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公法学人

公法学人

刘嗣元

教授、硕士生导师

姓名:刘嗣元
职称:教授,硕导
单位:湖北省技术监督局
学位:
法学硕士
电邮:
 
刘嗣元 ,男,1962年出生,法学硕士,教授,湖北省地方立法研究中心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学术兼职为中国宪法学研究会理事、湖北省宪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专长:宪法学、比较宪法学、国家赔偿法学。为研究生、本科生讲授宪法学、比较宪法学、国家赔偿法学等。主要学术贡献在于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与实践、宪政制度及程序、国家赔偿法的理论与实践等方面有较深入和系统的研究。在宪法方面,对宪法监督问题从理论到实践作了比较的、实证的、历史的考察和分析,主张我国应建立专门机关的宪法监督模式,实行宪法监督的司法化。同时也提出宪法既是实体法也是程序法的观点,认为学术界应加强对宪政程序方面的研究。在国家赔偿法方面认为我国应实行以违法责任原则为主以结果责任为辅的观点,在学术界影响颇大。公开出版的专著有《国家赔偿法基本问题研究》、《宪法监督的理论与实践》、《当代中国地方制度》、《宪法教程》等多部著作;在《中国法学》、《法学》、《法商研究》等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约40余篇。许多成果获得奖励,如《国家赔偿法基本问题研究》获得武汉市优秀著作二等奖;论文《论我国民族立法的特点》获得国家“八五”优秀成果奖。主持并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宪法实施监督的理论与实践》;参与并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美国的人权与法制》;参与并完成湖北省级项目《当代法学教育的新思维》。2000年到香港学术交流;2002年到意大利比萨大学、罗马大学学术交流。

 

主要著作:

1、《宪法监督的理论与实践》,武汉出版社,2001,独著。

2、《国家赔偿法基本问题研究》,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独著。

3 《国家赔偿法要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合著。

4、《当代中国地方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合著。

5、《中国宪法新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副主编。

6、《宪法教程》,法律出版社,1997,参编。

7、《宪法教程》(修订版),法律出版社,1999,参编。

8、《法学概论》,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主编。

9、《法学通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副主编。



主要论文:

1、《论我国国家赔偿法的归责原则》,《中国法学》,2000。

2、《公民宪法权利救济中的几个问题》,《中国法学》,2002。

3、《宪政程序正义论略》,《法商研究》,2001。

4、《宪法的实施与实现》,《法学》,1991。

5、《宪法监督司法化若干理论问题研究》,《法商研究》,2002。

6、《我国刑事赔偿制度存在的缺陷及其完善对策研究》,《法商研究》,1999。

7、,谈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民劳动权的实现》,《法商研究》,1995。

8《论成文宪法与现实宪法的冲突与协调》,《法商研究》,1998。

9、《对行政赔偿范围若干问题的思考》,《法商研究》,1999。

10、《论梁启超的宪政思想》,《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87。

11、《论民族立法的特点》,《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1。

12、《再论宪法的作用》,《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3。

13、《论民族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的效力》,《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2 。

14、《我国民族立法原则初探人大》,《法学》复印资料,1993。

15、《论法治条件下的宪法权威》,《江汉论坛》,2001。

16、《专职代表之可行性再探讨人大》,《宪法与行政法》复印资料,2003。

17、《论国家赔偿法中的追偿制度》,《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9。

18、《关于修改我国土地管理法的思考》,《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8。

19、《论国家赔偿责任的有限豁免》,《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6。

20、《我国行政补偿制度初探》,《行政与法》,1995。

21、《论国家赔偿责任的构成》,《政法论丛》,1995。

22、《论国家赔偿责任中的侵权主体》,《江西法学》,1995。

23、《论人大的职务行为与责任》,《人大研究》,1998。

24、《论法治条件下人大权威的树立》,《人大研究》,1999。

25、《论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权力结构体系中的地位》,《人大研究》,1994。

26、《树立人大权威之我见》,《人大研究》,1995。

27、《论宪法监督与人大监督的分离》,《人大研究》,2004。

28、《关于完善人大会期制度的思考》,《论文集》,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

29、《我国宪法监督模式的重新建构》,《中南法律评论》,法律出版社,2002。

30、《宪法修改势在必行》,《公法评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1、《一起国家赔偿案件引发的思考》,《公法评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2、《取得时效研究》,《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

33、《论宪法在司法审判中的适用》,《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3。

34、《维护宪法的权威、弘扬法治精神》,《学习月刊》,2003。

35、《论精神损害的国家赔偿》,《公法评论》,2004。

36、《人民政协若干理论问题研究》,《中国政治》(人大复印资料),2005。