断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水平。一要进一步细化公开中央财政总预算和总决算。2011年中央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中部分重点支出和2010年度中央财政总决算要公开到“项”级科目。二要继续推进中央部门预算和决算公开。2011年报送全国人大审查部门预算的98个中央部门,都要公开经全国人大审查批准的部门预算。今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中央决算草案后,98个中央部门要公开部门决算。中央部门要加大公开力度,增加部门预算和决算公开的内容。三要公开出国()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三公”经费和行政经费支出情况。中央财政2010年度行政经费支出决算总额和“三公”经费决算总额,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公开。中央各部门要公开本部门2010年度“三公”经费决算数和2011年“三公”经费预算情况。四要公开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公开内容包括转移支付管理制度、资金分配和管理办法等。五要大力推进地方财政预算、决算公开。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比照中央财政做法,公开经同级人大或其常委会审查批准的政府财政总预算和总决算,并做好部门预算、“三公”经费等公开工作。会议要求,对公开的财政预决算要作出通俗易懂的说明,并与预决算同时公开。

    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修正案(草案)》。

    草案从保护劳动者权益出发,完善了职业病诊断制度。会议决定,草案经进一步修改后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载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video/2011-05/04/c_121378853.htm

 

文章来源:中国宪政网 发布时间:20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