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法治聚焦 国内热点

国内热点

工信部:新电脑须装上网过滤软件

关于计算机预装绿色上网过滤软件的通知

 工信部软[2009]226号

有关单位:

        为构建绿色、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避免互联网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的影响和毒害,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文明办、财政部按《政府采购法》有关要求,使用中央财政资金买断“绿坝-花季护航”绿色上网过滤软件(以下简称“‘绿坝-花季护航’软件”)产品一年使用权及相关服务,供全社会免费使用。经综合测试和试点应用,该软件产品可有效过滤互联网不良文字和图像内容,已具备计算机厂商预装条件。

        为进一步巩固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成果,坚持惩防结合,切实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推动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根据全国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的总体部署,现将计算机预装绿色上网过滤软件的具体要求通知如下。

  一、在我国境内生产销售的计算机出厂时应预装“绿坝-花季护航”软件最新适用版本;进口计算机在国内销售前应预装“绿坝-花季护航”软件最新适用版本。 

        二、“绿坝-花季护航”软件应预装在计算机硬盘或随机光盘内,且在恢复分区和恢复光盘中作为备份文件。

  三、“绿坝-花季护航”软件提供者应采取积极措施,支持计算机生产企业开展预装相关工作。 

        四、计算机生产及销售企业应于2009年6月底完成“绿坝-花季护航”软件预装测试等相关工作,2009年7月1日后出厂和销售的计算机应预装“绿坝-花季护航”软件。

        五、计算机生产者和“绿坝-花季护航”软件提供者在2009年内应按月向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报送上月计算机销售数量、过滤软件预装数量及工作建议,自2010年起于每年2月底之前上报上一年度数据。

        对于逾期未预装、不按时上报、虚假上报和拒不上报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将责令其限期补报或改正。 



                                                                                                                       二��九年五月十九日

 

 新京报讯 (记者鲍颖)7月1日起,中国境内生产销售的计算机在出厂前,将预装一款名为“绿坝-花季护航”的上网过滤软件(下称“绿坝”软件)。工业和信息化部称,此举是为“避免互联网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的影响和毒害”。

  根据工信部《计算机预装绿色上网过滤软件的通知》,“绿坝”软件将被预装在计算机硬盘或随机光盘内,且在恢复分区和恢复光盘中作为备份文件。进口计算机在国内销售前,也要预装该软件的最新适用版本。

  工信部说,“绿坝”软件产品可有效过滤互联网不良文字和图像内容。“绿坝”软件首页则显示,该软件具备拦截色情内容、过滤不良网站、控制上网时间、限制网上聊天、查看上网记录等功能。

  根据安排,计算机生产和销售企业,应于6月底前完成预装测试等相关工作。7月起,出厂和销售的计算机应预装“绿坝”软件。据了解,全国各中小学的联网计算机此前已要求安装该软件。而所有进入“家电下乡”目录的计算机也已预装该软件。

  工信部同时要求企业定期上报“预装”情况。今年内,计算机生产者和“绿坝”软件提供者应按月向工信部软件服务业司报送上月计算机销售数量、软件预装数量。明年起,每年2月底之前上报上一年度数据。

  工信部说“对于逾期未预装、不按时上报、虚假上报和拒不上报的,将责令其限期补报或改正”。

  工信部将使用中央财政资金买断“绿坝”一年使用权及相关服务,供社会免费使用。该软件由郑州金惠计算机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和北京大正语言知识处理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其一年的使用费,财政资金将支付4179万元。

  ■ 工信部

  工信部:绿坝不监控用户

  称做法属国际通行,软件商中标获得政府采购

  据新华社电 昨日,工信部有关负责人说,由政府出资提供过滤软件供社会免费使用是国际通行做法,目的就是为防止未成年人受互联网不良信息的影响。

  工业和信息化部这位负责人说,应社会各界尤其是广大师生、学生家长的要求,该部面向社会公开征集绿色上网过滤软件,历经测试、评审等环节,最终确定“金惠堵截黄色图像及不良信息专家系统”和“花季护航上网管理软件”两款绿色上网过滤软件产品中标。

  工信部称,经过测试及推广应用,截至今年5月底,全国已有106家网站提供“绿坝”软件下载;完成了全国36个省区市20967所校园的安装使用工作,总装机数量达到261.8万台。对1016位用户进行的抽查表明,用户普遍对软件的效果表示满意。网上论坛共征集到1813份有效用户反馈,92%的用户认为有必要通过政府采购绿色上网过滤软件供社会免费使用以净化网络环境,70%以上的用户对软件表示满意。

  这位负责人还表示,“绿坝”产品的有效识别率超过90%。考虑到不同层次用户的实际情况,“绿坝”软件运行环境对计算机配置要求低于目前市场主流产品,并可由用户自行选择安装与否,同时对用户上网行为不进行任何监控,也不搜集任何用户信息。

  ■ 外交部

  外交部驳“绿坝封网站”

  本报讯 (记者徐春柳)昨天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当外国记者问及“绿坝”软件可能屏蔽一些网站时,外交部发言人秦刚表示,“大家应理解家长对互联网传播有害信息的关切”。

  秦刚对这位记者说,“如果你有孩子或者你打算要孩子,你应该能理解作为家长对互联网传播有害信息的关切。”秦刚说,“中国的互联网是开放的,中国政府积极致力于推动互联网健康发展。但是中国政府依法管理互联网,为了维护社会公众的利益,防止有害信息在互联网上传播。”

  电脑上网过滤软件示意图

  个人用户

  ●“绿坝”软件运行环境对计算机配置要求低于目前市场主流产品,并可由用户自行选择安装与否。

  过滤软件

  ● “绿坝”软件由“金惠堵截黄色图像及不良信息专家系统”和“花季护航上网管理软件”两部分构成。

  ●据报道,“绿坝”可能是把用户的个人电脑与一个定期更新的“被禁网站数据库”串联起来。用户如果试图登录“黑名单”内的网站,都会被堵截。

  目标网站

  ●工信部称,“绿坝”产品的有效识别率超过90%。同时对用户上网行为不进行任何监控,也不搜集任何用户信息。

  ■ 专家

  “统一安装软件应先听证”

  工信部通知在网上引发热议。有网友认为,“个人电脑也要有隐私权”。对此,中国社科院政府政策系博士马光远表示,“家里是否上锁是我的自由”,在行使统一的要求时,应该有法律依据。而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吕京建也认为,要让社会普遍使用一种电脑软件,应该公开听证。

  马光远说,个人电脑属于私密领域,虽然软件商强调软件可自行卸载,但这并不成为要求所有电脑统一安装的依据,“家长担心孩子上黄色网站无可厚非,但是我可以自行去安装相应软件,并不需要国家统一帮我安好”。如果是成年人自己使用电脑,(统一安装过滤软件),难免会有时刻被监控的感觉。

  对于该笔政府采购金额高达4170万,马光远认为,如果大部分个人用户在购买电脑后将软件卸载,“那对公共财政可能是个很大的浪费。”

  本报记者 李静睿

  ■ 软件商

  绿坝可自由卸载

  “大正”工作人员称公司无官方背景

  本报讯 (记者李静睿)“绿坝”软件由“金惠堵截黄色图像及不良信息专家系统”和“花季护航上网管理软件”两部分构成。前者由郑州金惠计算机系统工程有限公司(下称金惠公司)负责,后者由北京大正语言知识处理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下称大正公司)。昨日,本报采访了两家企业组成的“绿色上网过滤软件项目工作组”北京客服中心。

  据客服中心一位工作人员介绍,“绿坝”软件可由电脑管理员自由关闭和卸载,“可由家长进行选择,不存在强制安装的问题。”

  针对网上“绿坝软件可能与其他软件发生冲突,引发电脑故障”的质疑,客服中心坚决否认:“我们的软件兼容性非常好,目前还没有收到用户关于引发系统崩溃的投诉。”

  金惠公司网站显示,该公司成立于1997年6月,注册资金2000万元。企业法人赵慧琴,曾任北京医疗器械研究所所长,中科院科海集团党委书记、常务副总裁。

  大正公司成立于2000年,由中科院声学研究所和北京麦纳新技术有限公司共同组建。据本报记者查询,该公司注册资本为1000万,法人代表孟东豫。

  昨日本报致电大正公司,一位工作人员称“公司为完全的民营企业,并无官方背景”。

  ■ 电脑商

  电脑市场过滤软件不“新鲜”

  本报讯 (记者彭梧)针对工信部通知,国内主流PC厂商用版本不同的表态演绎异口同声。无论是跨国公司,还是本土企业,均表示“将全力配合”。但对于“一旦软件不再免费,是否会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等细节问题时,企业均三缄其口。

  戴尔新闻发言人张飒英说:已接到相关通知,目前正评估和研究具体的实施细节。而联想则以“仍在等待美国总部确认为由”,暂时没有官方回应。

  据了解,如今市场上大多数家用电脑,不分品牌、型号几乎都预装了与“绿坝”功能类似的软件,只不过名称和界面不同。这些软件大多由PC生产商的研发团队完成设计制作,其成本在规模化摊薄后几乎可忽略不计。

  据某安全软件厂商的技术专家称,从技术上说,通过监护人(家长)在电脑上进行简单设置,限制未成年人对电脑和网络的使用,是最有效的办法。目前金山等安全软件都可以提供类似功能,甚至微软vista系统也预置了相关功能。

 

我国推行"上网过滤软件"引发关注 官方称不监控网民


  中新网6月10日电 综合消息,一款旨在保护青少年免受互联网不良信息影响的绿色上网过滤软件,7月1日后将预装在中国境内生产销售和进口的计算机内。这项据称花费4000多万的官方举措引发各界广泛关注。从9日举行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到今日出版的各大报纸,乃至网上论坛,均有涉及此事的讨论。对于各界的相关疑问,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此举目的在于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该软件可由用户自行选择安装与否,同时对用户上网行为不进行任何监控,也不搜集任何用户信息。

  工信部:此举为国际通行做法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下发《关于计算机预装绿色上网过滤软件的通知》。7月1日以后,在中国境内生产销售的计算机出厂前将预装一款名为“绿坝-花季护航”的绿色上网过滤软件。同时,进口计算机在中国销售前也将预装该软件。

  据了解,这款软件具备拦截色情内容、过滤不良网站、控制上网时间、查看上网记录等功能,工信部等几部委使用中央财政资金买断其一年服务供全社会免费使用,此前几部委已要求全国各地中小学的联网计算机5月底要安装该软件,而所有进入“家电下乡”目录的计算机也已预装该软件。

  新华网引述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的表态说,由政府出资提供过滤软件供社会免费使用是国际通行做法,其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未成年人受到互联网不良信息的影响,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该负责人介绍说,截至2009年5月底,全国已有106家网站提供“绿坝-花季护航”软件下载服务,累计下载717.25万次;完成了全国3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20967所校园的安装使用工作,总装机数量达到261.8万台。对1016位用户进行的用户满意度抽查表明,用户普遍对软件的实际效果表示满意,认为此项举措在不增加使用者任何成本的情况下,满足了家长的实际需求,一致支持政府的公益行为。网上论坛共征集到1813份有效用户反馈,92%的用户认为有必要通过政府采购绿色上网过滤软件供社会免费使用以净化网络环境,70%以上的用户对软件产品质量和技术支持服务表示满意。

  这位负责人说,该软件可由用户自行选择安装与否,同时对用户上网行为不进行任何监控,也不搜集任何用户信息。

  外交部发言人:中国的互联网是开放的

  在9日举行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外国记者就上述软件的相关消息向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发问,外交部官方网站公布的文字实录里有如下一段对话:

  问: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自7月1日起,中国政府将要求所有在中国境内生产销售的计算机出厂前必须预装一种软件,而该软件可能屏蔽一些网站。你能否证实?   

  答:请你先回答我几个问题。

  你知道你提到的这个软件是什么吗?

  (记者:我只是复述有关报道。我想我是在问问题,而不应该回答问题。)

  该软件名叫“绿坝―花季护航”, 其主要功能是屏蔽过滤互联网上色情、淫秽、暴力等不良信息。

  我想再问你一个问题,你有孩子吗?

  (记者:(无语))

  如果你有孩子或者你打算要孩子,你应该能理解作为家长对互联网传播有害信息的关切。

  秦刚在这段对话的最后郑重表示:中国的互联网是开放的,中国政府积极致力于推动互联网健康发展。但是中国政府依法管理互联网,为了维护社会公众的利益,防止有害信息在互联网上传播。

  媒体关注:一场“美丽的虚惊”

  “绿坝-花季护航”软件的相关报道,占据了今日出版的各大报纸的不少版面。新京报今日刊登评论说,没有人会真正反对政府出台管理制度屏蔽色情和暴力内容,但强制性的手段未必可取。判定一个网站是否色情和暴力、应该被过滤的规则由谁来制定?评论称,公共政策应该如何出台,企业应该如何负起自己的责任,公民又该如何保持表达的权利和成年人的义务之间的平衡,都是需要公开讨论和多方互动的,深思而缓行,方为应有的态度和做法。

  新京报的报道还引述中国社科院政府政策系博士马光远的观点说,“家里是否上锁是我的自由”,在行使统一的要求时,应该有法律依据。而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吕京建也认为,要让社会普遍使用一种电脑软件,应该公开听证。

  中国青年报今日的一篇评论对此质疑说,哪部法律赋予了工业和信息化部拥有这种权力?可以提倡普及过滤软件,但这种权力不能强制性地进入百姓私生活之中,无论其初衷是多么良好,都不应该随意强制。评论说,政府部门的善意不能伤害民众选择的自由,否则就会异化为不民主的“家长制”善意。

  不过对于种种质疑,北京青年报的评论则称这是一场“美丽的虚惊”,评论说,几乎所有的质疑都建立在“工信部要求强制安装‘绿色软件’”的前提上,但这从一开始就是缘于对工信部通知内容的误读和虚惊,或者说是出于对自身权利可能受到侵犯而产生的过度敏感与焦虑。

  这篇评论说,不必指责网民的误读和虚惊,在事关自身权益的问题上,公民多一些敏感与焦虑并不是坏事,至少,这种社会情绪能够促使公权机关对手中的权力多一些谦抑,对公民权利多一些敬畏。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所谓强制安装“绿色软件”只是一场“美丽的虚惊”,网民对工信部的质疑就此“落空”,这个结果从反面说明,工信部不要求强制安装“绿色软件”,体现了一种难能可贵的行政理性――不以行政手段助推市场垄断,不以公权力干涉公民自由、侵犯公民隐私,这未尝不是一个令人欣慰的结局。

  网民疑问解答

  对“绿坝”软件,在中新网论坛里也引起了网民的关注,不少网民也发表了对于是否强制安装、是否干涉上网自由、招投标过程如何等方面的疑问,对此,在官方回应和媒体报道中可以找到答案。

  一、是否强制安装?

  工信部负责人说,该软件可由用户自行选择安装与否。人民日报报道称,“绿坝―花季护航”并非一款强制安装软件。该软件开发商之一的金惠公司总经理张晨民说,用户完全可以随意卸载。

  二、是否干涉上网自由?

  工信部负责人称,此软件对用户上网行为不进行任何监控,也不搜集任何用户信息。

  三、招标过程如何?

  据工信部介绍,工业和信息化部按照《政府采购法》有关要求,面向社会公开征集绿色上网过滤软件,历经测试、评审等环节,最终确定 “金惠堵截黄色图像及不良信息专家系统”和“花季护航上网管理软件”两款绿色上网过滤软件产品中标,并与两家公司签订了“绿色上网过滤软件产品一年使用权及相关服务采购”项目合同,以国家出资买断其使用权的方式提供社会免费使用,同时组织中标单位对两款过滤软件进行整合,形成了具备互联网文字和图像双重过滤功能、有效识别率超过90%的“绿坝-花季护航” 绿色上网过滤软件产品。

  2008年10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中标单位在郑州进行了“绿坝- 花季护航” 绿色上网过滤软件公开测试和试点推广。公开测试显示,产品运行稳定可靠,能有效过滤互联网不良文字和图像内容,具备了向社会提供免费安装使用的条件,国家有关部门随即启动了以绿色上网过滤软件在全国中小学校园安装使用和社会自由下载为重点的大规模推广应用工作。

来源: 中国新闻网

文章来源:中国宪政网 发布时间:2009/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