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是京沈高铁第三次环评结束的日子。
11月29日上午11点,北京市规划委约见了朝阳区星火站周边小区的居民代表。北京市规划委的一位周姓副主任和两位处长出面与居民代表会谈,然而双方谈了一个小时以后,北京市规划委并不能给他们一个明确的答复,只是答应一个月后再给答复。
实际上,高铁线遭遇环评不达标和周边居民反对的事情并不少见,然而每次都以铁道部强势而占上风,这次因为北京居民的反对,是否能改写铁道部“常胜”的历史?
遭反对的高铁
“反对高铁经过家门口!”
11月29日,家住北京市朝阳区将台乡卡布奇诺小区的陈先生举着牌子,在北京市规划委门口,顶着凛冽的寒风,站了1个多小时。
陈先生和他的邻居要求在朝阳区将台乡境内的京沈高速铁路客运专线(下称京沈高铁)选址,向东偏移以避开密集居民区,不再利用京包线原址并线、沿已建成的密集居住区通过一事。
陈先生反对修建在他家门口的京沈高铁,是全国“四纵”客运专线――北京-沈阳-哈尔滨(大连)客运专线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从首都北京引出,向东北方延伸依次经由河北省的承德市、辽宁省的朝阳市、阜新市、锦州市黑山县,到达辽宁省省会沈阳市。
线路运营长度709.099km。国家发改委以发改基础[2009]2766号《关于新建北京至沈阳铁路客运专线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同意开展项目前期工作。全线正线工程投资估算总额约1210.5亿元,其中环保投资约27.7亿元,全线总工期4年。
按照该线路设计单位铁三院的规划,京沈高铁原先设计有三个方案:I方案(沿京承高速公路经星火、密云至兴隆方案)、II方案(沿京密路经星火、密云至兴隆方案)III方案(经通州、平谷至兴隆方案)。经过对三个方案投资量和线路长短等因素的比选之后,京沈高铁的业主最后选择了I方案。
然而这一方案,途经朝阳区将台乡涉及丽都1号、上东三角洲、卡布奇诺、滨河1号、梵谷水郡、金隅凤麟洲等6个小区约几万户居民,距离约100米左右,最近处只有几十米。
而按照设计要求,“铁路两侧30米内严禁新建居民住宅、学校和医院等噪声敏感建筑物;距铁路外轨中心线两侧30米以外、200米以内的区域内不宜临路新建学校、医院、敬老院和集中住宅区等噪声敏感建筑物。”
小区居民代表认为京沈高铁设计最高时速350公里/小时,通行密度极大,约10分钟一趟,运营时间为早6时至晚24时。该线路两侧的噪音、振动和电磁辐射对周边居民人体及社会影响极大。
高铁中的较量
国家环保部于11月16日在环保部网站公布的《新建北京至沈阳铁路客运专线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称,北京地区对于建设京沈高铁,支持的占37.27%,反对的占24.01%。这是国家环保部暨2009年3月、2010年12月之后的第三次环评公示。
然而,受访的多位小区居民对这一调查数据表示怀疑。卡布奇诺小区的业主陈先生向本报记者表示:“本人家庭有幸参与了所谓的民众参与调查,那天白天我出去上班了,家里有两位老人在,据事后老人跟我讲,调查人员只是一味地讲高铁建好之后交通如何方便,并没有将高铁带来的噪音、辐射等影响完整地告知。调查人员并诱导性地表示,如果支持建高铁,可以得到一个小礼物。”
此前,已有数条高铁遭遇到“环评门”。
2011年5月份,环保部对津秦铁路客运专线有限公司发布《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责令津秦铁路客运专线停止建设,然而,津秦铁路公司完全无视这一决定书,继续修建。
“中间有一段时间确实停过工,但那是因为资金链断裂,并不是受环评的影响。资金续上之后,该工程一直在继续修建,马上就要开工了。”一位接近铁道部的人士告诉记者。
2011年4月份,环保部对胶济铁路客运专线公司下达《督促履行通知书》,督促该公司于5月31日前停止使用改建铁路胶济线增建四线工程,即胶济铁路客运专线。据接近环保部的人士称,此前胶济客专在建过程中,环保部曾叫停过,但是没用。
一位高沪高铁公司员工告诉本报记者,京沪高铁在开通之后,跟沿线地方的一些环保部门仍然有“扯皮”,例如廊坊市的环保局就对京沪线穿过廊坊给周边居民造成环境污染和困扰的事交涉过。“不过最终还是铁路部门强势,道理很简单,铁路建设是国家工程,开通了又停下来,谁能负得起这个责任。”
(本文来源:中国网 )
多个违规高铁项目叫而不停挑战环评执法
2012-06-02 10:55 |作者:王尔德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环保部再次叫停高铁项目。
5月30日,环保部就新建铁路哈尔滨至齐齐哈尔铁路客运专线(以下简称哈齐高铁)工程违反环评制度案发布了《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以下简称《决定书》)。
根据《决定书》,环保部东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现场调查发现,上述工程松花江特大桥擅自变更建设地点、扎龙湿地保护区路段擅自变更施工方案,未重新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即擅自开工建设。
因此,环保部决定责令哈齐高铁停止建设,限于2012年8月1日前向环保部补充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这并不是环保部第一次叫停高铁项目。根据公开资料,因环评不过关,环保部曾先后叫停过胶济高铁、津秦高铁和贵广高铁的建设。
“实质上,对胶济高铁、津秦高铁,环保部是叫而不停。在环保部叫停之后,它们一直没有停工。”一位接近环保部的专家对本报透露。
2011年4月,环保部曾责令胶济铁路公司限期停止使用改建铁路胶济线增建四线工程。当时,环保部措辞颇为“激烈”,称“你公司(胶济铁路客运专线有限责任公司)逾期不履行,我部将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并作为典型违法案件向社会公开”。但是,接下来环保部与胶济高铁方如何沟通,该工程究竟有没有停止使用,最后问题如何解决的,环保部再也没有发布消息。
“环保部不应该不了了之,而应该给公众一个说法,否则影响环保执法的权威。”前述接近环保部的专家称。
在胶济高铁、津秦高铁之外,贵广高铁的补充环评已经获得通过。但根据公开报道,新的批复公告并未涉及黎平侗乡风景名胜区。而该工程当时被叫停的首要原因,就是“工程对黎平侗乡风景名胜区的环境影响及措施尚须进一步论证”。
“这也说明环评执法的前后不连贯和不一致,容易给人很多联想。”一位地方环保厅官员对本报记者说。
该官员表示,“十二五”污染防治的基调是出重拳、用重典,但是不能喊口号,要落到实处,如果在像铁路这样重大的建设项目上,环评执法延续“叫而不停”的现象,那么环评环节的污染防治功能将受到伤害。
本报获悉,今年年初,环保部与铁道部曾经联合制定了《关于铁路建设项目变更环境影响评价有关问题的通知》,以化解两部委对项目变更条款解释的争议。
“技术上的问题很好解决,但更重要的是法律责任条款,如何设计得更为严格,并且能够执行,很可惜《通知》并未涉及相关内容。”前述专家分析。
公开资料显示,哈齐高铁总投资312.4亿元,于2009年7月5日开工建设,工程建设期为4年,预计2013年通车。“哈齐高铁要赶工期,通车压力较大,在此情况下,环保部叫停之后,项目能否真的停工整改存疑,这要看东北督查中心执法的决心和力度了。”上述专家说。
环评未通过 环保部叫停两高铁项目
http://gongyi.sina.com.cn 2011年05月19日09:25 新京报
本报讯 (记者金煜)昨日,环保部发出通告,责令天津至秦皇岛的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停止建设,这是自4月25日,环保部因环境审批问题督促胶济铁路客运专线停止使用后,再次叫停高铁建设的通告。
津秦铁路客运专线
建设地点部分改变
昨日,环保部对津秦铁路客运专线有限公司发布《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责令津秦铁路客运专线停止建设,其中写道,“经我部华北环境保护督察中心现场调查发现,你公司新建铁路天津至秦皇岛客运专线项目建设地点部分发生改变,未重新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决定书》责令天津至秦皇岛客运专线项目停止建设,在6月15日重新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之前,不得擅自恢复建设。
津秦铁路客运专线于2008年11月正式开工,设计行车时速最高达350公里,为高铁建设。
胶济铁路客运专线
未经验收投入运行
4月25日,环保部对胶济铁路客运专线公司下达《督促履行通知书》,督促该公司于5月31日前停止使用改建铁路胶济线增建四线工程,即胶济铁路客运专线。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环保部曾于2009年对胶济铁路客运专线公司发出通知,认为其未经验收就投入运行,而该公司在陈述时表示,其工程针对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噪声治理措施。
环保部后将其“责令停止使用”处罚缓期至今年3月31日,然而,4月25日,环保部再次发送《督促履行通知书》,督促其在5月31日之前停止使用改建的铁路胶济线,并称如果逾期不履行,将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胶济铁路客运专线工程于2007年年初正式开工,2008年12月21日全线贯通,其目标时速为200至250公里,达到高速铁路标准。
无锡轨道交通2号线
增加投资环评通过
4月25日,环保部同样对无锡市轨道交通发展有限公司发出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称其无锡市城市快速轨道2号线建设工程在2010年4月项目发生部分变更,重新报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批准,但于当年6月擅自开工建设部分变更内容,以此责令其停止建设。
根据昨日环保部发布的公示,无锡市轨道交通2号线工程变更线路全长26.60公里,工程总投资由104.94亿元增为167.04亿元,环保投资由6044万元增加为7027万元,变更后环评已通过批复。
贵广高铁环保进退
2012年03月12日14:28 来源:《财经》 作者:傅明
环保部与铁路部门的博弈正在激烈进行。
一位接近环保部的人士透露,环保部门与铁路部门已屡屡就后者项目变更所涉环评问题意见相左。特别是在2011年4月、5月连续被胶济铁路、广梅汕铁路、津秦铁路等三条铁路的“环评问题”刺激后,环保部遭遇到贵广高铁环评缺失,态度变得强硬,于是在11月29日公布暂缓审批贵阳至广州线调整工程的环评。
紧接着,今年1月21日,环保部出台《关于铁路建设项目变更环境影响评价有关问题的通知》(下称《通知》),将铁路项目重大变动细化为六大类15项,并表示凡此范围内的铁路项目变动均需做二次环境影响评价。
从贵阳到广州的贵广高铁在2010年为将广西三江县纳入,进行了线路调整,而贵州黎平县因此也被纳入线路中。但变更工程的环评未能使环保部满意,发出“叫停令”的原因是――该工程在穿越黎平侗乡风景名胜区时,线位发生位移,增加了路基和桥梁工程,环保部因此要求对风景名胜区的环境影响及措施进一步论证、调整。
在环保部门看来是重大变更的地方,铁路设计单位却认为,从铁路权限和建设投资来看,不构成重大变更。《财经》(博客,微博)记者发现,事实上,负责撰写贵广线环评报告的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铁二院)环境工程研究院,先后两次提交的工程变更环评报告中,均未提及对黎平县的环境影响。而环保部虽在2010年、2011年两度令贵广高铁停止施工,但该地铁路建设并未停工一日,只是建设速度放缓。
经此一役,去年底环保部邀请铁道部共同制定铁路项目变更的详规。环保部环境影响评价司工作人员杨涛称,制定《通知》并不是欲拟新法,而是为更好地执行《环保法》做一个延伸性的补充。环保部门力求把责权界定清楚,使有关经济行政主管部门、企业对环境相关法规消极不作为、不予理睬的现状有所改善,使执行有依据。
争议与交锋
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黎平县,地处黔、湘、桂交界,人口超过50万,属国家级贫困县。贵广高铁路过黎平县,是个“意外”收获。
据2007年由中铁二院定稿并通过国家环保部(原国家环保总局)审核批准的《贵阳至广州线环境影响报告书》显示,原贵阳至广州铁路工程的设计路径是:由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观山的新贵阳站引出,穿斗篷山至都匀,经榕江等地,进入广西境内,经桂林后跨漓江,入广东境内,终点为广州枢纽新广州车站。
“这是在2004年国家印发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基础上设计规划的。”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董云松说,在2004年的版本中,修一条客货兼顾的贵广铁路也就能够满足连接西南与华南地区的需求了。
但国家发改委批复的2008年版本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对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进行了调整,贵广铁路随周边线路的规划升级而被调整为客运专线。
2010年,贵广铁路正式宣布被改成客运专线,并始称贵广高铁。设计路径也有所调整,黎平县也进入贵广高铁线路。也正是这一调整,贵广铁路的正线长度由原来的841.8公里延长至861.17公里。为这多出近20公里,中铁二院环境工程研究院编制了贵广铁路环评第二稿。
在第二稿中,中铁二院明确表示,虽然《调整可研报告》对贵广铁路功能定位和主要技术标准进行了重大调整,但是,由于原有的贵广铁路设计标准较高,调整内容又主要为满足客专运行安全舒适的功能而进行的微调,并且还尽量保持了曲线交点位置不变,“最终的沿线涉及的保护目标与原环评中的保护目标还是基本一致”,所以需要补充进环评报告的地方几乎没有。
但环保部环境影响评价司对此有不同解释,从该铁路的功能定位方面,贵广铁路由原来的客货共线改为客运专线,技术标准将轨道从有砟改成无砟,特别是该线路调整后出现了新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么重大的变更必然对该项工程环评中的重要指标,如噪音与振动、生态等环境影响要素有所改变。于是环保部两度暂停贵广线的施工建设。
分歧的核心在于:对于什么是“重大变更”,双方理解不一。在黎平县,贵广高铁双江段施工的现场,《财经》记者在施工人员的指点下,看到隧道与路基之间就着山势而来有一个承势的小桥接,这是为了把路基顺利引入隧道而架起的小支架,是后来施工中加上去的。
对这个变动,铁路施工人员和环保工作人员评价不同。后者认为,增加桥梁和路基是重大变更。而铁路施工人员从建筑设计施工角度而言,只是在修隧道时就着山势加了个承势的小桥接,“不是绝对意义的桥”。
黎平县政协副主席、“两高”(夏蓉高速黎洛段、贵广高铁黎平段)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姜彰文指出,贵广高铁在黎平境内的长度只有35公里,仅占贵广铁路正线总长861.17公里4%的比例,是最小的一段,经过的境内地区都是黎平南部最边缘的山区,70%都是隧道,露出地面的路基和桥架只有不到5公里的长度,而且黎平境内并不设火车站,所以做环评也轮不到这里。
但环保部门坚持认为,有桥无桥变更较大,且贵广高铁工程穿越黎平侗乡风景名胜区时线位发生位移,增加了路基和桥梁工程。
类似争议案例比比皆是。去年被环保部点名的另外三条线路,其中胶济铁路受罚的主要原因是,原来报批通过的铁路振动等要素影响环境范围,在竣工时被环保部认定为预估不足,需要重新评估环境影响后才适合运营。
广梅汕铁路则因是否能进行环评竣工验收与环保部发生矛盾。广梅汕铁路有限责任公司认为,其三次向环保部门报申请环保验收,但未及时得到批复。环保部门则认为对方提出的环保验收申请根本不符合验收条件。
津秦铁路则因发生站点调整这一重大变更,却未能及时提供调整后的环评报告,被环保部叫停。
“这只是在实际操作之中,环保部门与铁路系统就项目重大变更发生很多分歧的一部分。”一位环保部人士表示。
“现在很多铁路在建设之初都会把铁路工程两边降噪音用的声屏障纳入建设规划中,并进行环评申报,也通常能获得我们批准。但我们发现工程完成验收时,实际建好的声屏障与开工前上报的根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数。”杨涛说。环保部门通常会认为不符合环评法的有关规定,铁路部门则往往以“所修铁路的延米数变短了所以声屏障自然就缩短了”为由进行争论。
“因为产生相互不理解的情况,甚至出现有些铁路已投入运输任务中,但环保部还要就环境问题对其进行处罚的情况。”杨涛说。按照《环评法》规定,环保部门有权处罚违规者。
合作打折
两大部门经历多次摩擦后,2011年12月暂缓贵广线的僵局下,环保部邀请铁道部协商,就重大变更方面的理解和定义达成一致――即下发《通知》。环保部希望借此《通知》,结束双方以往无谓的争论。而铁道部也专门派出发展计划司协同这一工作。
环保部在《通知》中对铁路项目重大变动作出了详细规定,将铁路项目重大变动细化为六大类15项,包括功能定位、技术标准、工程内容、环境敏感区等变更情况进行分类,认为铁路建设项目满足下列任何一类中的任何一项变更,均界定为重大变动,要求重置环评。
属于铁路功能定位改变的客货共线改客运专线,或货运专线,牵引方式由内燃改电气化等;以及属于技术标准改变的最高运行速度增加超过50公里/小时;列车对数增加30对以上;有砟轨道改无砟轨道或无砟轨道改有砟轨道等等运行上的改变,皆被归为重大变动。
此外,涉及到环境敏感区的以及国家制定的主要环保措施发生重大变动的也视为重大变更,比如,因项目变更出现新的重要生态敏感区(国家或省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或声环境敏感点变化数量超过原敏感点数量的30%,重要生态敏感区内路基、长大隧道或桥梁设计发生重大变动等皆需要重置环评。
杨涛认为,“这是对以往铁路部门与环保部门工作分工的细化和方便环保法贯彻延伸的一个小动作。”
但铁道部发展计划司参与该项工作的人员对《财经》记者表示,此次与环保部的合作中,铁路部门的角色只是负责将可能会涉及到变更的各项铁路指标报给环保部,双方并没有就具体的限定级次进行讨论。限定级次是指将铁路项目变更内容量化后,线长、速度等数值变更的大小或者位移比例的改变范畴。
环保部门目前处于强势,而现在铁道部正处于转轨的多事之秋,特殊时期“我们什么都能忍”。这名工作人员称。
《通知》下发不久,铁道部发展计划司于2月2日发布了《关于做好铁路建设项目变更环评工作的通知》,以加强下属的各铁路局、各铁路公司、铁路设计院执行《通知》的力度,并着重强调变更环评批复后,方可开工建设。2月24日,中铁二院一位贵广铁路环评项目主持者透露,“已在做最新的贵广线环评报告,很快会重新上报。”
然而,在贵广线黎平施工现场,建设并没有停下来。虽然施工人员不多,当地居民和当地政府官员皆对《财经》记者称,施工速度较之以前放慢许多,但是没有真正停工。
贵州的高层也曾多次向《财经》记者表示,修建高铁钱不是问题,他们会全力以赴。据接近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的多位人士证实,贵广高铁大部分资金都是来自贵州省。“贵州使尽了吃奶的力,仅2007年就为贵广铁路出资200多亿元,而广西只出了5亿元征地费用。”
贵州省前后三任省长曾为寻求国家层面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在短期内密集赴京。在今年初终于争取到《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在2月13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领导表示,要改变贵州贫困人口1500万,占全国比重11.9%的现状,尽快追上国家人均最低年收入2300元的最低标准。
但2月27日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环保部官网突发公告,已于2月24日对新建铁路贵阳至广州线调整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做出同意批复,其后依例公示五个工作日。在此批复公告中,贵广高铁工程主要变更有三,即Ⅰ级铁路改为客运专线,行车速度提升至250公里/小时;部分段路由有砟轨道变更为无砟轨道;工程总投资533.9亿元调整为653.62亿元,其中增加了环保投资约1.24亿元。但批复公告只字未涉及曾作为叫停焦点的黎平侗乡风景名胜区。
3月3日,黎平铁路施工速度恢复。环保部的《通知》虽以强硬之势出台,但在事态演进中,成效甚微。建设部科技委建筑环境专家、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李百战认为,《通知》的出台是件好事,对中国的环境建设起到极大的敦促作用。但其能否有长远成效,看来难以定论。
实际上,包括黎平县主管交通副县长谭俊端与“两高”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姜彰文在内都称,黎平县根本不知道2011年底环保部就以高铁对黎平侗乡保护区环境影响等问题叫停贵广高铁。
文章来源:明德公法网 发布时间:201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